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為不想談戀愛的年輕人,盤點幾款主打 AI 陪伴的應用軟件和硬件
在效率工具之外,AI 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對話模式,在陪伴用戶的同時,為用戶額外創造了情緒價值,并且這一價值正在被資本放大。
近日,谷歌以 25 億美金的價格,買下了 AI 陪伴聊天應用 Character.AI 包括兩位聯合創始人在內的約 30 位核心技術團隊。這則收購案在 AI 屆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不同于 ChatGPT,Character.AI 更側重虛擬人物性格的塑造,用以滿足人們在陪伴、情感上的訴求。它甚至允許創建聊天室,支持多用戶使用不同的虛擬角色聊天。

憑借這一獨特體驗,Character.AI 應用上線后迅速走紅,早期即吸引了數百萬用戶,當前在全球擁有超 2 億用戶,月活一度達到 1700 萬。
無獨有偶,谷歌的死對頭 Meta 也早已在這一領域重金布局。在去年 9 月的 Meta Connect 大會上,Meta 曾發布名人風格的 AI 聊天機器人,這個項目近期又有了新進展。有傳聞稱,Meta 正在為 AI 角色引入名人授權的聲音,進而應用到交互場景中。

相比于現實中的「朋友」或「伴侶」,AI 不僅隨時可聊,還能做到隨時回應。憑借著同理心、信任感、親密性等特性,更易熨帖年輕人焦躁、苦悶、孤獨的內心。再配合有趣的動漫、聲效、場景以及互動式玩法,還俘獲了一眾 ACG 粉。
借著市場的持續升溫,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幾款主打 AI 陪伴的應用項目,有軟件,也有硬件。一起看看在「打造年輕人的 AI 新朋友」方面,各家都是啥思路。
Koko AI:原網易云音樂副總裁王詩沐創業項目,一款主打 AI 情感陪伴的應用
由原網易云音樂首任產品經理、網易云音樂副總裁王詩沐創辦的 SEELE 全靈網絡,近期在國內市場推出了 AI 陪伴應用 Koko AI。
基于自研的 3D 多模態大模型 EVA-01,Koko AI 具有 AI 生成的 3D 模型、AI 驅動的動畫表演、AI 生成的語音聊天和 AI 驅動的聊天陪伴等玩法和特性。
在 Koko AI 應用內,用戶就能輕松的與喜歡的各種 AI 動漫角色聊天。

不僅支持文字對話,還可以用語音實時和 AI 角色交流。
同時,Koko AI 也能夠自由創建屬于自己的 AI 角色。
創作方式支持文字、圖片形象描述,以及支持性格、說話語氣等自定義項。
并且平臺內提供有 1000+ 3D AI 角色庫,涵蓋卡通、動漫,從角色扮演到寫實風格,以及各種類型的男女朋友形象,方便用戶使用。

有趣的是,自己創建的 AI 角色還可以隨著音樂唱歌、跳舞,通過設置不同的場景,帶來個性化的展示舞臺。
Talkie:由 MiniMax AI 打造的陪伴應用,已成功出海,攬獲 380 萬美國用戶
國內公司 MiniMax AI 對話機器人 Talkie,近期在美國成為熱度極高的應用軟件。

自今年開年以來,在美國軟件應用市場攬獲 380 萬次的下載量,成為僅次于 ChatGPT、Copilot、Question.ai 的 AI 應用。
并且還在英國、菲律賓、加拿大等地也有著頗多的用戶數。
和作業幫的出海應用 Question.ai 一樣,Talkie 也基于 OpenAI 的大模型構建。
作為一款 AI 陪伴類應用,用戶可以在 Talkie 中與各種 AI 角色對話,甚至包括馬斯克、特朗普、詹姆斯等名人的 AI 版本。
比如用戶可與「喜歡身穿黑色緊身牛仔褲」,同時略微戀愛腦的 AI 角色「Alyssa」,浪漫聊天、互生情愫,談一場虛擬戀愛。
也能與特朗普的 AI 角色對話,了解未來世界政治格局走向。

