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 全球真無線耳機出貨量 3300 萬臺,2019 年突破 1.2 億不是夢

Q3 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 8450 萬,巨頭涌入明年競爭升級丨報告
Q3 可穿戴市場總出貨量中,耳機就占了 48.1%,其次是腕帶、智能手表。
12 月 9 日,市場調研機構 IDC 發布 2019 Q3 全球可穿戴市場出貨量報告。
報告顯示,2019 年 Q3,全球可穿戴設備的總出貨量為 8450 萬臺,同比增長 94.6%,幾乎翻一番,并且創下單季度出貨量的新紀錄。

耳機出貨量占半壁江山,是拉動可穿戴市場增長的「主力軍」
從圖表可以看出,在可穿戴市場出貨量占大頭的三大件(耳機、腕帶、智能手表)中,耳機的增勢最迅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率達到 242.4%,成為拉動可穿戴市場增長的「主力軍」。

就該季度而言,僅僅是耳機設備就占據整個可穿戴市場出貨量的半壁江山(48.1%),其次是腕帶、智能手表。
對比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一期的 2019 Q3 真無線耳機市場報告的數據,2019 Q3 全球真無線耳機(TWS)出貨量 3300 萬臺。考慮到 IDC 中「耳機設備」還包括頭戴式藍牙、有線耳機,耳機出貨量 4070 萬與前者沒有太大出入。
IDC 可穿戴團隊的研究主管 Ramon T. Llamas 指出了耳機市場快速發展的原因:一是手機廠取消耳機孔催生真無線耳機(TWS),二是廠商積極推出不同形態的耳機產品(包括頭戴耳機、TWS 等),并為設備融合、加強某方面的功能、體驗(語音助手、降噪、舒適度等),三是價格的大幅度下降。都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廣大消費者。
各品牌市場排名及表現
品牌市場排名方面,蘋果依舊穩坐頭把交椅,小米、三星、華為、Fitbit 在前五中各占一席。

蘋果:AirPods 系列持續引領市場
憑借頗受歡迎的 Apple Watch、AirPods 系列產品,以及旗下的音頻子品牌 Beats,蘋果兩頭表現都不俗,在該季度中出貨量達到 2950 萬,對比去年同期增長達到 195.5%。
今年來,蘋果再次在 TWS 技術、產品方向發力,專門打造 H1 耳機藍牙芯片,推出新款 AirPods、Powerbeats Pro、AirPods Pro 等產品,產品線覆蓋了半入耳式、主動降噪、運動耳機三大主流市場,優勢和地位都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 Powerbeats Pro:搭載蘋果 H1 芯片,主打運動場景
在該季度中,除了表現搶眼 AirPods,蘋果旗下 Beats 的 Powerbeats Pro(在 Q3 全球真無線耳機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五),Apple Watch 也越來越受歡迎,讓蘋果持續在可穿戴市場中占主導地位。
今年 10 月份,蘋果發布主打降噪的 AirPods Pro,市場熱度持續上升以至斷貨,同時蘋果也向供應商每月追加了 100w 訂單量。伴隨 Apple Watch 3 降價,蘋果可穿戴設備將在接下來 Q4 中保持可觀的銷量。

△ AirPods Pro 重磅升級主動降噪
小米:平價、性能扛打的小米手環很給力
盡管今年來持續發布高性價比真無線耳機(99 元 AirDots、399 元小米真無線藍牙耳機 Air 2),小米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中占主導的主要還是平價的小米手環系列。該季度中,小米可穿戴設備出貨量 1240 萬臺,僅手環出貨量就超過了 1000 萬臺。
憑借多年來渠道的積累,小米手環已經覆蓋到海外的歐洲、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因高性價比在海外均獲得了不錯的表現。
小米在今年 6 月份發布了搭載 AMOLED 彩屏的小米手環 4,將入門級手環類設備以進階的方式代入了部分智能手表的功能,加量不加價,成功刺激消費市場。

△ 小米手環 4:AMOLED 彩屏和 6 軸高精度傳感器,NFC 版本還支持小愛同學。
接著在今年 11 月,小米首款智能手表面市,主打「手表外觀的智能手機」,支持 eSIM、開放生態的 MIUI For Watch 系統,在雙十一當天取得全平臺銷售額突破 1 億元的成績(數據出自小米雙十一戰報)。對這款產品的具體市場表現,我們也將保持觀望。

