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一副「能聽會說」的 AI 耳機是如何煉成的?
以 AI 驅動硬件創新,常用常新,深耕垂直領域將會是一場持久戰!
自 2016 年蘋果發布第一款 TWS 耳機 AirPods 以來,全球 TWS 耳機銷量始終處在高速增長之中,2018 年到 2023 年間,復合年均增長率一度達到了 44%,年出貨量也突破了 3 億副。
但因為創新乏力,耳機圍繞著音質、降噪、連接、續航等硬件屬性展開的故事和很難再喚起市場的興奮,導致耳機近兩年的出貨量增長大幅下滑至個位數,市場進入維穩狀態。
直到大模型和 AI 硬件的興起,形勢出現轉變,AI 耳機的關注度迅速提升。
年初魅族聯合怒瞄推出的首款 AI 硬件,采用耳機形態與開源大模型的技術方案結合,旨在將手機的 AI 應用延伸至耳畔。

三星在 7 月的年度新品大會上推出了兩款耳機,融合了 Galaxy AI 并結合三星手機的系統支持,可以實現雙向語音通話的自動翻譯。
字節旗下豆包上月推出的 Ola Friend 耳機,接入豆包大模型并與豆包 app 深度結合,打造了英語陪練、旅行導游、情緒加油站、隨身百事通等 AI 陪伴功能,進一步地將 AI 耳機關注度推向新高。
如果說這些 AI 耳機收獲的是市場關注度,那么在這一品類已經深耕四年的訊飛 AI 會議耳機 iFLYBUDS 系列,收獲的則是用戶的認可與價值肯定。

據未來智能 CEO 馬嘯透露的數據,自 2022 年 5 月發布 iFLYBUDS Pro 一代開始至今,訊飛 AI 會議耳機的月活增長已近 10 倍,月使用次數增長超 6 倍,用戶留存率從 74.1% 穩步增長到 76%,同時,其復購用戶也在不斷增加,擁有 2 副及以上設備的用戶比例達到了 44.1%。
月活增長與用戶留存反映的是用戶粘性,銷量表現則印證了用戶對產品的積極接納與高度認可,據沙利文今年 8 月發布的研報數據,2023 年至 2024 年 6 月中國 AI 會議耳機銷量,iFLYBUDS 位居第一。
今年的雙十一戰報,則進一步地凸顯了 訊飛AI 會議耳機的市場競爭力:雙十一全周期,訊飛 AI 會議耳機銷售額同比增長 59%,始終穩居 AI 耳機品類第一。在此次「雙十一」收官 48 小時中,其不僅在 AI 耳機品類中保持領先,在天貓與抖音的入耳式藍牙耳機大類目銷售榜上也均位列第一,在京東入耳式藍牙耳機榜單中也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績。
這些數據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憑借著垂直領域的深耕,產品也可以在大類目市場中實現突破并站穩腳跟。
未來智能自 2020 年推出第一代 iFLYBUDS 耳機時,就已經確定了 AI 會議耳機這個垂直品類和細分場景,不需要覆蓋生活全場景的能力,只專注于辦公會議領域,因為在垂直細分場景,用戶使用的頻次越多,收集的數據越多,后續 AI 提供的服務內容也會更加精準,用戶體驗也會更好。
在這一定位基礎上,未來智能為 iFLYBUDS 系列產品打造了「錄音轉寫」、「實時翻譯」、「摘要總結」、「待辦事項」、「智能詢問」等 AI 功能,讓耳機專注于聽、記、總結和查詢,逐漸充當了「耳替」的角色。
但這只是第一步。近日,面向 iFLYBUDS Pro 2 的用戶,未來智能推送了兩項新功能:「語音嘴替」、「通話翻譯」,旨在挖掘新場景,進一步拓展了 AI 能力在耳畔的延伸。

語音嘴替:
它專為不便開口交談的遠程會議場景打造,當你深陷嘈雜或需保持安靜的場合時,或是需要保密、不便開口的狀態下,耳機可以「開口」代替你講話,充當你的「嘴替」。
第一次使用時,在 app 內跟讀錄制一段 10 秒左右內容,未來智能的學習模型即可捕捉和復刻你的聲音特征,實現高度個性化的聲音模擬,進而創建個人嘴替。系統還可以將你的語音轉譯為英語、日語、韓語三種語言,幫你同外國人順暢溝通。

通話翻譯:
此前,訊飛 AI 會議耳機的翻譯功能主要應用于面對面翻譯和同聲傳譯兩大場景。升級后,iFLYBUDS Pro 2 的增加了語音通話場景的雙向通話翻譯功能。
在 app 內開啟「通話翻譯」功能后,無論是在打電話還是線上語音通話過程中,兩只耳機會各自播報原聲與譯聲。而通話另一端用戶,不限耳機品類,都可以收聽到屬于他的母語譯聲,雙向翻譯,交流不再有障礙。

從此次兩項 AI 新功能的發布,不難看出未來智能對于 iFLYBUDS 系列 AI 會議耳機的發展路線規劃:
AI 能力持續補強,為用戶帶來真實有用的功能,黏住用戶,保持活躍度。
硬件持續推新,為用戶提供不同形式產品,更多元化的入口,帶來更多數據,反向提升 AI 能力。
硬件持續推新,AI 能力持續補強。未來智能的這一「雙引擎」增長戰略,進一步地拓展了耳機的能力邊界,讓我們看到了「耳畔智能助理」更多的可能。

如今,AI 耳機不僅僅是你聽和記的輔助工具,還可以從「耳替」跨越到「嘴替」,打破設備限制,代你說、輔助你翻譯。
未來,AI 耳機或許也將不再局限于問答、總結、提煉、搜索,它還能向更極致的「腦替」演進,真正想你所想、為你所不能為,深度融入到你的工作和生活。
主筆:周森
審校:小炫
編輯: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