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7 對影視產業與工作者的影響:沖擊與機會并存

關于 iPhone 7,Apple 該感謝唱衰他們的部落客
部落客們做了 Apple 原本應該要自己做的事情:先把顧客的期待降低,等產品正式推出的時候才有更多驚喜。
編者按:本文由 Rocket Café 火箭科技評論授權深圳灣(公眾號 ID:shenzhenware)發布。
本文作者 Jean-Louis Gassée,法國巴黎人,曾于 1980 年代擔任 Apple 歐洲營運負責人、以及 Mac 電腦開發主管;之后創立 Be 公司,旗下產品 BeOS 曾傳出將為 Apple 所并購,并成為后來的 Mac OS X,但后來并未實現。之后亦曾任職于 PalmSource,目前為 Allegis Capital 投資公司合伙人。
在古羅馬時代,一些裝神弄鬼的算命師或預言家在街上擦身而過的時候,和對方都不會有眼神接觸;主要是因為很怕看到對方的樣子時,一不小心就會爆笑出來。
不知道那些專門唱衰 Apple 的部落客們,在讀彼此文章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一樣的感覺?
過去幾個月以來,一些科技部落客都宣稱當時還沒上市的 iPhone 7 會「很無聊」、「了無新意」、「必定仆街」。
除非接下來幾個月會發生什么了不起的大變化,否則 iPhone 7 在外觀上和使用感覺方面基本上都只會跟 6s 差不多。
──Steve Kovach:『iPhone 7 將會很無趣』,Tech Insider
降低期待,創造驚喜
對于這種已經變成慣例的評論,以筆者家鄉的法語來說(編按:本文作者是法國人),就是 Apple 欠這些部落客一個「fière chandelle」,用中文來說的話就是「贊嘆感恩」。
因為,這些原本是唱衰的言論,對 Apple 來說反而是有利的;因為,這些說法會降低外界對 iPhone 7 的期望。也就是說,部落客們做了 Apple 原本應該要自己做的事情:先把顧客的期待降低,等產品正式推出的時候才有更多驚喜。
現在 iPhone 7 已經上市,讓我們用這段話來回應一下前面引言的說法:
沒錯,確實發生了一些了不起的大變化,而且就在你的眼前發生;像是傳聞已久的雙鏡頭。而且正因為 Apple 先前沒有承諾太多,所以后來才有那么多的驚喜。
2007 年 1 月 ,Steve Jobs 在那場著名的開幕演講中發表了三個產品:音樂播放機、移動電話、以及網頁瀏覽裝置,但其實只有一部機器:iPhone。雖然當時沒有把拍照當做主要功能,但后來的發展告訴我們,對現在的手機而言,拍照功能的重要性并不亞于打電話本身。
拍照是現今手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1990 年代后期,數碼相機開始逐漸普及;而不到 10 年之后,傳統的底片相機已經成為瀕危物種:

· 資料來源:photographylife.com
隨著手機拍照功能的進步,連一般的靜態數碼相機(DSC)市場都開始往下掉:

· 資料來源:cipa.jp
同時,智能手機市場開始以爆炸性的速度成長:

· 資料來源:BI Intelligence
或者用科技圈常講的說法,就是智能手機吃掉了數碼相機的市場。根據 InfoTrends 估計,在 2015 年人們拍攝的 1 萬億張數碼照片中,有高達 75% 的比例是用智能手機拍的。而以最近手機拍照的飛躍發展而言,對于 2017 年預估的 80% 比例應該還算是低的。

· 資料來源:nytimes.com;本圖為一般消費者拍照數量的估計值,不包含專業攝影師作品。
接下來就是比較沒營養的說法了: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拍照設備之一,也就是 iPhone,「傳說中」會有很大的改進,例如第二個攝影鏡頭……;但許多部落客卻口徑一致,說這沒什么了不起,等到「傳說中」會有更多改進的 2017 年版 iPhone 8 再說。
然而,這些人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卻忽略了雙鏡頭顯而易見的絕大優點;對于許多類型的照片(例如拍攝臉部)而言,第二個「遠鏡頭」比起標準的廣角鏡頭,效果會好很多。

