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不像手機的 AI 硬件,誰來操刀設計
是蘋果設計偶像 Jony Ive,還是同樣前蘋果設計師的 Humane,或是特立獨行的 Teenage Engineering?
據 The Information 前幾日的一篇報道,
前蘋果設計總監 Jony Ive 和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 正在合作開發新的 AI 硬件,并且已經開始與多家風險投資公司討論融資事宜,據悉,募資金額高達 10 億美元。
兩位大咖合作的新的 AI 硬件其實早有端倪。
透過彭博社去年 12 月的一篇報道,負責 iPhone、Apple Watch、AirPods 設計的高管 Tan 在今年 2 月份離開蘋果并加入 Jony Ive 創建的設計公司 LoveFrom。
目前總共有 20 多名蘋果前員工加入了這家設計公司。而 Tan 的加入則是為了開發一款「專門為家庭環境量身定制」的 AI 硬件項目,Altman 將為 LoveFrom 提供軟件支持。
Tan 將與 Ive 和 Altman 聯手,用蘋果產品在前沿美學方面的精湛技藝,助力完成這款新 AI 設備的物理實現。

△ 網友惡搞,從左到右:Cook、Ive、Tan、Altman | 圖源:OhMyGeek
該項目正處于早期階段,但有關新的 AI 硬件項目的談判,從去年 9 月就開始了。
據 The Information 去年 9 月的報道稱,參與項目會談的還有軟銀 CEO 孫正義,他也被稱為該項目的投資者。而軟銀是 Arm 的大股東,外界猜測,它的參與將可能進一步擴大 Ive 和 Altman 新創公司的業務范圍和能力。
雖然具體協議尚未敲定,但行業專家預測,重大公告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 圖源:AP
不像手機的 AI 硬件
看起來不像手機的 AI 硬件,近兩年在初創公司中十分流行。知名度最高的,則是由前蘋果設計師創建的 Humane 操刀設計的 AI Pin(這個項目 Altman 也是主要投資人),
△ Humane Ai Pin 真機體驗,整體還不錯,但也暴露了些小問題,圖源:CNET
以及由前百度渡鴉創始人呂騁掌舵、Teenage Engineering 設計的 Rabbit R1。

△ CES 2024 最閃耀的新星 Rabbit R1,199 美元先于 AI Pin 上市,圖源:The Verge
伴隨著人們對于生成式 AI 的需求不斷攀升,設計師們開始思考手機之外的全新的硬件形態,它能夠以自然而直觀的方式讓人們更容易地觸達 AI。
相比之下,傳統智能終端的做法則是借用現有的硬件形態,通過按鈕或 APP 增加快捷入口。
比如,新款三星等筆記本品牌在鍵盤上增加了 Copilot AI 助手的快捷鍵,由此能看出 AI 對傳統筆電的改造;

△ 圖源:微軟
以及 OPPO 和一加今年力推的 AI 手機,均優化了小布助手的觸達界面。

△ 圖源:小布助手 / 微博
新型 AI 硬件的設計師們堅信,他們將用革命性的交互設計,實現如同初代 iPhone 觸摸屏一樣的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Altman 是無屏幕人性化人工智能的倡導者,這與 Mark Zuckerberg 所力推的 Meta 元宇宙世界路線很不同。因此業界推測,他和 Ive 一起將「無屏」這一原則融入到新硬件的設計中。再加上兩個人頭頂的無數光環,他們的合作伙伴關系將有望開創智能硬件的新時代。

△ 從左向右:Josh Kushner / Sam Altman / Jony Ive / Laurene Powell Jobs,圖源:Shane Burke | Getty
不像手機的 AI 硬件,你更期待誰的設計?
前文我們提到了三個人/團隊:
是蘋果設計偶像 Jony Ive,還是呂騁和 Nothing 的御用設計公司 Teenage Engineering,再或是 Humane 公司的前蘋果設計師夫婦?
我們不妨瀏覽一下他們各自的作品,之后再做評論。
Jony Ive

