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蘋果押注生成式 AI,Siri 將成為 iPhone 16 最大看點
蘋果停止造車,生成式 AI 年內發布,最大看點:自研大模型、新 Siri、M14 和 A18 更強大的神經引擎!
上周,蘋果公司內部宣布已正式取消生產電動汽車的計劃之后,Apple Car 團隊 2000 多名員工將部分轉入蘋果人工智能團隊。
在這個成敗關鍵點,庫克面臨著來自股東的巨大壓力。今年的 2 月財報會上,庫克在彭博社的「逼問」下發聲:
蘋果在生成式 AI 領域存在著巨大的機會。
庫克透露蘋果正在為生成式 AI 等「塑造未來的技術」做準備,「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并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
隨后 2 月 29 日,庫克在股東大會表示:
蘋果今年將在生成式 AI 領域「開辟新天地」,這將為用戶帶來變革性的機遇。
在 iPhone 15 系列遭受了銷售下滑后,iPhone 終于準備上車人工智能,iOS 18 將包含眾多新的人工智能功能,而即將推出的 iPhone 16 Pro Max 和 iPhone 16 Pro 可能會增加一些與其他 AI 手機不同的獨家技能。
縱觀業界各種猜測,以及庫克和前蘋果團隊的幾次發言,蘋果已為生成式 AI 做足了準備。
每天花費數百萬美元的 AI 團隊,超 2000 億參數訓練、堪比 ChatGPT 的蘋果自己的大語言模型 Ajax LLM,全新的 iOS 18 和全新的 Siri,還有蘋果芯片 M14 和 A18 更強大的神經引擎!
本文對蘋果生成式 AI 的進度做了全方位的梳理。
AI 團隊:多個團隊開發多種人工智能模型
過去的很多年里,蘋果曾進行了一系列收購、招聘、軟硬件更新,將 AI 引入 iPhone。
數據顯示,自 2017 年起,蘋果即收購了 21 家 AI 領域初創公司。

△ 2017~2023 年 9 月期間 AI 公司收購情況,圖源:qz.com
此外,在蘋果 AI 招聘信息中,其中一半的職位都包含「深度學習」,包括支持生成式 AI 的算法。
據 The Information 的報道稱,蘋果每天在人工智能上投資數百萬美元,多個團隊開發多種人工智能模型。
蘋果負責開發「基礎模型」的團隊,由 John Giannandrea 掌舵,直接向庫克匯報。他于 2018 年從 Google 跳槽到蘋果,受聘幫助改進 Siri,此后工作不斷加快。

△ 圖源:彭博社
蘋果的其他團隊也在研究人工智能,其中至少有兩個團隊分別負責圖像生成模型、多模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發工作。
蘋果汽車和 Vision Pro 團隊也有部分人員被調派到 AI 團隊。
LLM:Apple GPT 能力超 GPT-3.5
據彭博社和 The Information 的報道稱,蘋果一直在測試可以與 ChatGPT 競爭的、內部工程師稱為「Apple GPT」的聊天機器人,它由 Ajax 框架支持。
它已經接受了「超過 2000 億個參數」的訓練,并且比 OpenAI 的 GPT-3.5 更強大。

△ 圖源:SearchEngine Journal
蘋果的 LLM 將通過 Apple GPT 被用于多種目的。這方面各方消息的猜測很多,我們匯總了幾個典型的方向:
與使用 Apple Care 的客戶進行互動,也就是客服機器人;
讓 Siri 能更輕松地自動執行多步驟任務,包括第三方的服務;
進一步地增強對話能力,能夠回答有關用于訓練它的數據的問題;
它將適用于整個蘋果硬件系列,優化蘋果多設備協同工作的方式。
這些目前還僅限于內部使用,未來體現在消費端,則是擁有「更多個性化和自然對話功能」的、并能跨設備使用的全新 Siri。

△ 圖源:Omid Armin / Unsplash
目前,蘋果每年在人工智能上花費約 10 億美元,隨著訓練模型的需求持續加大,預計 2024 年,蘋果在服務器上的花費就將超過 40 億美元。
系統:iOS 18 將迎來史上最大更新,Siri 將成為 iPhone 16 最大看點
彭博社去年 11 月的一篇社論曾對蘋果當下的窘境和下一步的策略做了分析,指出:鑒于 iPhone 16 在硬件上不會有任何重大改進,因此,蘋果也只有依靠軟件來為新機增加銷售賣點。
蘋果的新一代操作系統 iOS 18 和明年推出的 iPadOS 18、macOS 15、watchOS 11 等其他操作系統,都將比以往的版本更加重要,因為蘋果將在明年發布的 iPhone 16 中引入生成式 AI 技術。
今年 1 月份,彭博社再次強調,iOS 18 有潛力成為 iPhone 歷史上「最大」的軟件更新。
新系統將采用生成式 AI 技術,具體將體現在 Siri 的改進、消息應用程序處理問題和自動完成句子的方式。