不同的心臟、不同的行銷手法
這些優點并不是很難理解、也不是經不起考驗;如果是一般心臟比較小顆的公司,只要找個公眾人物來放點消息,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 Apple 卻選擇讓「不利」的謠言繼續流傳,以便在產品正式上市時讓大家跌破眼鏡。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必太早被 Apple 往往已經用爛的「最美」、「最棒」、「地表最強」等形容詞疲勞轟炸;這些令人感動的贊譽,之后讓真正被感動到的用戶自己來寫就好。)
上星期五,我到店里去拿新買的 iPhone 7;我訂的不是容易刮傷的曜石黑,而是簡單的白色(或者說是銀色)。現場隊排得很長,但因為我有預訂、而且不需要開通門號,所以不用等太久。
我在店里晃晃觀察了一下,發現大多數人買的是雙鏡頭的 Plus 版。下午我又去看了一下,排隊的人還是很多,而且即使是有預訂的人,現在也得排隊了。
當然,個人的簡單觀察不能當做參考資料,所以看看就好;等到明年一月 ,Apple 發布包含年末圣誕節期間的銷售數字時,iPhone 7 表現如何就可以見分曉。同一時間 ,Apple 網站上顯示賣得最好的「曜石黑」版本得到 11 月才能出貨,其他顏色則是「2至 3 周內出貨」。
雖然 Apple 決定不再公開第一個周末的銷售數字,該公司在華爾街的股票仍在一周內上漲了 11 %:

在 Apple 的另一波利多出現之前,iPhone 7 這個題材就應該夠市場炒上一陣子了。
當然,iPhone 7 和上面的軟體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不過我會等過一段時間、業界也稍微沉淀一下,再決定要報告些什么。
關于耳機(孔)
不過還有件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大家對于「耳機孔沒有了」的看法。
從 iPhone 7 發表的幾個月前開始,市場上就有這樣的訊息:如果 Apple「膽敢」拿掉耳機孔,不僅是跟使用者作對、而且對產品和公司都很危險。而且也有人說了,線變少不一定比較好──不僅沒有比較好,而且還很糟糕。
即使我個人并不那么在意這件事,但可以了解 Apple 拿掉耳機孔的決定(以及過去其他類似的決定),必然會讓某些消費者不高興。我有一位朋友,在 iPhone 當初從較大的 30-pin 接頭改成比較小、而且兩面都可以使用的 Lightning 介面時,就相當不開心;他在從前 iPod 取消 FireWire 介面時,也同樣不開心。
附帶說明一下 :Lightening 介面上的小轉接頭,里面其實是一組單晶片系統(SoC),上面跑的是一些衍生自 XNU(蘋果的開源作業系統核心)的程式碼;所以有些改變并不只是外觀上變大變小的問題。
Apple 光是讓高級主管出來說「拿掉這個老式類比介面是個需要勇氣的決定」,并不會讓批評者感覺比較好;因為這些人的重點不在于勇氣與否,而是在于對「我們準備無線化了,大家聽話吧 」 這個經過簡化的概念有意見。
不過無論如何,沖突和爭議一直是某些部落客「商業模式」的基礎,無論如何他們都會有意見(幸好我個人不太需要商業模式)。不過從我自己的觀察看來,在 Apple Store 排隊的那些顧客似乎不太在意耳機孔的事情,而身邊的朋友們基本上只是好奇「為什么」、或是頂多心里有點嘀咕,但該買的人還是都去買了。
最后,雖然很多人對 AirPod 無線耳機也有所批評,不過最準確的意見應該還是來自第一批實際用戶;但在我看來 ,Apple 的高層們應該對這一點很有信心。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火箭科技評論」的專欄文章。火箭科技評論 Rocket Cafe 創始人 Fred 傅瑞德已在深圳灣社區網站開設專欄,如果您也希望開設專欄,請與小炫(微信 ID:warexx)聯系
就是為了評論看的,看看怎么樣啊?哈哈
發揮地方看電視劇和付借款收到返回到數據庫恢復數據庫恢復數據庫的發送到發送到發送的方式的方式是否是發生地方和會計師的劃分空間合肥科技示范戶是空間
發揮地方看電視劇和付借款收到返回到數據庫恢復數據庫恢復數據庫的發送到發送到發送的方式的方式是否是發生地方和會計師的劃分空間合肥科技示范戶是空間
粉紅色回復可接受的后付款時間段恢復數據庫返回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