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 CES 上的無線耳機大爆炸,耳機行業迎來新生機?

叫板蘋果 AirPods,出門問問發布 499 元 TicPods Free 無線智能耳機
去年的智能音箱姍姍來遲,今年的智能耳機終于趕了個早。
1 月 19 日上午,出門問問在極客公園大會現場舉行發布會,正式推出出門問問全新可觸控無線智能耳機-小問耳機 TicPods Free。進一步完善了出門問問人工智能軟硬件產品在多場景落地的布局。
在發布會現場,出門問問創始人&CEO 李志飛三句不離蘋果 AirPods,試圖襯托出 TicPods Free 與 AirPods 的相似性與創新之處。
發布會三句不離蘋果 AirPods,對標意圖明顯
AirPods 具備佩戴舒適、無線便攜、連接方便、續航超強等優勢,從其在蘋果官網、亞馬遜、京東等銷售平臺的反饋來看,用戶滿意度達到 98% 之高,可稱得上蘋果的一款標桿之作。李志飛進一步表示,從大量用戶反饋的分析來看,AirPods 也有它「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顏色單一、交互方式有限(調節音量不方便等)、價格貴等。接著,李志飛便開始了對 TicPods Free 的公開介紹。

TicPods Free 與蘋果 AirPods 的相似之處
從外觀設計和功能上看,TicPods Free 與 AirPods 有著許多相似之處:豆芽式設計(在此之前,除 AirPods 之外的大多數無線智能耳機均采用蠶豆式設計);具備智能的入耳檢測功能(能夠檢測耳機是否戴在耳朵上,實現摘下/戴上耳機的時候,音樂自動暫停/繼續播放等功能)。

李志飛表示,這兩點也就目前的 Airpods、TicPods Free 才具備。
TicPods Free 與 AirPods 的不同和創新之處
針對用戶對 AirPods 的「槽點」,TicPods Free 做了相應的優化:

一是有更多樣的選擇,有爵士紅、搖滾藍、古典白三色(AirPods 只有白色可選);
二是更豐富的觸控交互方式,通過耳機腿部的「撓撓」區,可實現上滑/下滑調節音量,雙擊切歌/來電接通,長按 2s 喚醒語音助手/掛斷電話等功能。(相比之下,使用 AirPods 調節音量時,你要么打開手機界面,要么敲擊兩下耳機喚醒 Siri 幫忙);
三是更低的價格:正式售價 499 元人民幣(蘋果 AirPods 官方售價 1288)。
其他配置和性能方面,小問智能耳機 TicPods Free 采用 92dB SPL 揚聲器,搭載第八代 CVC 消噪技術。TicPods Free 深度整合了出門問問推出的跨場景中文虛擬個人助理 VPA 問問,實現用語音交互完成查天氣、定鬧鐘、查翻譯、查路況、日程管理、播放音樂、控制智能家電等。同時,TicPods Free 還支持 Siri、Google Assistant 多個智能語音助手。
續航方面,TicPods Free 滿電狀態下可使用 4 小時,算上充電盒能額外充 4 次的電量,總共續航時長為 20 小時,快充 15 分鐘可支持 85 分鐘的使用。另外,TicPods Free 還支持 IPX5 防水。這些均為 TicPods Free 的「隨時在線」保駕護航,不管是在家庭、戶外、運動等場景,用戶都能全天候佩戴和使用。

去年的智能音箱晚了一步,今年早早押寶智能耳機
2016 年蘋果 AirPods 的發布,打開了雙耳無線智能耳機的新市場。深圳灣前不久也對過去三年以及在今年 CES 上出現的智能藍牙耳機做了回顧和盤點,包括三星、索尼、Line、科大訊飛等國內外廠商均有所涉足。我們認為,這類智能耳機產品順應了 AI 服務和能力向移動化、個人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并有望借助產業上下游的力量,在接下來的消費電子行業中煥發新的生機。
在這次發布會的開場,李志飛也從市場、設備本身的角度闡釋了出門問問做這款設備的原因,并表示「耳機將成為語音交互的下一個引爆點」。
目前,超過 95% 的人機交互設備仍是智能手機,而在智能手機上使用語音交互的用戶活躍度卻不到 4%,這是語音交互還沒有成為主流交互方式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隨著智能手機市場增長速度的放緩,未來三年,智能車載、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設備的增長幅度有望遠超過手機,并占據 30% 以上的智能設備市場。這類設備因無屏幕、物理按鈕、不便觸控等原因,將有助于讓自然的語音成為更活躍的人機交互方式。
而下一個語音交互爆點設備需要提供更隨身、更私密、更清晰的人機語音交互體驗。耳機則是目前最貼切上述要求的設備。
出門問問于 2017 年 4 月推出了跨場景中文虛擬個人助理 VPA 問問,并推出了軟硬件結合的問問手表 Ticwatch 系列、問問魔鏡 Ticmirror 等 AI 消費電子產品。在去年智能音箱被業界抄得火熱的情況下,出門問問的智能音箱 TicHome 姍姍來遲,999 起的價格也難以打動市場。而這一次,出門問問終于搶占了時間上的優勢,并破例的采取了低價策略,能否讓消費者買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