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小扎用生成式 AI 為智能眼鏡帶來了新玩法,下一站 AR 比庫克來的快
未來四年,三款 AR 眼鏡,銷量數千萬
憑借第二代智能眼鏡 Ray-Ban Meta 上市后的銷量和口碑表現,Meta 已經在笨重的 VR 和 MR 頭盔之外開辟了新天地。
它是時尚的、輕便的,和普通太陽鏡差不多,完全滿足全天候佩戴。
它內置麥克風、揚聲器、攝像頭,盡管沒有顯示屏,但它仍然是一個有用的設備:不僅能聽音樂、打電話,還能視頻錄制、視頻直播、拍照、發短信,這些社交功能都是可圈可點的。
近日 Ray-Ban Meta 官宣了幾項更新,讓我們眼前一亮:
01. 多模態 AI
Meta 近日推出了新的 Llama 3 AI 模型,并將 Meta AI 集成到核心應用程序中。現在,Ray-Ban Meta 上的 Meta AI 體驗正在升級為多模態 AI。
多模態意味著可以通過不同的模式與 Meta AI 進行交互。

△ 圖源:TheAIGRID / YouTube
我們知道,Ray-Ban Meta 眼鏡最初配備了語音控制,這是一種模式;多模態能力升級后,添加了攝像頭作為另一種模式。現在,這款眼鏡可以通過語音與人和 AI 交互,通過攝像頭與物和 AI 交互。
去年年底,Ray-Ban Meta 發布了 Meta AI 的測試版,特別強調了一項名為「地標識別 / landmark identify」的功能,借助眼鏡上的攝像頭,識別所處位置建筑物和街景,并通過語音播報(眼鏡)或文字說明(手機)向用戶提供該地標的詳細描述。

△ 佩戴 Ray-Ban Meta 體驗「地標識別」功能,圖源:Jasmine Uniza / YouTube
現在,通過強化的人工智能 Meta AI with Vision,使用眼鏡上的攝像頭識別文本、物品、物種,語音詢問和獲取相關信息。
從開篇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Meta AI 能夠識別杯子里的勺子數量,能夠辨別蝴蝶的品種,能夠識別菜單上的文本并完成翻譯。



值得關注的是,Meta 已向美國和加拿大用戶開放了多模態 AI 功能。
此前購買 Ray-Ban Meta 的用戶,固件升級后即可使用智能眼鏡體驗識別文本、識別街景、識別物體、識別動物,并通過語音對話查詢相關信息和翻譯了。
02. Hey Meta + Apple Music
使用智能眼鏡聆聽音樂,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操作上需要手動打開 iPhone 端的音樂程序聆聽 Apple Music 歌曲。
現在,直接用智能眼鏡實現對 Apple Music 的免提音樂控制和播放。

更新 Meta View 應用程序后,就可以將自己的 Apple Music 帳戶直接綁定到 Meta 程序和眼鏡上。Meta 使用的是 Apple Music 官方 API 授權完成的登錄,支持播放/暫停/跳過歌曲,調高/調低音量,播放專輯、藝術家、播放列表或電臺。
眼鏡連接的 Meta View,所以語音喚醒詞是「Hey Meta」而不是 Siri。語音點播之外,右鏡腿上的觸控板同時支持觸控點播。
聽歌時,還有一個新的語音命令,讓眼鏡告訴你正在播放的歌曲的名稱。這與 Meta AI 支持的問答功能,在邏輯上是一致的。

△ 使用 Ray-Ban Meta 點播 Apple Music 的界面,圖源:OtherwiseArt5810 / Reddit
而打通 Apple Music 則意味著 Ray-Ban Meta 作為一款 AI 終端,它的生態能力正在增強。這與使用 Rabbit R1 或 Ai Pin 打車、訂餐的邏輯是一致的。
03. 視頻通話功能
扎克伯格通過 Instagram 的帖子展示了與時尚博主 Eva Chen 使用新款 Ray-Ban Meta 的視頻通話。

△ 圖源:zuck / Instagram
此前,Ray-Ban Meta 支持視頻直播、視頻錄制、拍照。此次更新添加了 WhatsApp 和 Messenger 的視頻通話。
04. 新鏡框、新款式
除了以上更新之外,Meta 此次還為眼鏡帶來了適合各種臉型的新鏡框、新款式。