在 Talkie 應用上,用戶可以創建自己的虛擬角色,自由定制角色外觀、人生經歷、聲音等。Talkie 更鼓勵用戶,讓你的瘋狂想象力成真。
它可以是你想象中的朋友、老師,或者某個興趣方向的拍檔,當然你也可以隨時與它互動交談。
同時,Talkie 還引入了卡牌玩法,當用戶解鎖一定成就后,可以抽取由 AI 生成的其它角色。

MiniMax 曾與百川智能、智普 AI、月之暗面,并稱為中國「大模型四小龍」。
此前在國內應用市場也曾上線過同類應用,但因相關原因被下架,而后在國內發布了星野。
Friend:由 21 歲哈佛輟學生打造的 AI 吊墜,他也是個 Character AI 迷
Friend(朋友)是由 21 歲的哈佛輟學生 Avi Shiffman 打造的一款陪伴型 AI 硬件。
外觀和穿戴方式上,「朋友」與之前發布的另一款 AI 硬件 Limitless Pendant 略微相似。
整體造型為一枚小圓餅,可以卡在彩色的特制外殼內,并作為吊墜佩掛在脖子上。

為何設計成吊墜?Avi Shiffman 細心地說道:
這樣能增強與用戶的親密感,讓「朋友」始終在你左右。
機身中心部位可按壓,并會發出彩色的光,功能上則是用于開啟語音交互。

機身內置的麥克風,可進行全天候語音拾取,并通過藍牙將數據傳輸至手機端應用。同時,搭載有 Claude 3.5 大型語言模型。
雖然外觀與基礎功能都與 Limitless Pendant 這類工具型 AI 硬件相似,但「朋友」如其名,更專注于作為用戶的「朋友」,主打與用戶的共情與陪伴。

Avi Shiffman 曾直言不諱地說道:
我認為大語言模型唯一成功用例是像 Replika 或 Character.AI 這類能與人類情感共鳴的應用。
而 AI 硬件的出現,能夠將情感聯系處理得更好,我真的會把「朋友」看成是一個情感玩具。
難怪,原來 Avi Shiffman 也是個 Character.AI 小迷弟。

從 Avi Shiffman 對「朋友」的功能定位來看,「朋友」應該像是你生活中的一位密友,能夠在你開心、激動、難過、孤單時,陪伴你左右,給你持續提供情緒價值。
同時,「朋友」 還能夠基于對用戶日常語料、喜好的信息收集,主動與用戶互動。

比如,當你計劃要去參加一個面試時,「朋友」就會在你出發前主動對你問候:
放輕松啦!祝你面試成功!
經過更多數據授權后,「朋友」也能更實時地陪伴你左右。
當你在手機上看完一部電影時,「朋友」會以與你相同的視角,給出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這部劇看上去還不錯嘛~
有意思的是,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式互動,「朋友」都不會用語音,而在應用內以聊天短信的方式回應你,仿佛你的微信好友一般。

出于對隱私的考量,「朋友」硬件本身不會存儲任何音頻資料,而主要存儲在本地手機應用端。信息的傳輸也是端到端加密處理的,并且可以在應用內一鍵刪除本地數據。
「朋友」 正常使用時長為 15 小時,差不多可以完成一整天的錄制佩戴。
定價方面,「朋友」 也相對親民,售價 99 美元,也無其它額外訂閱費用。
灣里小結
上周,我們介紹了一款主打兒童情緒陪伴的 AI 硬件 BubblePal,它巧妙了利用了孩子現有的毛絨玩具作為 IP 載體,再借助 AIGC 技術讓這些角色能夠陪兒童聊天、回答兒童的各種提問、通過提問的方式啟發兒童探索新事物。
> 延伸閱讀:開箱 BubblePal,它如何用 AIGC 復活孩子的毛絨玩具
BubblePal 的兩位創始人在與深圳灣談到 AI 應用的選型定位時曾指出,兒童是非常適合 AI 應用的群體。
而當我們將視線轉移至年輕人,就不難發現,AI 可能比成年人擁有更多的同理心、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并更容易獲得信任。
在效率工具之外,AI 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對話模式,在陪伴用戶的同時,為用戶額外創造了情緒價值,并且這一價值正在被資本放大。
對此你怎么看?
主筆:達達
審校:小炫
編輯: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