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下半年智能手表大戰開啟,健康、互聯、AI,將有哪些新亮點?
從八類手表案例中,洞悉新市場、新機遇
回顧近兩年智能手表出貨量報告,數據表現并不亮眼,部分季度甚至出現了出貨量的同比負增長。
就拿國內市場為例,2023 年一季度,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下降了 28%,環比下降 16%,至 12 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國內智能手表出貨量創 12 個季度新低,華為排名居首,OPPO 增長顯著)
市場下行,掌握著行業風向標的各大品牌廠商,在下半年新一輪消費旺季來臨之際,準備如何鉚勁拼呢?
幾大表廠中,三星憑借 Galaxy Watch 6 的發布,率先打響了下半年智能手表市場爭奪戰的第一槍。蘋果業已公布的秋季新品發布會的時間,WWDC23 上亮相的 WatchOS 10,已經提前曝光了 Apple Watch Series 9 的核心功能。國內廠商華為、OPPO 等,亦有新品發布的消息。
一人一表的時代即將來臨!我們盤點了八類產品案例,總結了四大趨勢,一起看一看,健康、互聯、AI,將有哪些新亮點?
主動健康仍是主旋律,將智能手表打造成健康儀表盤
華為運動健康軍團在剛剛召開的 HDC 2023 運動健康分論壇上,重磅揭秘了智能手表七大黑科技。
華為希望為每一個人打造一塊健康儀表盤。通過華為 WATCH 4 系列的一鍵微體檢功能,僅用 60 秒的時間,就可以獲得 10 項生理數據檢測,包括心率、血氧、壓力、體溫、心電圖、血管彈性、血管風險篩查、肺功能評估、慢阻肺風險篩查、肺部感染風險等篩查,讓人們能夠隨時隨地掌握身體狀態。

華為指出,這其中涉及到 8 套算法,用到 5 個傳感器,此外還需要考慮手表內存資源、數據信號分配等多個復雜問題。
在呼吸健康領域,基于各種多模態的檢測和對特征的早期研究,華為手表能做到高精度咳嗽識別,通過對咳嗽聲音的識別,并疊加心率、體溫等多個生物指標的檢測,進而判斷肺部的感染風險。

在心血管健康領域,脈搏波的傳導速度(PWV)和動脈硬化程度有強關聯性,華為手表通過高精度的心率傳感器和心電傳感器,輔之以脈搏波波形分析算法,對用戶實際體征信息與監測到的生理指標數據進行比對,識別微小的差異,進而幫助出現胸悶氣短、爬樓也喘狀況的老年人,及早預防心血管疾病。
華為還致力于高血糖風險早篩的研究和功能開發,業界首創高血糖分形算法評估模型,排除非三高因素造成的心率、血管和脈搏波的影響,進而對高血糖引發的異常波動做出更加準確的篩查。

血糖功能因此也成為華為 WATCH 4 系列最大亮點。

> 延伸閱讀:回顧十年可穿戴健康歷程,下一站會是血糖評估嗎?
除了以上功能之外,在血壓監測、女性健康、情緒管理等領域,華為也都有持續的探索。

據透露,在運動健康領域華為已經申請了 800 多個專利,并在全球搭建了十大研究所、三大運動健康實驗室。志在成為行業「表率」!
利用紅外 LED 傳感器,優化睡眠時段的心率監測
我們在剛剛舉辦的三星新品發布會上體驗了新款 Galaxy Watch 6 系列。與前代相比,6 系屏幕顯示面積更大、更亮,4 系使用的旋轉表冠斷代后在 6 系回歸。

除了系統層面的迭代更新外,重要的功能升級還是聚焦在了健康管理。
6 系依然使用了三星獨有的 BioActive 三合一傳感器,以完成心率、血氧、身體成分、ECG 等體征數據的監測。

在此基礎上,6 系還上線了新應用:
通過第三方應用,用戶可根據自身的身體成分分析,獲取體能規劃和營養建議。
新增「心律不齊提醒」功能,即使用戶處于睡眠狀態,手表也能默默追蹤與心房顫動相關的心律狀況。

6 系仍然保留了前代所使用的溫度傳感器,進行基礎溫度測量并實現對經期和排卵期的追蹤。
不僅如此,6 系還增加了新的紅外 LED 傳感器,專門用于優化睡眠時段用戶心率的監測。
相比我們常見的可見綠光,紅外 LED 并不會被用戶感知,尤其是在入睡期間,能夠減少光線對用戶的干擾。

