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Mate 9 上集成的 Alexa,只是把家庭語音助手搬到手機上嗎?

對進軍移動端的 Alexa 來說,安卓的原生語音助手可能從來不是問題
連 Google 服務框架都沒有,還提什么 Google Assistant
繼華為之后,亞馬遜 Alexa 在移動端的下一個合作伙伴,是聯想旗下的摩托羅拉。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開幕首日,摩托羅拉與亞馬遜共同宣布,Alexa 將作為原生服務內嵌到摩托羅拉未來的多款手機中。
摩托羅拉全球產品副總裁 Dan Dery 在媒體活動中表示,今年摩托羅拉的智能手機將與 Alexa 深度整合,用戶可以直接對手機說出喚醒詞來激活 Alexa 語音助手服務,不需要點按任何按鍵,甚至不需要解鎖屏幕。這使得 Alexa 在移動端的體驗與 Echo 智能音箱更加接近。
同時,摩托羅拉還公布了一款供 Moto Z 使用的集成了 Alexa 服務的替換模塊。Moto Z 是摩托羅拉旗下的模塊化手機,其背部的功能模塊 Moto Mods 可根據需要進行替換,實現不同功能,如投影、功放、額外電量等。集成了 Alexa 的實際上是一款 Harmon Kardon 音箱模塊,加裝這一模塊之后的 Moto Z 可以立放在桌面上使用語音操控(如標題圖所示),這在場景定位上與 Echo 智能音箱顯得十分相似。

早在 CES 上華為宣布 Mate 9 將預置 Alexa 服務時,就有人認為 Alexa 在安卓上將占不到什么便宜,理由是原生安卓已經預置了 Google Assistant,Alexa 的處境尷尬,難以與占有地利的原生語音助手相競爭。
就在摩托羅拉與亞馬遜 Alexa 合作的消息公布前不久,Google 宣布開始向運行有 Google Play 服務的安卓 7.0 和 6.0 手機推送 Google Assistant,相比此前更像是語音控制指令的 Google Now,Google Assistant 更加智能更加個性化,是 Google 對標蘋果 Siri、微軟 Cortana 和亞馬遜 Alexa 人工智能助手服務。
但要說「Google Assistant 會在自己的地盤上碾壓 Alexa」,可能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我們談論的是安卓,不是 iOS。目前市面上很大一部分安卓手機的「深度定制系統」連 Google 服務框架都沒有,就更不用提 Google Assistant 了,智能語音助手像安卓手機上的任何功能一樣,手機廠商有著自己的選擇空間,Google 在這一點上并沒有多少影響力和制約力。就像華為在北美擁抱了 Alexa 之后,扭頭回到國內還不是照樣開發自己的語音助手。有傳聞稱,三星也將在三月份發布的 Galaxy S8 系列手機上使用自有的智能語音助手服務。
這意味著,即使用著「大家都一樣的」、「別人家的」系統,安卓手機廠商們也始終努力在系統和軟件上謀求獨立、個性和區分度。當語音顯示出從功能升級為入口的趨勢之后,后知后覺的手機廠商也急切希望在這一領域保留盡可能多的自主性,選擇安卓的原生語音助手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順理成章。而在這個自己的技術和生態還不成熟,而用戶已經被激發的當口,在手機行業人畜無害的亞馬遜是個不錯的合作對象,同時毋庸置疑的是,已經擁有 10000 項「技能」的 Alexa 確實坐擁當下最成熟的內容生態,同時有著不錯的用戶體驗。有消息稱,除了華為和摩托羅拉之外,LG 也對 Alexa 表現出了興趣,不過考慮到與 Google 的「親密」關系,相比其他手機廠商,LG 的顧慮可能要多些。
當然,亞馬遜也十分清楚 Alexa 在語音助手的移動端混戰中所處的位置,深圳灣此前的文章中提到,亞馬遜在手機端沒有也不能有獨占性和排他性,而這種「開放」以及生態依托也成為 Alexa 繼續進攻手機平臺主要武器。與手機品牌的合作并不意味著 Alexa 一勞永逸地拿下了這一品牌對應的用戶,但至少意味著 Alexa 將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享受這部分用戶帶來的紅利,而該用這拿先發優勢換來的窗口期做些什么,才是亞馬遜 Alexa 要嚴肅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