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十日內 18 家企業發布了新款 AI 眼鏡的消息,百鏡大戰戰火綿延
AI 公司、XR 眼鏡公司、消費電子產品公司、傳統眼鏡公司、光學技術公司、電信公司、手機公司……紛紛購置軍火,緊鑼密鼓地備戰中。
海外熱賣的 Ray-Ban Meta 帶動了國內不少企業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就全面投入 AI 眼鏡的開發,以備戰「百鏡大戰」或「鼻梁上的 GPT 大戰」。
尤其是今年 11 月的密集發布,戰火可見一斑。
11 月 12 日,小度 AI 眼鏡在百度世界 2024 主論壇發布;
11 月 15 日,INMO 影目預告了 11 月 29 日新品發布的消息;
11 月 16 日,回車科技發布帶拍照功能的 AI 眼鏡 Looktech AI Glasses;
11 月 18 日,雷鳥預告了一款命名為雷鳥 V3 的新款 AI 拍攝眼鏡將于年底發布;
11 月 18 日,Rokid 發布一款帶顯示和拍照功能的 AR+AI 眼鏡 Rokid Glasses;
11 月 19 日,致敬未知 ARknovv 將推出新款 AI 眼鏡的消息被爆出;
11 月 20 日,閃極科技官宣融資,預告將于 12 月 19 日聯合 LOHO 和科大訊飛,推出國內首款量產 AI 拍攝眼鏡;
11 月 20 日,大朋 VR 預告即將推出自研 AI 眼鏡;
11 月 21 日,Gyges Labs 官宣融資,預告將推出重量僅為 30 多克的 AI+AR 眼鏡、

△ 左:小度 AI 眼鏡,右上:Rokid Glasses,右下:Looktech AI Glasses
還有一些沒有明確時間的消息:
李未可科技在官宣健身器材巨頭英派斯的 1000 萬元人民幣投資后,預計在今年 Q4 或明年 Q1 發布新的 AR 眼鏡;
杭州加南科技、深圳蓮偶科技、深圳億道信息,可能發布新的 AI 眼鏡。

△ 上:李未可 Meta Lens Chat,下:界環 AI 音頻眼鏡
以及海外的新品消息:
三星電子已于 11 月上旬敲定 AI 智能眼鏡項目方案,產品計劃于 2025 年 Q3 上市發售,首批預計銷量達 50 萬臺規模,目前已確定國內 XR 龍頭 ODM/OEM 企業代工;
亞馬遜正在著手下一代 Echo Frames 的研發,面向配送員,疊加顯示功能,并可能還將搭載攝像頭,輔助拍攝包裹送達照片,預計 2026 年上市;
美國 AR 眼鏡品牌 Vuzix Z100 于 11 月 20 日官宣上市,售價僅為 499 美元,與 1 月份亮相的開發者版本不同,該眼鏡面向消費者市場,提供提詞功能;
韓國 AR 光學技術商 LetinAR 宣布與日本電信 NTT 合作推出首款量產 AR 產品 MiRZA XR 智能眼鏡,更輕,更高清。

△ 左上:Vuzix Z100,右上:高通 AR 眼鏡參考設計
左下:Echo Frames,右下:MiRZA
AI 公司、XR 眼鏡公司、消費電子產品公司、傳統眼鏡公司、光學技術公司、電信公司、手機公司……紛紛購置軍火,緊鑼密鼓地備戰中。
盡管絕大多數都還在 demo 階段,上市時間至少要等到明年,但市場追捧的熱度正在快速攀升,遠遠超過這些眼鏡的量產速度。
我們曾在上周的盤點中了解到了 8 款智能眼鏡的進展情況,接下來我們再盤點 5 家。相信大家能從各家產品發布的詳細信息中,洞悉智能眼鏡的未來發展趨勢。
回車科技發布 Looktech AI 眼鏡:旋鈕交互,可聲紋解鎖 AI 助理
專注于腦機接口的「回車科技」于 11 月 16 日在杭州如約舉辦發布會,正式發布了 Looktech AI 眼鏡。它是一款集合了眼鏡、耳機、相機、以及 AI 能力的頭戴設備。

初看產品的確很像是跟風 Ray-Ban Meta 的作品,但它在產品設計上也做了很多創新,表現在:
輕:選用 TR90 鏡身和鈦合金腳鏈,眼鏡整機僅重 37 克。作為對比,沒有任何功能的普通寬邊眼鏡一般重 36-41 克。

