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對話高通:TWS、OWS、智能手表與 AI 終端的新機遇
AI 是未來重要的功能突破方向
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 IDC 最新報告預測,可穿戴市場經歷了過去兩年的疲軟后,將在 2024 年迎來反彈。
整體出貨量預計將達到 5.597 億臺,比 2023 年增長 10.5%。

今年可穿戴產品市場商機將會出現在哪里?
4 月 9 日,數百位行業技術解決方案商、產品廠商參加了在深圳舉辦的高通語音和音樂業務客戶研討會,探討了音頻市場的機遇與發展。
在會上,高通與行業嘉賓分享了其音頻業務的整體進展,并介紹了最新發布的第三代 S3/S5 音頻平臺,Bragi、MindMics 技術商等演示了自家最新的應用方案,期望給市場注入新機。
深圳灣已經在昨天的文章中介紹了 MindMics 的方案,今天我們將回顧一段與高通技術公司副總裁兼可穿戴設備與混合信號解決方案業務總經理 Dino Bekis 的對話。
在音頻話題之外,我們更與 Dino Bekis 探討了更多可穿戴市場品類,涉及智能手表,當前火熱的 OWS、AI 終端,以下為問答實錄,略有編輯。
問題一:面對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高通在音頻上的策略有何變化?
目前高通有中端、旗艦、高端,S3、S5、S7 三款芯片平臺覆蓋音頻市場。
就在 3 月底,高通發布了最新的第三代 S3 和 S5 音頻平臺,繼續夯實這一市場。
△ vivo TWS 4 Hi-Fi 版首發第三代高通 S3 音頻平臺
去年隨第三代驍龍 8 發布的第一代高通 S7 Pro 平臺,帶來了超低功耗 WiFi 和 XPAN 擴展個人局域網技術,突破了目前藍牙音頻連接的距離限制,可以在家中任何位置暢聽音樂或打電話。并且具備超高的傳輸效率,可以支持最高 24 位 192 kHz 無損音樂流傳輸。
S7 系列平臺是高通最頂級的音頻平臺,提供了當前市場上所不具備的芯片平臺高性能與高水平。
問題二:第三代高通 S5 音頻平臺有一個明顯的變化,計算和 AI 能力獲得了顯著提升,具體用例有哪些?
AI 主要體現在兩個維度。
首先是環境識別,這體現在對終端連接設備和使用環境兩方面。
如它能識別用戶打開了哪個 APP 應用,正在使用 APP 中的哪項功能,進而提供差異性的調整。
另外,它通過對周遭環境的識別,自動優化聆聽體驗。比如所處嘈雜環境,就會自動開啟主動降噪;處在安靜環境下,會減弱降噪深度;與人交談時,開啟透傳模式。
第二個是位置識別。
如身旁同事跟你說話,AI 會判別你頭部的位置移動,去啟動聲音增強功能。你耳機里的音樂音量會降低,對聲音的識別能力增強。
此外,AI 還會識別佩戴者的身份,進而匹配偏好需求。
問題三:小米、韶音等廠商頻頻發布 OWS 耳機,市場也愈加火熱,高通如何看待這一新興市場?
OWS 耳機市場,高通在過去三四年里已經進行了投入和努力,上一代音頻平臺就已經支持 OWS 耳機的功能應用。
并且,高通也認為這是一個方興未艾的市場。
入耳式耳機,雖然解決了降噪問題,但的確也存在著有些消費者戴起來,會引起耳朵不適的現象問題,從技術層面解決這個問題,是極具挑戰的。
而 OWS 耳機從形態上創新,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選項。
在新一代音頻平臺上,我們也做了如對定向傳聲等功能的支持,在舒適佩戴的同時,也有不錯的聆聽體驗。

△ 搭載高通芯片的 Oladance OWS Sports
此外,運動人群是 OWS 耳機的一大消費人群,例如在大汗淋漓下,佩戴需要依舊舒適。團隊運動中,能夠清晰聽清隊友在說什么。
如何滿足這一群體的功能需求,也是我們關注的對象。
問題四:高通未來將會為智能手表打造哪些新功能?
智能手表市場仍然是一個增量市場,市場機會還是非常多。
可以先看一組數據,購買手機與智能手表的復購率只有 10%~15%,數值還是比較低。
其中我們分析了兩點原因,一個是消費者總是顏控的,總是希望找到一款好看的產品。

△ 圖源:Digital Trends
另外一個是功能,雖然當前很多產品聲稱具備如心率、血氧飽和度、血壓等等功能,但由于傳感器、算法仍不夠強大,監測的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
這對消費者及市場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作為技術平臺廠商,我們選擇跟行業優秀的團隊合作,共同去優化和提升傳感器與算法精度。此外我們還和 Android 團隊合作,提升設備之間的兼容性問題。
倒不是說要將智能手表打造成醫療級般的精準,但希望它們的測量結果對消費者有著更佳的可用性。
問題五:智能手表在功能上還會有哪些突破?
答:我們同樣先來看一組數據,例如在 iOS 生態圈里,人均擁有的設備量為 2.7 個。而在 Android 生態圈里,人均設備量為 1.9 個。
這當中,同品牌的生態產品粘性和忠誠度又是相當高的。比如作為手機廠商,就可以圍繞于此,盡可能提升產品特性亮點,進而提升設備的銷量。
就智能手表單品而言,在打造更符合消費者喜好的外觀之外,AI 是未來重要的功能突破方向。
相較于手機,智能手表是一個更接近身體、更私密的設備,它能采集到非常豐富的體征數據。
如何利用這些數據,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獨到的功能,AI 就能發揮作用。比如,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運動指導和建議。

△ Fitbit 將引入 AI 大模型,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健康指導服務
借此,我們可以去思考通過智能手表還能為消費者帶來其它新服務。
舉個例子,在兒童手表端,如果能對手表捕捉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為家長提供輔助建議,更好地照看小孩兒。
以及在當前兒童手表上常用的翻轉拍照功能,在日常拍照之外,是否可以透過 AI 將照片進行藝術化處理,讓它形成一副作品,用以成長紀念。

△ 搭載驍龍 Wear 4100 的小天才 Z9
這些都是廠商可以嘗試與探索的方向。
最后,我認為智能手表未來還有一個發展趨勢,就是更小型化的電池。小體積的電池,可以給予智能手表更多其它傳感器的加入,進而釋放更多功能的開發。
問題六:如何看待當前新興的 AI 終端?
我們看到當前 AI 終端更多還處于探索「嘗鮮」階段,但卻加速了硬件的發展。
高通在 AI 上的發展也非常迅速,比如新一代 S5 平臺,AI 性能比上代提升了 50 倍,大家也可以期待我們未來新品在這方面指數級的提升。
△ Rabbit R1,圖源:Tom's Guide
就功能性而言,自然語言處理、語義理解仍然是至關重要的。這兩者所帶來的交互,尤其是與 AI、云端、其它應用服務互動時,是提供個性化和自然交互的關鍵。特別是大語言模型的爆炸式增長,這兩項核心技術的發展會遠超我們的想象。
另外,手勢交互在 AI 終端的應用也不可忽視。通過肢體、手勢來判斷用戶想要做的事情,這也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比如現在就有通過神經接口來監測用戶動作的可穿戴設備研究。
主筆:達達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