僅重 35 克的 AR+AI 眼鏡,有什么特別?又是怎么做出來的?

新玩家、大玩家,豪言五年顛覆智能手機!百鏡大戰一周戰事續
國內智能眼鏡賽道空前活躍,又有 8 家企業放出新品消息,谷東科技、康冠科技、耀宇視芯、 XREAL、影目科技……
與遍布華強北、標價 300 元上下、主銷海外賺匯率差的 AI 眼鏡不同,AR 眼鏡、尤其是帶攝像頭的 AR 眼鏡技術難度較高,系統和軟件的準入門檻也較高,不是誰都可以玩得起。
上周,又有幾家 AR 眼鏡大玩家放出了新品消息。結合我們在一周前做的兩次盤點,百鏡大戰的戰火可謂越來越猛。
> 延伸閱讀:
再加上在上周末阿里(杭州)和奇績(北京)的兩場路演所展示的多個智能眼鏡項目,我們都能認同的是:
國內智能眼鏡賽道空前活躍!
幾乎每一家硬件設備廠商、芯片供應商、解決方案提供商,甚至傳統眼鏡企業與渠道商,都在密切關注這一賽道的發展機遇,展現出行業對未來市場潛力的高度期待。
今日盤點清單:
11 月 25 日,專注工業 AR 的「谷東科技」首次進入消費級智能眼鏡市場,發布兩款 AR 和 AI 眼鏡
11 月 26 日,顯示器大廠「康冠科技」即將發布 KTC AI 交互眼鏡
11 月 26 日,空間交互計算算法及芯片商「耀宇視芯」官宣完成 A 輪融資,Rokid 跟投
11 月 28 日,消費級 AR 眼鏡知名品牌 XREAL 官宣全新 AR 眼鏡將搭載自研定制芯片
11 月 29 日,消費級 AR 眼鏡大玩家「影目科技」新品雙發:性能最強的 AR 眼鏡 + 首款同傳翻譯眼鏡
11 月 30 日,由「加南科技」打造的 Kannan- K1 眼鏡、由「開普勒小隊」開發的做盲人視覺輔助的 Kepler 智能眼鏡,亮相阿里云 AI 硬件路演現場
12 月 1 日,由「葉木科技」打造的全球最輕時尚 AI 眼鏡亮相奇績論壇路演現場
往期盤點清單:
11 月 12 日,小度 AI 眼鏡在百度世界 2024 主論壇發布;
11 月 15 日,INMO 影目預告了 11 月 29 日新品發布的消息;
11 月 16 日,回車科技發布帶拍照功能的 AI 眼鏡 Looktech AI Glasses;
11 月 18 日,雷鳥預告了一款命名為雷鳥 V3 的新款 AI 拍攝眼鏡將于年底發布;
11 月 18 日,Rokid 發布一款帶顯示和拍照功能的 AR+AI 眼鏡 Rokid Glasses;
11 月 19 日,致敬未知 ARknovv 將推出新款 AI 眼鏡的消息被爆出;
11 月 20 日,閃極科技官宣融資,預告將于 12 月 19 日聯合 LOHO 和科大訊飛,推出國內首款量產 AI 拍攝眼鏡;
11 月 20 日,大朋 VR 預告即將推出自研 AI 眼鏡;
11 月 21 日,Gyges Labs 官宣融資,預告將推出重量僅為 30 多克的 AI+AR 眼鏡、
李未可科技在官宣健身器材巨頭英派斯的 1000 萬元人民幣投資后,預計在今年 Q4 或明年 Q1 發布新的 AR 眼鏡;
杭州加南科技、深圳蓮偶科技、深圳億道信息,可能發布新的 AI 眼鏡。
專注工業 AR 的「谷東科技」首次進入消費級智能眼鏡市場,發布兩款 AI 和 AR 眼鏡
11 月 25 日,此前一直專注于工業 AR 解決方案的谷東科技官宣發布兩款 AI+AR 眼鏡——Star1 和 Star1S,標志著公司首次進入消費級智能眼鏡市場。
據谷東科技創始人崔海濤介紹,Star1 為全彩雙目波導分體式 AR 眼鏡,Star1S 則為一體式 AI 眼鏡。無論是從自研的多模態 AI 系統,還是全彩雙目光波導的 AR 應用,無不彰顯了其硬實力。
Star1 定位為「口袋里的萬能外設」,是谷東為解決行業內普遍存在的兼容與適配問題而量身打造的一款產品,可以靈活配置 AI 算力和各類大模型應用,應用于工業設計、教育培訓、醫療輔助等領域。