睡眠時長、醒來次數、深睡淺睡、睡眠引導等應用,進一步強化了 Galaxy Watch 6 系列的睡眠管理功能。
利用環境光傳感器,統計戶外時長,幫助家長做好孩子的視力健康管理
去年發布的 Apple Watch Series 8 在核心硬件上很拼,它搭載了最新的 S8 芯片,兩枚全新的溫度傳感器、兩枚全新的運動傳感器,進而帶來了更多的健康、安全和連接方面的新功能。

透過 WWDC23,我們猜測健康仍然會是即將發布的 Apple Watch Series 9 的主旋律。
蘋果提及了過去未被關注的新的健康領域:視力健康。
蘋果在發布該功能前,先做了個鋪墊,減少因眼球形變導致的近視眼,這是如今全球視力下降的主要成因。
目前估計有超過 30% 的人口有這類近視,預計到 2025 年會增加到 50%,影響到 50 億人。
近視一般從兒童時期開始,有些行為可以降低兒童近視的風險,其中之一就是白天多花時間待在戶外。專家建議每天在戶外待 80 至 120 分鐘,但你很難知道孩子是不是做到了。
借助 Apple Watch 環境光傳感器檢測,蘋果可以統計用戶白天在戶外停留的時間。即使孩子沒有自己的 iPhone,也能通過家人共享設置,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

新的 watchOS 10 還為 Apple Watch Series 9 帶來了情緒追蹤功能,能夠更好地監測日常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狀況。

多年來,蘋果還一直在致力于非入侵式血糖監測的開發。據最新的報告,其血糖監測功能已實現多個「重大里程碑」,并已處于「概念驗證」階段。但該功能在 Apple Watch Series 9 上并不會搭載。
通過 PPG 監測動脈硬化
Fitbit 被 Google 收購后,近年來一直沒有特別大的亮眼動作,加上 Google Pixel Watch 的問世,關注度一直不大。
今年大概其也不會有什么更驚人的發布,但近期 Fitbit 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的一項新專利,讓我們看到了這家表廠正在探尋的一個方向。
專利顯示,Fitbit 將利用 PPG (光電體積描記法)監測用戶的動脈僵硬度。在此之前,PPG 傳感器在智能手表上已經有了諸多應用。
動脈硬化是心血管功能障礙的一個關鍵指標,病癥可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狹窄。通常隨著年齡增長,發病風險越高。

△ 圖源:ATCOR
當前對動脈硬化的檢測,需要專業的醫療設備來測量,如血管造影、超聲波等。
而 Fitbit 希望讓用戶能夠通過手腕,方便且非侵入性地監測評估動脈僵硬度。
和之前手表端的 PPG 在心率、血氧等體征數據監測方式相似,新方案展示了佩戴在手腕上的可穿戴構件,以及 PPG 和一些傳感器裝置。

△ 圖源:USPTO,專利全文可在公眾號「深圳灣」對話窗口回復「Fitbit PPG」獲取
該方案通過傳感器捕獲慣性和 PPG 數據,然后利用過濾后的數據來識別與動脈僵硬度相對應的脈搏波形。
當檢測到問題時,還能及時向用戶發出警報。適用場景上,Fitbit 提出了如工作、睡眠、鍛煉等相對穩定的環境。新方案還可能配備溫度、壓力等傳感器,以進一步提高心臟監測的準確性。
這項新技術是否將會被用在新產品上,我們拭目以待。
利用雙向衛星通信技術,在非蜂窩網絡下也能「救命」
作為華為上半年旗艦新品,華為 Watch Ultimate 定位戶外運動高端智能腕表,矛頭直指 Apple Watch Ultra、Garmin MARQ。
它的設計很高級、用料很講究,并為高端人士打造了新應用:水肺潛水模式、自由潛模式、戶外探險模式、高爾夫模式。
最大的賣點則是「捅破天」的衛星通訊,華為也借此與蘋果掰手腕。
實際上,華為新機 P60/60 Pro 已經首發了華為的雙向衛星通信功能,如今在手表上也獲得了支持。

華為 Watch Ultimate 搭載經過巧妙設計的懸浮式天線、小型射頻模組,可與北斗衛星通信,發送文字、位置信息。
為方便救援,接收方還能通過暢連應用,將發送方的多條位置信息快速生成軌跡地圖,以便更清晰了解其位置。
更厲害的是,華為 WATCH Ultimate 還能接收衛星信息,做到了非蜂窩網絡下的雙向通信。

