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平臺之爭打響,Skill 開發能否成為 APP 后的下一個掘金地丨語音智能特稿

語音技能開發者怎么賺錢?亞馬遜 Alexa 擬推技能付費政策
在技能市場商業模式的探討上,亞馬遜這次又強先了一步。
毋庸置疑,亞馬遜 Echo 系列智能音箱已成為行業標桿:占領了超過 70% 的市場份額,在這樣的基礎上還確保產品線的持續更新,每發布一款新品或上線一個新功能都會引起業界的關注……
Echo 的成功也為其背后的語音助手 Alexa 開拓了更寬的道路。到目前為止,Alexa 已經覆蓋到智能家居、車載、可穿戴等場景。另外,從 2015 年 6 月開放 Alexa Skills Kit(ASK)以來,Alexa 的技能(skill)數量已經超 2 萬。
在深圳灣(公眾號 ID:shenzhenware)之前關于語音開放平臺的特稿里,我們提到,亞馬遜旨在運用 Alexa 語音技能生態構建成一個語音界的 APP Store,因此將 Alexa 打造成了平臺。其他包括 Google、微軟、國內的 BAT、小米、思必馳、科大訊飛、云知聲、Rokid、出門問問等在內的企業也在進行著這方面的布局。(移到文末,可查看深圳灣語音智能系列報道)
為吸引開發者,這些語音平臺廠商往往會推出獎勵金計劃。例如,在上半年,亞馬遜就陸續向部分受歡迎的 Alexa 技能背后的開發者發放獎金。

但畢竟一時半會的獎勵并不是激勵開發者的長久之計。近日,亞馬遜宣布將推出 Alexa 技能收費制度,部分 Alexa 技能開發者可通過平臺向用戶收取費用,用戶以付費訂閱的方式獲得該技能的使用權。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收費項目對亞馬遜 Prime 會員是免費開放的。
目前,亞馬遜已與 Aelxa 技能 Jeopardy! 的開發者索尼影視公司進行合作,在平臺上測試會員功能。Jeopardy! 這款游戲在 Echo 用戶中頗受歡迎,星級評分達到了 4.2,擁有 1438 條用戶評論。在技能繁多且絕大部分 Echo 用戶基本不在意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算相當不錯了。
用戶打開 Echo Show 或登錄網頁版的 Amazon Skills 可發現,非亞馬遜 Prime 會員需要支付 1.99 美元/月的訂閱費用才能使用 Jeopardy! 的服務。

和 Google Play、蘋果 APP Store 同樣不可避免的是,在技能數從零開始逐漸發展到上萬個時,亞馬遜 Alexa 技能平臺上同類功能的技能數量可能達到上百或上千個,在相比手機普遍缺少屏幕這一展示介質的智能音箱上,會有絕大部分技能出現「無人問津」的狀態。用戶留存度低多少會對開發者和設備服務產生不利影響。
亞馬遜這一舉措也一定程度上在規避這種情況,該平臺相關發言人表示,在 Alexa 技能引入付費訂閱機制,一方面能夠為開發者帶來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是確保平臺為用戶提供高品質服務。
進一步理解,亞馬遜是為了間接保持平臺的活躍度,以推動 Prime 會員制度或促進 Echo 設備銷售的。
不過,鑒于大部分 Echo 用戶原本就已經是 Prime 會員,要想讓開發者真正從中獲取收益,亞馬遜還需要尋求合適的商業模式,比如借鑒平臺與開發者收益分成這一在蘋果 App Store 上慣用的模式。
與主要圍繞 PC 電腦、手機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同,在物聯網時代中,語音助手的用武之地不僅僅局限在智能音箱上,而語音這一新型交互方式也與觸控交互有相當大的差別。換句話講,語音平臺運營直接照搬互聯網平臺的模式未必可行。
比如之前就有 Alexa 技能開發者試圖在技能中以插播廣告的方式來獲取收益,不過亞馬遜后來指定的 Alexa 政策明確禁止了這一模式。

這次推出 Alexa 用戶付費訂閱機制,亞馬遜算是開創了行業先例。在語音技能數量及相應的開發者數量方面,亞馬遜一直遙遙領先于 Google、微軟等競爭對手。從這個角度來說,亞馬遜搶先為第三方開發者開啟探討商業模式的「試驗田」,也是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我們曾與不少行業相關人士接觸并了解到,在語音方面,操作系統的概念并不會像手機端的 Android、iOS 那樣突出,后端的服務生態才是各廠商比拼的重點。為建立良好的服務生態,雖然平臺獎勵金計劃對開發者啟動項目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要得到持續的發展,就需要技能本身形成商業閉環,形成良性循環的盈利模式。
這不僅僅是像亞馬遜 Alexa 這樣的平臺廠商需要考慮的,同樣是開發者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