△ Jony Ive,圖源:Shutterstock.com
Jony Ive 是最有名的蘋果設計師,喬布斯將他視為「蘋果的精神伙伴」。1992 年 9 月加入蘋果公司,在喬布斯回歸后,先后晉升為工業設計高級副總裁、首席設計官,任職 27 年,直至 2019 年 6 月離開蘋果。
他在 iMac、Power Mac G4 Cube、iPod、iPhone、iPad、MacBook、以及 iOS 的用戶界面設計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還負責了 Apple Park 和 Apple Stores 的建筑項目設計。
2017 年 5 月,Jony Ive 受邀加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擔任學院院長,任期五年。他曾被評為英國文化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2019 年 6 月離開蘋果公司后,Jony Ive 與工業設計師 Marc Newson 一起創辦自己的設計公司 LoveFrom,與包括蘋果、法拉利和 Airbnb 等多個品牌合作。
據說 Ive 受到包豪斯/烏爾姆設計風格的影響,這一遵從「形式服從功能」、「少即是多」等信條的設計風格,曾在上世紀 80 年代被奧迪采用,這也影響了 Ive 的設計。
回顧 Jony Ive 最偉大的 10 個作品:

Teenage Engineering
Teenage Engineering 由 Jesper Kouthoofd、Jens Rudberg 和 David Eriksson 于 2005 年創立,三人此前曾領導電腦游戲公司 Netbabyworld,后來 David M?llerstedt 加入,他曾是 EA DICE 音頻部門的負責人。


△ Teenage Engineering 位于斯德哥爾摩的車庫辦公室,大門沒有 logo。圖源:FastCompany
早期作品以合成器、揚聲器和麥克風等音頻產品為主,因簡約的設計、對原作的忠實再現、以及音質而在音樂制作者群體里享有盛譽。

△ Teenage Engineering 設計團隊,他們面前的是讓他們最著名的兩款作品:OP-1 和 OD-11 | 圖源:官網
2017 年與百度渡鴉合作設計的智能音箱 Raven H 智能音箱,以及后續未發布的帶顯示器的 Raven R、和家庭機器人 Raven Q;2018 年與宜家合作推出新的音頻產品線 Frekvens;以及 2019 年與 Panic 合作推出的視頻游戲掌機 Playdate。
這三個品牌的產品系列,都有一脈相承的模塊化設計風格。
近年來,Teenage Engineering 最受國人關注的作品則來自兩個與中國有關的品牌:
由原一加聯合創始人裴宇創辦的 Nothing 和由原百度渡鴉創始人呂騁創立的 Rabbit,均選擇了與 Teenage Engineering 合作設計。
最受歡迎的 Teenage Engineering 作品集錦:

△ 左上:CM-15 麥克風,右上:OP-1 音樂合成器,左下:OD-11 音箱,右下:TP-7 錄音機


△ 從上到下:Playdate 游戲機,Ikea Frekvens 音箱,Rabbit R1(CNET)

△ 左上:Nothing Ear(1),左下:Nothing Ear(2),右:Nothing Ear(stick)



△ 上:Raven H,左下:Raven R,右下:Raven Q,下:Raven 產品設計過程中的 3D 打印原型
Humane
Humane 由前蘋果設計師 Imran Chaudhri 和 Bethany Bongiorno 夫婦于 2018 年創立。

△ Humane 創始人:Imran Chaudhri & Bethany Bongiorno
自 1995 年開始在蘋果公司擔任實習生后,Chaudhri 在蘋果公司工作超過 20 年,擔任設計總監等職務。
他和設計師同事更新了 macOS 的外觀,并致力于創建一個新的基于觸摸的界面,用手勢取代按鈕。Chaudhri 還是多項蘋果專利的發明者,其中包括觸摸屏。
而在 iPhone 設計團隊中,Chaudhri 創建了方形應用程序圖標網格來組織 iPhone 的功能,通常稱為主屏幕,并具有重新排列功能。
Chaudhri 原定于 2017 年離開蘋果,但在他發出離職電子郵件后一個月,他被蘋果公司解雇。他的妻子 Bethany Bongiorno 是在開發 iPad 時認識的。
自創立至 2023 年 11 月,Humane 一共籌集了 2.3 億美元,微軟和 OpenAI 的 Sam Altman 都是它的投資人。

△ 融資后的集體亮相
Humane 最著名的智能穿戴產品 AI Pin 于 2023 年 5 月的 TED 演講中亮相,9 月份亮相巴黎時裝周,11 月 正式發布,計劃 2024 年初發貨卻一再跳票,直到 2024 年 2 月的 MWC 大展上真機才開放體驗,預計發貨要到 4、5 月份。

> 延伸閱讀:Humane Ai Pin 真機體驗,整體還不錯,但也暴露了些小問題 | MWC 2024 (圖源:福布斯)
最后需要提示的是,由 Humane 設計的 AI Pin 和由 Teenage Engineering 設計的 TP-7 均獲得了《時代》雜志 2023 年最佳發明的榮譽。

互動
三個設計團隊,你喜歡誰的設計?不像手機的 AI 硬件,你更期待誰的設計?歡迎留言互動!
主筆:周森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