它為分體機,配備了 4800 萬像素的防抖自動變焦高清相機,能夠第一視角實時記錄和采集信息,并進行智能分析。
采用超低功耗芯片,配合鏡腿不發熱設計,確保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配合外接鍵盤手柄等外設,可實現輕松辦公。
自研自產的全彩高清高透光波導系統,高透光率鏡片,為佩戴者提供清晰視覺體驗。

Star1S 則是一體機,同樣采用全彩雙目光波導技術,自研自產的全彩高清高透光波導系統,入眼亮度超過 700 尼特,可獲得 5 米外 87 寸巨幕的體驗,同時保持畫質的卓越,避免眩暈和視線遮擋。

它配備的則是 1600 萬像素高清快速變焦攝像頭,結合語音系統,能夠實時感知和獲取 AI 大模型的輔助。
顯示器大廠「康冠科技」即將發布 KTC AI 交互眼鏡
11 月 26 日,康冠科技旗下品牌 KTC 發布預告海報,宣布即將發布 KTC AI 交互眼鏡。
康冠科技是一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主要從事智能顯示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顯示器、智能交互平板、智能電視等。作為子公司,深圳市康特智能顯示有限公司(KTC)創立于 2020 年,同樣專注于智能顯示領域,產品主要為生活科技類顯示終端,包含電競顯示器、移動智慧屏等多產品多場景,2023 年還切入了社交網絡流行的閨蜜機品類。
目前,KTC 也算得上是國內首家發布 AI 眼鏡的顯示器廠商。
從海報上來看,該眼鏡與 Ray-Ban Meta 等智能眼鏡外觀類似,鏡框前臉左右兩側分別有一顆攝像頭和一顆 LED 指示燈,妥妥的歸類于時下流行的 AI 拍照眼鏡。
△ 上:KTC AI 交互眼鏡,下:Ray-Ban Meta
它接入了智譜大模型。它還利用防抖算法,提升視頻、尤其是直播的效果,這與「記錄生活的新方式」的產品定位是符合的。
并且,它的機身「超輕」,適合長時間佩戴。
空間交互計算算法及芯片商「耀宇視芯」官宣完成 A 輪融資,Rokid 跟投
11 月 26 日,XR 空間計算算法及芯片商「耀宇視芯」宣布完成 A 輪融資,由國晨創投領投,而在多家跟投機構中還包括 AR 眼鏡品牌商 Rokid 公司。
耀宇視芯成立于 2022 年,主要從事空間交互計算算法及芯片研發、設計業務,產品可廣泛應用于 VR/AR 眼鏡、汽車 AR-HUD、無人機、機器人等硬科技產品。2023 年 10 月,耀宇視芯率先推出自主研發的 VR/AR 協處理芯片啟明 A1088,開啟國產空間計算新征程。

耀宇視芯創始人兼 CEO 杜逢博表示:一方面,A1088 是目前市面上唯一可以批量出貨的低功耗低延遲 XR 協處理芯片,在市場上較為獨特;另一方面,整個行業都在向協處理器計算方向發展,VR/AR、AR-HUD、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都有著大量需求和落地場景。
耀宇視芯近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 A 輪融資,由國晨創投(達晨財智旗下基金)領投,億泓投資、Rokid、敦鴻資產及老股東星納赫跟投。公司計劃將融資用于加速其首款 XR 協處理芯片「啟明」的量產,同時為第二代芯片的開發提供支持,主要覆蓋 IP 采購、算法優化和新產品研發。
消費級 AR 眼鏡知名品牌 XREAL 官宣全新 AR 眼鏡將搭載自研定制芯片
11 月 28 日,AR 眼鏡知名品牌 XREAL 官方宣布,即將于 12 月 5 日 14:00 亮相的全新 AR 眼鏡,新品將搭載自研定制芯片 X1。
在 AR 眼鏡領域,此前較多被媒體提及、并已被多家眼鏡廠商采用的是芯片,是高通推出的驍龍 AR Gen1 和 Gen2 兩款通用芯片。
相比之下,即將發布的 XREAL X1 芯片對有線 M2P 延遲做了專門的優化,從應用的角度,這款芯片也是全球首款專為 OST AR 眼鏡設計的定制芯片。