靈活配鏡:Looktech 與傳統眼鏡龍頭企業合作,該合作企業每月設計眼鏡超過 500 款,每年生產 2400 萬副眼鏡,服務全球百余品牌。基于此,Looktech 為用戶提供墨鏡、近視、老花多種鏡片,可以在任何線下眼鏡店獲得配鏡服務,同時也提供便捷的直接配鏡服務。

旋鈕交互:借鑒手表上旋轉表冠的設計靈感,在眼鏡腿上設計了一個旋鈕,用于接電話和控制音樂。

更好的相機:基于一顆 1300 萬像素攝像頭的拍照能力,可以拍攝 2K 分辨率的視頻和 4K 分辨率的照片。

更快的出片:提供 AI 一鍵成片的功能,卡點配樂、字幕生成、社交分享,均可一鍵完成。

聲紋解鎖 AI 助理:基于大語言模型打造,有記憶、會不斷學習成長、越來越懂你。利用聲紋解鎖技術,僅眼鏡主人的聲音可激活 AI 助理。


智能體小程序:面向特定場景打造的小程序,滿足多樣化的用戶需求,如健康管理、飲食管理、會議記錄、智能識物、運動教練、智能導覽、穿搭建議、烹飪助手、掃碼支付等等,它還同時支持第三方開發者開發創意應用。







回車科技創始人易昊翔在發布會上提到,作為一家專注于腦機接口有 10 年歷史的企業,為什么會啟動智能眼鏡的項目?其實最初也是為了尋找一款設備形態來適合腦機接口。
2021 年,回車科技曾做了一款腦電波智能眼鏡,在眼鏡腿上靠近耳朵這個位置的金屬,即腦電傳感器。戴上眼鏡,腦機接口就可以開始工作。

隨后,伴隨著大模型風靡全球,將 AI 與智能眼鏡結合,戴上眼鏡,AI 就可以工作,就成為易昊翔新的課題,Looktech AI 眼鏡也就孕育而生。
面向海外市場的首批產品,Looktech AI 眼鏡將集成 ChatGPT-4o、Claude 和 Gemini 等大模型的 AI 能力。起售價 199 美元,計劃將于 12 月初在 Kickstarter 平臺上啟動眾籌,預計明年 1 月底開始發貨。

國內發售將會在明年啟動,計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舉辦產品體驗會,具體時間待定。
閃極科技官宣融資,國內首款量產 AI 拍攝眼鏡即將發布
智能硬件先鋒品牌閃極科技于 11 月 20 日官宣數千萬元人民幣 A 輪融資。
閃極科技成立于 2020 年,是一家以技術創新、產品美學、高端品質為核心競爭力的硬件科技企業。公司核心團隊來自于頭部手機及無人機品牌,具有覆蓋全球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網絡,在全球科技硬件尤其是高端充儲能及攝影周邊器材領域,擁有極高的品牌知名度及口碑。
近年來閃極在品牌跨界、IP 運作方面持續發力,先后與蔚來、一加等知名汽車、手機品牌建立深度合作關系,還拿下《流浪地球 2》獨家 IP 合作,進一步推動了其品牌破圈。
閃極科技創始人兼 CEO 張波堅信,伴隨 AI 關鍵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大模型的快速推進,AI 拍攝眼鏡的 PMF 正被加速照亮,有望成為下一代人機交互的核心載體。
去年,閃極科技內部正式決定進軍 AI 硬件領域,計劃利用一年時間研發并推出一款在持久續航、高清拍攝、影音質感及 AI 能力等方面極具競爭力的 AI 拍攝眼鏡。
閃極科技已于近日官宣新品發布會定檔 12 月 19 日,或成為國內首款量產的 AI 拍攝眼鏡。
為備戰 AI 拍攝眼鏡的戰略發布,閃極科技動作頻頻:
在渠道方面,閃極科技與眼鏡千店品牌 LOHO 達成深度合作,借助后者覆蓋眼鏡全品類、全客層、全場景的優勢,精準對接消費者需求,助力閃極 AI 拍攝眼鏡的終端渠道布局;
在 AI 投入方面,引入前谷歌大腦首位研究軟件工程師、前字節跳動 AI 平臺負責人、頭部 AI 大模型公司聯合創始人潘欣,出任公司合伙人,全面領導 AI 相關技術研發;
在 AI 生態能力構建方面,深度攜手語音 AI 龍頭企業科大訊飛、國內邊緣 AI 領軍企業云天勵飛,圍繞 AI 多模態能力搭建展開全方位合作。
未來,閃極將在多模態大模型以及應用生態層面持續加大投入,構建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核心壁壘。
阿里系 AR 眼鏡品牌致敬未知將推出新款 AI 眼鏡
致敬未知由前錘子科技合伙人、原華為榮耀產品線總經理吳德周創辦,今年 7 月官宣完成 1000 萬美金天使輪融資,阿里領投。
隨后舉辦首場發布會,推出全新 AR 品牌 ARknovv 和兩款 AR 眼鏡:ARknovv A1、ARknovv A1 HUD,前者主打步行導航,后者則兼顧駕駛導航,技術亮點包括生成式圖文與視頻能力。