包括專為邁阿密奧運會打造的 Ray-Ban Meta for Scuderia 限量版。
下一站:Meta 的 AR 眼鏡
盡管有豐富的、易于上手的功能,但 Ray-Ban Meta 沒有顯示界面,只能被定義為是一款音視頻眼鏡。而要締造新的 iPhone 時刻,扎克伯格認為,非 AR 眼鏡莫屬。
近兩年流傳的關于 Meta AR 眼鏡的較為可靠的信息(參考 2022 年 The Verge 的報道):
Meta 計劃于 2024 年、2026 年和 2028 年發布三款 AR 眼鏡。
Meta 內部有兩個 AR 眼鏡的項目,代號分別是:Nazare、Hypernova,前者獨立于手機,后者則依賴于手機。
這兩個項目和 Ray-Ban Meta 的未來版本,預計 2030 年 Meta 將銷售數千萬副智能眼鏡。
而在產品層面,扎克伯格和幾位高管為我們描述了未來 Meta 在 AR 眼鏡的四個關鍵屬性方面的設計細節——顯示界面、空間交互、AI、系統和生態。
01. 顯示界面
顯示界面對于 AR 眼鏡不可或缺。
扎克伯格近日在 Roberto Nickson 的訪談節目中談到:Meta 未來的 AR 眼鏡將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小屏幕,一個則是大屏幕。
小屏幕的 AR 眼鏡可以用于顯示通知、短消息,在與 AI 對話的時候,它可以把簡單的答案顯示在眼前,而不用語音朗讀出來。

△ Meta Project Aria AR 原型機
大屏幕的 AR 眼鏡則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在視頻通話時真的會有全息投影,更貼近元宇宙(或者說 MR 設備現在的樣子),但是它仍然是一副太陽鏡,保持著體態的輕盈。

△ Meta 在 2021 年的概念展示:佩戴 AR 眼鏡下棋,眼前出現的全息畫面。
結合 The Verge 的報道,我們不難猜到,大屏幕的 AR 眼鏡與 Nazare 的定位相符合(獨立于手機),而小屏幕的 AR 眼鏡則與 Hypernova 的定位相符合(依賴于手機)。
扎克伯格對于 Nazare 更感興趣,認為它將是未來最接近于 Javis、接近于 iPhone 時刻的設備。
02. 空間交互
Meta 首席技術官 Andrew Bosworth 在月初 Reality Labs 十周年回顧后的采訪中提到:神經接口、空中打字、滑動和觸摸、眼球追蹤、手指點擊融合等,這些都在實驗室的研究中。

△ Meta 在 2021 年的概念展示:使用 EMG 腕帶讓人們在沒有物理鍵盤的情況下打字
03. AI
Meta 的 AR 眼鏡硬件主管 Caitlin Kalinowski 也在近日在采訪中為我們透露了更多信息,她是 Oculus Rift 時代的老員工。
她透露,對比當前 AR 眼鏡,Nazare 的提升不只是在光學方面,Meta 近些年在 AI 賽道取得的成果也將應用到這款新的眼鏡上。
言外之意,Nazare 將成為 Meta AI 的硬件載體,并擁有比前面展示的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更強大的 AI 功能。
舉例來說,借助眼鏡上的攝像頭和更多傳感器,AI 能夠看到你正在玩滑板,理解你的意愿,然后提供不同的上下文方式來輔助輸入,在你完成一個動作后,自動幫你完成視頻錄制。

04. 系統和開放生態
Meta 放棄了開發自己系統的計劃,將在 AR 眼鏡的操作系統中使用 Android 操作系統的衍生產品。
此外,Meta 剛剛宣布了向第三方設備制造商開放 Horizon OS 操作系統,華碩、聯想和微軟 Xbox 將成為第一批為該系統開發新款頭顯的合作伙伴。盡管這是 Meta 在 VR 產品線的策略,但開放生態系統的態度無疑對于 AR 眼鏡有著參照意義。

灣里小結
與時下大熱的 AI 硬件 Rabbit R1 和 Ai Pin 相比,新款 Ray-Ban Meta 的可穿戴性毋庸置疑,更適合 7x24 小時佩戴,并且擁有更多「實用」功能。
如今,通過 Meta AI 的升級,Ray-Ban Meta 充當了 AI 載體,不僅可以識文、識物,還可以語音對話。

△ 圖源:Yuka Ohishi / YouTube
就新的 AI 能力,雖然目前還沒有素人的最新評測流出,Meta 也沒有就 Ray-Ban Meta 的端側 AI 與應用生態的發展做進一步的說明,但結合 Meta 的兩個內部 AR 眼鏡計劃,大的方向已經很清晰了:
沒有屏幕的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沒有虛擬只有現實、更注重與現實生活的交流;
小屏幕的 Hypernova 是智能手機的延伸,它的界面是文本的、符號化的;
大屏幕的 Nazare 則是 Meta 最想要的元宇宙界面,它是虛擬與現實通過 VST 而不是 OST 疊加的。
三個方向的產品都伴隨著 Meta AI 模型的進化而更智能,朝著 AI 智能體的方向進化。
我們離 iPhone 時刻更近了。
主筆:周森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