據悉,XREAL X1 芯片解決了多項關鍵難題:
設計專為 AR 場景優化的高效計算管道,確保實時渲染與感知能力的流暢運行;
集成先進的 AI 技術,讓眼鏡擁有更強的環境理解力;
確保芯片在輕量化設計中依然能夠提供卓越性能。
此外,X1 的運動到成像時延是目前業界最低的 3ms。
發布會當日,XREAL 還將帶來一款 AR 眼鏡,目前新品曝光的細節包括:
它將是 XREAL Air 系列的延續,全新命名為 XREAL One;
首獲德國萊茵 TUV 五星眼舒適度和高清晰度權威認證
眼鏡本體具備空間定位能力,不依賴任何硬件或軟件;
連接到所有適配的智能設備后即可實現投屏畫面的 3DoF 懸停以及畫面尺寸、距離的隨意調節。


△ XREAL One,首獲德國萊茵 TUV 認證,AR 眼舒適五星權威認證;超穩 3DoF 懸停,邀你見證!
消費級 AR 眼鏡大玩家「影目科技」新品雙發:全球性能最強的 AR 眼鏡 + 全球首款同傳翻譯眼鏡
11 月 29 日,在成都 AI+AR 產業生態發展大會暨影目科技新品發布會上,影目科技推出兩款革命性產品:
INMO AIR3:性能最強的 AR 眼鏡,也是全球首款 1080P 一體式 AR 眼鏡
INMO GO2:全球首款同傳翻譯眼鏡,也是全球唯一支持離線翻譯的智能眼鏡
影目科技創始人兼 CEO 楊龍昇豪言:
五年內智能眼鏡將徹底顛覆智能手機,兩年內取代平板!
INMO AIR3,以高性能硬件和豐富的場景適配性為核心,提供了平板、電視與 AR 一體化的革新體驗。首發優惠價格 4299 元,旨在引領「兩年顛覆平板,五年重塑手機市場」的智能終端變革。
它配備自研 IMAR 光學引擎,延續并優化了影目在全球唯一實現量產的陣列光波導技術路線,提供超高清顯示和更寬視場角,支持電影級的視覺效果。
采用索尼 0.44 英寸 MicroOLED 屏幕(全球首發),以 1920×1080 的突破性分辨率,實現畫質表現遠超眾多海外大廠的智能眼鏡產品,成為全球首個實現 1080P 分辨率的一體式 AR 眼鏡。
搭載高通最新的驍龍空間計算協作處理器,這款芯片采用 4nm 制程工藝,具備與 2024 年主流智能手機相媲美的計算性能。
加上低延遲特性和精確的交互功能,為用戶帶來沉浸式的觀看、辦公和游戲體驗。

INMO GO2,全球首款帶有同聲傳譯功能的智能眼鏡,以「快、準、穩」三大核心優勢,旨在全面替代傳統翻譯機。
它采用了領先的流式同聲傳譯技術,翻譯內容實時呈現在眼鏡鏡片上,無需等待講話結束,即可同步看到翻譯結果。

支持 40 種語言在線翻譯和 90 種口音識別,INMO GO2 幾乎覆蓋全球主要語種;并能提供個性化術語定制功能,針對專業商務場景,精準翻譯特定行業的專屬詞匯。

它還是全球唯一支持離線翻譯的智能眼鏡,在無網絡環境下也能提供精準、流暢的翻譯體驗。
眼鏡設計上,搭載影目自研 IMAR 光學顯示引擎 Lite,正面完全無漏光,外觀設計也與普通眼鏡無異,在任何場合佩戴都不顯突兀。