△ ARknovv A1
據 11 月 19 日鈦媒體消息,致敬未知正在研發一款 AI 眼鏡產品。有別于 Ray-Ban Meta 眼鏡的應用場景,致敬未知的 AI 眼鏡將「開辟其他應用場景」。
消息還稱,AI 眼鏡是致敬未知正在研發的二代產品,今年年初立項啟動,不帶顯示,主要聚焦于海外市場,計劃明年 Q1 發布;國內市場后續也會發布,但時間節點要稍晚一些。
大朋 VR 官宣自研 AI 眼鏡
在 XR 領域耕耘九年的大朋 VR 于 11 月 20 日發布海報,宣布即將推出自研 AI 眼鏡,正式加入被稱為「鼻梁上的戰爭」,試圖打破 Ray-Ban Meta 在消費級智能眼鏡市場一枝獨秀的局面。

據悉,該產品相較 Ray-Ban Meta 有諸多升級,如佩戴舒適性、重量、續航等方面。
提及對 AI 眼鏡的定義,大朋 VR 表示:并非局限于科技產品,更將擴張至時尚配飾,希望能用 AI 眼鏡重新定義用戶的生活感知,探尋更多時尚魅力與潮流樂趣。
Gyges Labs 聯合 Moody 將推出 30 多克的 AI+AR 眼鏡
11 月 21 日,Gyges Labs 官宣數千萬元的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韶音創始人陳皞、NYX Ventures。此前,其前身仙瞬科技曾在 2023 年 9 月獲得了頭部彩瞳品牌 Moody 等總計超千萬級投資。
Gyges Labs 成立于 2022 年 12 月,致力于用獨特的先進光學+協同式 AI 技術能力,打造 AI 時代全民普及的智能可穿戴設備。
基于團隊微納光學積累,Gyges Labs 自研基于視網膜投影原理的 DigiWindow 技術,實現全球最小最輕的近眼顯示光學模組。相比于 Birdbath、光波導等光學方案,它不僅體積從厘米級大幅縮小至毫米級,同時能夠降低功耗,并實現對于近遠視的完全視光學兼容。

另一方面,基于團隊在協同式 AI 領域的積累,Gyges Labs 研發了基于鏡像神經元原理的、專為可穿戴設備量身定做的 AI 引擎 Mirron,將未來可穿戴設備的感知與交互能力全面提升至新的層次,為實現「第二大腦」打下堅實基礎。

此前的官宣顯示,Gyges Labs 計劃于 2024 年底發布全球首款具備隱形顯示能力的智能眼鏡,能在傳統智能眼鏡的基礎上,實現了雙向同步翻譯、隱形收發信息、智能信息提示三大首創功能,并且實現了小于 30g 的重量、以及與傳統眼鏡完全相同的外形、并且兼容全部視光學鏡片。

據 Gyges Labs 創始人兼 CEO 賈捷陽透露,目前,Gyges Labs 已將 DigiWindow 技術應用其與 Moody 打造的首款 AI 眼鏡產品上,該產品將于 2025 年 1 月 CES 展會期間發布。
產品基于自研毫米級的光學光學顯示方案,摒棄了傳統的光學方案和其他復雜組件,不僅減輕了重量,還降低了功耗;同時,利用成熟的眼鏡行業材料如尼龍和鈦合金,優化眼鏡結構設計,最終能將這款 AI+AR 眼鏡重量控制在 30 多克。
主筆:周森
編輯: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