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植入 Alexa 后的 MIT 「獵豹 3 號」機器人,要轉行當災區救援員了

未來的智能家居中樞一定是智能音箱?這款機器人表示很不服氣
智能音箱只不過是 AI 硬件的一個過渡形態。
盡管智能音箱市場目前很被看好,并被認為是「未來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但它的短板也很明顯:
首先,音箱沒有運動能力,這就意味著你需要在客廳、廚房、衛生間、臥室各自放置一個音箱,才能獲得全面的語音智能體驗;其次,智能音箱的感知能力是單向維度,它只具有聽與說的能力,卻不具備更加直觀的視覺、溫度感應等能力。
因此,很多人認為智能音箱只不過是 AI 硬件的一個過渡形態,而未來適合智能家居的控制中樞,更應該是機器人。Mayfield Robotics,一家來自硅谷的創業公司,就是這么相信的。
一家女性主導的硅谷公司,做了一款酷似大白的機器人
Mayfield Robotics 由德國工業巨頭博世創立并全資擁有。盡管公司的 CEO Mike Beebe 是一位男性,但其他很多重要崗位卻是由女性來擔任,如 CTO Kaijen Hsiao、COO Sarah Osentoski 及機械工程師高級研究員 Stephanie Lee,這也使得這家公司在以男性占主導地位的硅谷像是一股清流般存在。

人們總是習慣性的認為女性在前沿技術的研究能力不如男性,但在 Mayfield Robotics,女性領導力卻為公司帶來了一種更加柔軟的產品視角。
在 Stephanie,Kaijen 和 Sarah 的努力下 ,Mayfield 打造出了公司首款機器人產品 Kuri 。這是一款設計極簡、外表軟萌的智能家居機器人,可用于監控、陪伴和娛樂,無論從設計、功能、還是服務上都十分人性化。
會說、會跑,還會看,功能比智能音箱更多維度
Kuri 機器人只有兩英尺(0.6 米)高,大約一英尺寬,總重量為 14 磅(6.35 Kg),外形酷似美國電影『超能陸戰隊』里的大白機器人。
這款機器人與 Amazon Echo 及 Google Home 等一類音箱產品類似,支持語音的方式進行交互。在機器人的頸部內設有四麥克風陣列,能定位聲音來源方位,并識別關鍵信息。在底盤后方則有兩個揚聲器,能保證機器人發出的聲音可以填滿整個房間。
遺憾的是,由于沒有加載像 Alexa 那樣聰明的語音助手,它與人類的交流并不能像 Echo 那樣自然。在識別人類的指令后,它會用簡單的聲音、燈光及富有表現力的眼睛來傳達信息,表明它接收到了信息。

除了語音功能,在機器人的一只眼睛后面,還藏有一個內置的高清攝像機。在用戶的操控下,這只攝像機能給指定的對象拍照或錄制視頻。機器人底部有三個輪子,可以支持機器人跟隨拍攝對象旋轉或移動。

在機器人的底部還有一系列傳感器,能即時感應周邊環境,防止機器人撞上家具或是跌下樓梯。本體有一個處理器來處理語音和圖像識別任務,并支持用戶通過 IFTTT 這樣的簡單工具進行編程,以擴展其功能集。
光會賣萌沒用,它還是一個家庭攝影師
Kuri 的定位是一個家庭伴侶,這就意味著其設計過程與智能音箱不同,而要更多考慮其娛樂性能 。Kuri 的運動方式由一個皮克斯動畫師主導設計,其頭部的轉動、每一次眨眼睛,甚至身體形狀和運動的每一個傾向都需要被仔細考慮。

為了消除一些可能會使用戶不安的運動、聲音等因素,這些設計不得不犧牲最佳的功能效果,最后表現出來是一個可愛、友好、平易近人的角色,并靠這些因素來獲取用戶的親近感。

盡管服務機器人的市場前景很被看好,但大部分人都不會僅僅因為一個機器人可愛,就愿意支付 799 美元去將它帶回家。它必須也得有一些能對日常生活有幫助的功能,這也是為什么當下賣得最好的服務機器人會是掃地機器人等一類實用型機器的原因。
Kuri 的最大亮點就是能成為家庭攝影師,擁有視覺能力的機器人能識別家庭成員與寵物,并在指定的空間與時間段里拍攝指定的對象。這些視頻能達到 1080P 高清效果,時長 5s,拍攝完后可以在手機應用里指出哪些是你喜歡的視頻,這可以幫助它了解哪些情境下拍攝的視頻才是你需要的。
另一個功能則是像智能音箱那樣提供音頻服務,例如音樂、廣播或是有聲書。
智能家居的未來機器人還是音箱?一個有意思的小爭論
當然,它的語言能力也讓一些人產生質疑,并出現了一些有趣的討論:

爭論的焦點就在于 :Kuri 的確是能移動能拍照,但它智力不足的對話能力也就能哄哄小孩子而已,卻產生不了什么實用的智能體驗。因此上圖中的 Jeff Behm 才會說它與 Echo 完全比不了。
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亞馬遜的戰略重點其實一直都不是 Echo,而是語音助手 Alexa。只是 Echo 是目前最成功也是最受大眾矚目的產品,但這并不能說明智能音箱會是語音交互最終的硬件形態。

即便亞馬遜本身也在不斷擴大 Alexa 的產品線,例如有攝像功能的 Echo Look,帶有屏幕的 Echo Show,而并不是局限于 Echo。
事實上亞馬遜此刻正在效仿安卓最初的做法:不僅已經開放了技能已超過 1.5 萬項的開發者平臺,還在不斷加強與智能家居及各種硬件大廠的合作(如 Sonos 、LG 、聯想、華為等)。
未來的智能家居要么是產品多元化,要么是一個產品能集成多種功能;如果是第二種,像 Kuri 一類的機器人則再適合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