△ 圖源:Fluix
蘋果還為 iOS 上的其他應用程序探索了生成 AI 的新功能,例如:
在 Apple Music 中自動生成播放列表;
在 Keynote 中自動生成演示幻燈片;
在 Pages 中自動生成文檔。

△ 圖源:nextpit
The Information 進一步補充了一些 LLM 的應用功能,包括:
與 Shortcuts 快捷方式深入集成,讓 Siri 自動執行復雜的任務;
與 Spotlight 搜索工具深入集成,提高每個功能準確回答更復雜問題的能力。

還有更多的應用程序,都將在 iOS 18 中獲得生成式 AI 能力的支持。

眾望所歸,Siri 將成為可以在多個設備上使用的殺手級 AI 應用。
硬件:M4、A18 將增加 AI 運算核心數及效能,麥克風將提高信噪比
iPhone 16 最大的硬件升級看點在于處理器平臺,目標是為運行 AI 提供更大的動力。
去年幾年,蘋果的多款芯片平臺都體現了對于運行 AI 的支持。包括 2023 年版 MacBook Pro 上的 M3 Max、iPhone 15 Pro/Pro Max 中的 A17 Pro、以及允許 Siri 在不聯網訪問 Apple Watch 數據的 S9 芯片。
其中,M3 系列是全球首批使用 3nm 制程的個人電腦芯片,M3 Max 晶體管數量達 920 億個。40 核 GPU 比 M1 Max 速度最快達 50%;16 核 CPU 搭載 12 個性能核心和 4 個能效核心,速度比 M1 Max 提升 80%。
A17 Pro 也是首批使用 3nm 制程的芯片,擁有 190 億顆晶體管。6 核 CPU,6 核 GPU,16 核心神經網絡引擎,總體性能還是相當可觀的。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蘋果看準 AI 大趨勢,今年不僅將大幅強化 M3、A17 處理器 AI 算力,新一代 M4、A18 處理器亦會明顯增加 AI 運算核心數及效能,所有產品線 AI 應用搭載率將大提升。
業界透露,蘋果今年對臺積電 3nm 處理器強化版制程投片量可望比去年大增逾五成,用于制造蘋果的 A 系列和 M 系列芯片,為變革做好準備。

△ 圖源:經濟日報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有分析師稱,iPhone 16 的硬件升級還包括麥克風,提高信噪比、提高防水性能,更好的服務 AI。
難點:端側 AI 和本地化
手機芯片的設計和架構越來越適合 AI 的發展,以滿足 AI 對于感知和異構推理計算的需求。
與專門提供 LLM 服務的廠商路線不同,手機廠商更加注重端側的能力,其實現難度更大。而鑒于對用戶隱私的保護,蘋果對于無需服務器、本地運行請求的邊緣測 LLM 的需求更大。

△ 圖源:Business Insider
蘋果對于自身軟件、硬件的高要求,都將限制生成式 AI 落地的速度,讓蘋果的 AI 遠遠落后于同行。
同時,考慮到 Siri 的構建方式,蘋果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更新數據庫,以支持新的生成式 AI 功能。
前 ?Siri? 工程師 John Burkey 在接受《金融時報》的采訪時稱,Siri? 的繁瑣設計意味著添加新短語需要重建 ?Siri? 數據庫,每次可能需要長達六周的時間,而搜索工具等更復雜的功能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 圖源:9to5mac
行文至此,在引用了大量外媒的消息后,深圳灣有了進一步的思考。考慮到本地化的需求,由生成式 AI 賦能的 Siri 是否能順利進入中國,或者做好本地化,這方面是有前車之鑒的。
首先,中文 Siri 并不好用。(參考:在搶紅包、迎財神的新年季,蘋果的「飛花令」語音游戲真的好玩嗎?)
其次,三星 AI 手機的很多 AI 功能在國行版的 Galaxy 21 上的體驗并不好。
灣里小結
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從現在到 2027 年,配備生成式 AI 的智能手機將有近 10 億部的出貨量。

而在中國市場,IDC 預計 2024 年中國市場新一代 AI 手機出貨量為 3700 萬臺,2027 年將達到 1.5 億臺且新一代 AI 手機所占市場份額超過 50%。
毋庸置疑,蘋果推出生成式 AI 功能的 iPhone 勢在必行。今年 6 月和 9 月將是兩個重要時刻,6 月的 iOS 18 和 Siri,9 月的 M4 和 A18。
而我們更加期待看到的,不僅是蘋果為我們帶來的各種炫酷體驗,更希望看到蘋果如何在生成式 AI 領域開辟新天地(正如庫克所言)。
主筆:周森、達達 / 深圳灣
審校:陳壹零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
題圖來源:Coin Telegraph
蘋果基本沒戲。只要不是創始人親自帶隊,AGI搞不出來。打工人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基于回報,不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