長按輔助按鍵 3 秒,即可調用這項「救命」功能。
一表雙待,手表脫離手機更獨立
上個月剛剛發布的榮耀手表 4,將手機 OS 引入手表,在設備連接、數據互通性、以及續航提升上實現了突破。

在 eSIM 獨立通信功能的基礎上,利用榮耀手機信任環技術,榮耀手表 4 首次實現和手機的遠場自動組網,用戶佩戴手表,沒有手機也能實現遠場信息接收。

榮耀手表 4 還行業首發了「一表雙待」功能,手表不僅可以接收手機雙卡的短信,甚至手機副卡的來電也可以遠程同步并且一鍵回電。

讓智能手表也能擁有像手機一樣「雙卡雙待」的完美通信體驗。
肩負互聯的使命,智能手表將成為更好的車鑰匙
蘋果、三星、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也都推出過自家的數字鑰匙解決方案,并將操控設備從手機逐漸開始向手表手表等可穿戴設備延伸。
我們還聽說了汽車廠商造表的消息,車廠讓它具備了智能點火、舒適進入、智能上鎖、升降車窗、開啟尾門等功能,可完美替代原車鑰匙。

上個月,OPPO 宣布,包括 OPPO Watch 2、OPPO Watch 3 以及 OPPO Watch SE 在內的表款,將支持與理想全系車型的無感藍牙車鑰匙功能。

在此之前,OPPO 曾為 OPPO Watch 2 引入了手表控車功能,抬腕查看車輛信息、跨屏導航,以及遠程控制。
作為 IoT 大戰略中的一環,我們看到 OPPO 除在運動、健康領域補強外,意在凸顯手表的跨設備互聯互通性,以期望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務,找準自己的定位。
金秋即將發布的 OPPO Watch 4 系列還會有哪些亮點,我們拭目以待。
Google 將于今秋發布的第二款智能手表 Pixel Watch 2 目前也有了重磅消息。
Pixel Watch 2 將搭載能效更高的高通驍龍 W5 Gen 1 處理器,以及恩智浦的 NXP SR100T UWB 模塊,這意味著該手表將有可能支持設備精準查找、數字車鑰匙、以及音頻/媒體在設備間的流轉。
引入 ChatGPT,AIGC 帶動智能手表新玩法
接下來介紹的兩個案例,均為國內手表廠商在海外市場做出的產品探索。
當 ChatGPT 的熱潮席卷全球時,國內華米科技的海外品牌 Amazfit 早早地宣布將在自家的手表中整合 ChatGPT。
不到一個月時間,一段在華米 Amazfit 躍我 GTR 4 上使用 ChatGPT 的視頻在國內外躥紅,號稱是全球首個內置了 ChatGPT 的智能手表。

> 延伸閱讀:手表端接入 ChatGPT 進行時
為避開作秀之嫌,官方稱,新版 Zepp OS 將會集成 ChatGPT。在限定的地區和產品型號上,Amazfit 的用戶能夠便捷地獲取健康和鍛煉統計數據以及天氣、交通等日常信息。
AIGC 帶動手表新玩法,出門問問海外新發布的 TicWatch Pro 5 是另一個案例。
它集成了出門問問自研 AI 算法,通過收集用戶的健康數據,在本地分析或與其后端 LLM 模型進行互動,為用戶提供個人健康洞察和指導。

△ 圖源:Digital Trends
基于 AIGC 的文生圖技術,出門問問已開始在表盤創建平臺 TimeShow 上試點,實現文本到圖像的內容生成。
鑒于成熟度不高、應用場景有限、以及多方面的因素,以上兩個用例均未計劃在國內發布。
灣里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點趨勢:
1、大健康仍將是智能手表的主旋律,這不僅需要專業醫療領域的背書,更需要龐大的日常穿戴產品的監測數據,這離不開傳感器和算法的精進。將主動健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這會是未來旗艦級智能手表的必修課。
2、手機廠商不遺余力地將手機的軟硬件技術「下放」到手表上,在通訊和互聯方向上尋求突破點,進而發展以手機為中心的封閉生態。它們的智能手表看起來更獨立、更強大,但仍然依賴于自家的手機。
3、引入大模型和開發 AIGC 等潮流應用,目前還僅限滿足小眾人群的嘗鮮需要。
4、最后,作為穿戴產品,智能手表一兩年一換,外觀設計、交互和服務體驗,基本功不可忽視。
主筆:達達 / 深圳灣
審校:陳壹零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