三星:耳機捆綁手機銷售見成果,一路緊追蘋果
結合 Galaxy Buds、Galaxy Watch Active 2 以及旗下 JBL 品牌產品,三星在該季度也有不錯的表現,出貨量 830 萬,對比去年有大幅度增長(增幅 156.4%)
作為蘋果在手機市場中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三星可穿戴產品的布局也一路緊跟蘋果,走中高端路線。而自去年產品線更名為 Galaxy 后,三星在銷售策略也有所改變。
今年來,三星發布真無線 Galaxy Buds、Galaxy Watch Active 2,耳機捆綁三星旗艦智能手機銷售,手表在中高端市場中具性價比優勢,因此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蘋果旗下有 Beats,而三星旗下有 JBL。JBL 因在運動真無線耳機(JBL UA Flash,支持 IPX7 防水)有不錯的表現,也為三星可穿戴市場出貨量加碼。
據業內近期爆料,三星即將推出第三代真無線耳機 Galaxy Buds+,支持主動降噪,直接對標蘋果 AirPods Pro。以三星在音頻方面的硬實力,想必將會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華為:海外市場依舊面臨嚴峻挑戰
盡管在海外市場面臨嚴峻挑戰,華為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在全球市場中躋身第四,表現強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國國內用戶消費的拉動。
華為該季度可穿戴出貨量 710 萬臺,其中 80% 的出貨量集中在國內,銷量同比增長達到 202.6%,是國內可穿戴市場出貨量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
華為可穿戴設備涵蓋 TalkBand B5,榮耀手環 4,Watch GT,兒童手表,以及FreeBuds 和榮耀 FlyPods 真無線耳機。

今年,華為推出首款智能眼鏡 EyeWear 再次豐富了可穿戴產品線的品類。另外,華為也采取了類似手機的策略,獨立研發可穿戴芯片麒麟 A1,首次應用在旗下的 FreeBus 3 真無線耳機上,對標蘋果。

Fitbit:艱難的 2019 年已經過去了 1/3
「2019 年上半年虧損 1.48 億美元」、「新品 Versa Lite 銷量遠不如預期」,Fitbit 在 2019 年陷入了困局。該季度中 Fibit 全球出貨量約 350 萬臺,同比增長 0.5%,漲勢微弱。

△ Versa Lite
過去,Fitbit 在高端市場持續與 Apple Watch 競爭,勝算不大,盡管近期在健康領域發力(利用 Fitbit Inspire 和 Inspire HR 智能手環,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給客戶、員工使用等) ,也同樣面臨三星、Garmin、Fossil 等對手的競爭,要保持目前的市場地位面臨不小的挑戰。
而 Google 擬定 21 億美元收購 Fitbit,或許能救其于水火之中,但也充滿變數。
展望:真無線耳機、獨立的智能手表、智能眼鏡,可穿戴市場隨巨頭的涌入將變得更熱鬧
與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接連下滑形成反差,可穿戴設備市場迎來持續的增長,一方面原因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環在獨立性(eSIM、獨立 APP Store、內存)、續航等性能的提升,以及手環以條件允許范圍內(輕便、成本)向智能手表性能的進階、靠攏,不斷滿足用戶需求。
另一方面,真無線耳機的爆發為可穿戴市場持續注入新鮮血液,拉動市場增長。
接下來可穿戴市場也將變得更熱鬧:
- 在 TWS 已成為手機廠標配的今天,除了音頻廠商、互聯網廠商之外,真無線耳機市場已經迎來幾大互聯網、科技巨頭,包括亞馬遜(Echo Buds)、Google(Pixel Buds 2)、微軟(Surface Earbuds)。
- 在 wear OS 準備就緒、聯合高通優化驍龍 wear 3100 之后,對 Fossil、Fitbit 等手表廠商的收購,加速了 Google 首款智能手表 Pixel Watch 進入市場的步伐。
- 隨著 5G 技術的到來、高通發布新一代 XR 平臺,除了智能手表、真無線耳機之外,大廠也將拓展可穿戴設備產品線。其中,在語音交互、視覺交互方面具天然優勢的智能眼鏡也值得關注。包括主打聽音的華為 EyeWear、Bose Frames,以及主打視覺能力的 AR 眼鏡。
就 AR 眼鏡而言,除了已經踐行的 Google、微軟,蘋果、國內的華為、OV 也都透露出這方面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