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第一媒體人劉韌作品再次出版,19 年前的『知識英雄』里記錄了創客軍師程天縱

企業經營和以人為本,孰重孰輕?—— 以惠普工作制以及企業制度改革為例
1992 年1月,順利完成惠普公司為我量身打造的四年「Fast Track Development Program」,我拿到了 Santa Clara 大學的 MBA 學位,立即前往北京擔任中國惠普第三任總裁。我的前任,俞新昌博士在完成交接工作之后,調到位于香港的惠普亞洲區總部。當時擔任人事總監的美籍華人也決定與俞博士同進退,結束大陸外派任務返回美國。
我特別從美國惠普總部找了一位老美擔任我的人事總監。我期望他能幫我帶來惠普的價值觀和文化。因為我深信,在華人世界里,惠普「以人為本」的價值觀與文化能夠發揚光大,更加深入人心。
中國惠普:六天工作制向五天工作制改革的發端
當時的中國惠普是個合資企業,電子部下屬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的總裁歐陽忠謀先生兼任董事長。中國惠普的員工大部分是由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轉調過來的,因此所有薪資福利制度都比照國有企業,員工一個星期上六天班。
前任美籍華人的人事總監在交接工作結束返美之前,很誠懇地建議我,如果要快速的贏得員工的心,就開始實施五天工作制,也就是毎周上班五天,周六和周日休假。這在當時的北京眾多企業中必定是創舉,員工也必定拍手叫好。
我當時的第一個反應是,如果有這種好事,為什么我的前任不做?卻要我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撿便宜?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我仔細觀察和考慮,得出了結論:如果一切工作條件和環境不變,那么生產力和總產出一定和工作時間成正比。從每周上班六天減為五天,勢必喪失六分之一的生產力。

改革:提高生產力,平衡工作時間與總產出
做為中國惠普總裁的我,必須兼顧業務成長和惠普的價值觀。當時全球惠普機構除了中國惠普,都實行五天工作制,這也是造成中國惠普員工自認為在惠普是接受二等公民對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希望能夠實施五天工作制,但是不能以降低生產力為代價。
我認為只有在大力提高生產力的前提下才能實施五天工作制。那么,如何快速提高中國惠普的生產力呢?以下是我發現阻礙惠普生產力效率提升的一些原因:
當時員工所使用的 PC 和終端機都是非常老舊的型號,電腦系統也需要升級,許多新的管理工具和應用都無法上線。辦公室里的許多流程與方法都不合邏輯,例如,大部分的部門秘書都經常不在座位上,而是在各樓層之間送公文。
更麻煩的是,員工普遍沒有接受過惠普最寶貴的專業培訓,而且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教育下成長,缺少當責的心態和創新創業的精神。當時的中國惠普就是個國有企業,負責所有員工的食衣住行兼醫療保險。
于是我總結,生產力的提升必須來自三個方面,人、流程、工具。
人:培訓知識、技能,改變心態。
流程:講方法,做計劃,重執行。
工具:使用電腦、設備,自動化。
更重要的是,我必須把中國惠普國有企業的薪資福利制度和大鍋飯心態徹底改革成為一個現代化企業的體制。否則生產力無法提升。于是接下來的兩年,我和我的老美人資總監合作,進行了史無前例的中國國有企業的「體制改革」。
我們和聯想聯合,申請成為北京「房改政策」的首批試點。向中國建設銀行申請「住房貸款」,首先實施「醫療保險」,取消員工上下班的班車福利,改發現金,出差住宿定額補助改為實報實銷,等等。
改革并不是件一帆風順的事情
以上的體制改革現在說來輕松,在當時每一項都幾乎引起員工抗議和譴責,充滿了極大的風險。更困難的是要說服中方股東并且在董事會決議通過。每一項都是史無前例的體制改革。
當時中國惠普的平均工資是 500 人民幣,但是加上各種非現金福利和五險一金,實際人員薪資成本超過 2000 元。由于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在 700 左右,幾乎沒有人需要繳交個人所得稅。
將各種非現金福利取消轉以薪資發放,第一個問題就是要繳交所得稅。為了平息民怨,我們把所得稅再打入薪資。結果平均工資由 500 元提升到接近 1500 元,在當時的北京是非常驚人的高工資。我們的目標就是朝向單一薪俸改革。
根據 1994 年北京市個人所得稅統計,中國惠普個人所得稅總額占了北京市個人所得稅入總額的千分之二。中國惠普員工總數不到 500 人。從 1994 年開始,中國惠普順利實施五天工作制。
中國惠普的營業額,在我負責的 1992 到 1997 的 6 年間成長了10 倍。劉韌在1998 出版的「知識英雄——影響中關村的 50 個人」一書,也把我這段經歷收錄到了其中。
以上內容來源于程天縱先生發表在 Facebook 上的言論,由深圳灣整理發布。以下是部分 Facebook 網友評論以及 Terry 老師的回復摘選:
@婁一青:相當有價值的經驗分享,在腦力知識的能量蘊藏,又灌注了一把力。Many thanks. Much appreciate this sharing. Very much indeed!
@白 玉錚:我們在北京認識,一晃超過 25 年。實在說,我們的互動并不太多,但心中一直很佩服你。幾次有事請你幫忙,你都全力以赴。對你的印象是精英分子,為人熱情。直到最近,在 FB 上看到你許多的文章,才進一步的了解你,才知道程兄不僅僅是精英分子,不僅僅是樂于助人。而是真正的人才,真正的產業精英,也是年輕人新創公司的真正的導師。
@鄭怡銘:Vision + Insight + Courage + Faith + Intelligence + Honest = Achievement
敬佩之余更是值得學習!謝謝副總裁!
@蔡升富:要站在前瞻高處思考決策、并克服困難「為所當為」,非常了解這需要多少勇氣與毅力去解決當時環境與員工心態會帶來的困難。 您真是位令我欽佩的領導者,也謝謝您提供寶貴經驗讓我們共同學習與觀摩。
@程天縱(回復@蔡升富):謝謝你的支持和鼓勵!當時年輕,完全不覺得困難,似乎有無窮的精力與熱情。現在回想起來,處處是不確定的因素。或許真的是:江湖跑老,膽子跑小。現在回想起來,當時也是夠大膽的。
@蔡升富 因為現在換我們后生小輩要面對這些挑戰了。所以看您的文章特別有深深的感觸。也希望透過您的「前導」,能讓我更有準備去面對未來的「機會」。
值得學習!點贊!
值得學習,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