舒適的佩戴,強大的功能,INMO GO2 依然保持了極具競爭力的定價:官方售價為 3999 元,首發優惠價僅為 3299 元。
三家周末亮相路線現場的智能眼鏡項目
上周六,阿里云在杭州舉辦 AI 硬件大賽路演活動,上周日,奇績創壇在北京召開秋季路演日活動,兩場路演展示了多個智能眼鏡項目。(備注:以下內容基于阿里云創新中心和奇績創業論壇的公開信息編寫)
加南科技:Kannan K1 眼鏡,重量和續航指標表現亮眼
加南科技成立于 2024 年年初,專注于將 AI 及 AR 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特別是為戴眼鏡用戶提供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Kannan K1 眼鏡具備拍照攝像、共享視角、AI 助手陪伴、隨身音樂廳等功能,在重量和續航方面表現突出:
重量為 32.96 克(不含鏡片),非常輕便,適合全天佩戴。
錄像時間可達 75 分鐘,待機時間可達 7 天,根據「典型用戶 9 小時續航模型」測算,正常續航 1.3 天。

開普勒小隊:Kepler 智能眼鏡,專為視障人士開發
Kepler 是一款多模態模型的穿戴設備,為視障人士提供視覺輔助,由個人團隊 Kepler 開普勒小隊開發,目前還處于概念原型階段。

△ 現場試戴和演示 Kepler 智能眼鏡
與其他智能眼鏡不同,Kepler 以設備套件出現,包括一副采用了智能眼鏡設計的原型機、一個攝像頭和一副耳機。攝像頭可貼附在眼鏡架或者手杖上,搭載多模態大模型能夠識別物品和文字,用戶通過無線耳機進行語音互動。

.jpeg)
它專門為視障人士設計,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輔助,以語音對話的方式,幫助視障人士提供視覺輔助,完成購物、烹飪等日常活動。
產品具體的運行邏輯:
采用通義Qwen大模型,智譜GLM大模型,魔搭開源模型,具備多模態大模型視覺理解能力;
支持語音輸入和輸出,視障人士無需觸摸屏幕,即可「識別」超市的商品、價格等信息;
連接手機 Mobile Agent,通過分析手機屏幕圖像,自主完成購物、導航 APP 等任務。
葉木科技(YeahMoo):從傳統眼鏡行業出發,打造全球最輕時尚 AI 眼鏡
YeahMoo 是一個時尚 AI 眼鏡品牌,致力于生產可以全天候佩戴舒適時尚的輕量化 AI 眼鏡,將科技真正帶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當前智能眼鏡市場產品冗多,定義混亂,但是無法真正滿足消費者對眼鏡舒適時尚的第一性需求。
YeahMoo 將會從眼鏡行業出發,而不是從消費電子出發,將 AR 光學和大模型技術深度與眼鏡行業的產品定義、生產工藝以及市場銷售進行結合,進而推出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市場可銷售的 AI 眼鏡產品。
在今年 3 月的第二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眼鏡業展覽會上,葉木科技曾展示了與德國眼鏡品牌 STEPPER 合作設計的一系列輕量化 AR 眼鏡,覆蓋多種場景,包括 20 克的雙目 AR 近眼顯示系統、28 克的雙目運動 AR 眼鏡,以及 40 克的全天可佩戴 AR 近視眼鏡方案(以左右眼各 500 度 1.56 折射率近視鏡片計算基準)。

葉木科技品牌創始人兼 CEO 高也是市場上唯一兼具消費電子、AR 光學與眼鏡行業經驗的產品經理。他認為:
眼鏡智能化升級是一個明確的趨勢,會逐漸經歷從帶電到帶屏再到 AR 的轉變,這不僅是消費電子行業的機會,也是眼鏡產業升級的機遇。消費電子和眼鏡行業的深度融合才能加速前沿 AR 技術的市場化落地,AR 眼鏡首先得是一副能戴眼鏡,而不是一個巨大的「電子玩具」或是「像眼鏡的消費電子產品」。
基于此,葉木科技產品的亮點也主要體現在極致輕量化設計,結合 MicroLED 和衍射光波導技術,優化了佩戴舒適性和實際使用體驗,突破了當前 AR 眼鏡市場在重量和功能上的限制。
令據悉,葉木科技還與高端眼鏡制造商雅視集團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通過結合雙方的技術積累,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及市場銷售方面開拓了更大的潛力。
主筆:周森
審校:小炫
編輯: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