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我的第一款助聽器是藍牙的,開箱、驗配、聽音,全程體驗很多驚喜
玖益 JIUYEE Real 真藍牙智能助聽器體驗
我媽常常抱怨聽不清我們講話,但礙于面子,也不愿意去醫院檢查聽力是否受損。端午節和朋友聚會,發現很多家庭也是這么個情況。
其實,生活中這種現象很普遍。當我們看不清眼前的物體時,我們會有意識的檢查視力,配一副適合的眼鏡。而當耳朵聽不清時,尤其是老年人群體,常常會自我安慰,這是歲月的痕跡,而鮮有去查聽力、選購助聽器的習慣。
即便是有心去做驗配,好的助聽器動輒上萬元的價格,不好的助聽器產品質量堪憂,甚至還能導致越聽越聾,再加上復雜的驗配流程,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直到最近我發現了一款國產助聽器——玖益 JIUYEE Real 真藍牙智能助聽器,不到 5000 元的價格,即可獲得醫療級高端助聽的功能,又能有免費上門的聽力測試和驗配,藍牙的各項參數也都是頂級的。

我迫不及待地將這款耳機推薦給了我媽和我的朋友。巧的是,其中一位朋友朱連興,是一位碼了 20 多年代碼的 IT 老兵,患有聽損多年,一直用手機 App 配合有線耳機助聽。當他聽聞這款助聽耳機后,也想試一試。[1]
我們就從開箱、佩戴、聽測、驗配以及試聽等環節,為大家分享我們的體驗吧!
開箱
關注「深圳灣」的讀者或許有印象,在今年早些時候我們曾經報道過,玖益醫療是一支由行業老將組建的新團隊,他們用消費電子的產品思維,打造了一款醫療級的「真」藍牙助聽器。
而在此之前,伴隨著雙模藍牙(經典藍牙+低功耗藍牙)方案的推行,一邊是消費級耳機廠商陸續推出了帶有輔聽功能的 TWS 耳機,一邊是助聽器寡頭企業如 Sonova 等通過收購向消費級市場挺進。
收到玖益產品開箱的一刻,我是真的能感受到傳統助聽器和 TWS 耳機兩種風格的融合。
它的外包裝很精致,很像是一款我們日常開箱的消費電子產品,很有儀式感,感覺到設計者用了很多心思。
開箱后發現,其中的組件很多,每一個組件和使用的方式又都有專業的說法。

我開箱的這款是墨玉綠的耳背式數字助聽器,很是沉穩大氣。還有一款脂玉金的,我的朋友朱連興則更喜歡這個配色。

充電倉的體積比我們日常使用的 TWS 耳機要大一圈,亞光面,光滑有質感。
從充電倉內取出一對受話器,撕下保護膜,再將受話器放回充電倉,關蓋,再開蓋。這是標準的一套激活流程。

不同于普通耳機,受話器對于耳帽的尺寸有嚴格的要求。玖益提供了 9 款不同尺寸的耳帽,配合 App 的佩戴檢測程序,依次試戴,選擇合適的耳帽。
依照助聽器的行業慣例,受話器一端有顏色標識,藍色為左耳,紅色為右耳。佩戴時,耳機主體掛在耳廓后,受話器塞入耳道。
.?001.png)
與 TWS 耳機相比,它的受話器是入耳的,因此佩戴更加牢固;它的主體部分又是藏在耳廓后的,因此更加隱蔽。
.?002.png)
佩戴好后,紅外感應會自動識別開機。然后,掃碼下載 App,進行藍牙配對,然后就可以進入驗配環節了。
需要說明的是,玖益助聽器配套的組件除了硅膠耳帽,還有耵聹擋板替換件、清潔刷,這些都是日常清潔和維護助聽器使用的,具體使用方法,App 中的視頻均有說明。
.?003.png)
驗配
聽力損失并不是所有聲音都聽不見、聽不清,不同的人聽到的聲音不一樣,需要專業的聽力測試去判斷自己的聽損程度,然后對助聽器進行調節,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如何完成聽力測試和驗配呢?
玖益為所有購買助聽器的用戶提供了免費上門人工服務,一對一的進行測聽和驗配。
.?004.png)
同時,用戶也可以選擇智能驗配 App 自行居家驗配,整個過程只需 5-8 分鐘,期間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聯系客服進行線上遠程驗配。

人工驗配提供的是免費上門服務,這一點對于老人更友好。我在開箱后第一時間就掃碼添加了企業微信。實際上,企業微信的驗配師也是人工服務的,任何時候需要對驗配結果做微調,驗配師都能夠提供遠程服務。
簡單的交談后,很快就有人電話聯絡預約了上門時間。我們約在了一家咖啡廳見面,玖益的專業服務人員詢問了我媽日常的聽力情況后,首先檢查了她的外耳健康情況,然后逐項詢問和填寫了一張調查問卷,了解老人的聽力情況。

△ 玖益工作人員在用戶現場做問卷調查
在交談中,工作人員還會向我們普及聽力健康知識,以及助聽器的使用注意事項。
如,不同于普通耳機,助聽器要特別注意清潔,三天清潔麥克風一次,三個月替換一次耵聹擋板。
之后,工作人員還會幫助我媽佩戴耳機。玖益的工作人員非常耐心,檢驗的工具非常的專業。

△ 玖益工作人員上門為用戶檢測聽力健康狀況
待這些步驟完成后,就可以通過 App 完成一系列的聽力測試。因為咖啡館比較嘈雜,這個環節我們回家自測的。

環境檢測,左右耳分別測,每只大概需要幾分鐘,主要測試耳朵對于不同頻率(Hz)下聲音的響度(DBHL)的獲取情況。
還有不舒適闕測試,也就是讓你感覺到不舒適的最大響度。
最后獲取聽力報告,完成驗配。但實際上,之后在使用過程中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舒適度,隨時通過 App 做微調。

我的朋友朱連興則是完全居家完成的聽測,他對玖益這個驗配環節特別滿意,因為他過去用過的手機軟件和另一款輔聽設備,都沒能做到如此細致。
他還告訴我,這個環節特別的重要,如果沒有驗配,或者驗配后耳機沒有調節好,那么很有可能還是聽不清某些聲音,或是所有聲音都被放大。長時間佩戴,耳朵會疼痛,最終聽力二次受損。
聽音
盡管我媽聽測的結果是正常,但我們還是試戴了這款助聽器,初體驗是周圍的聲量都增加了,平日里的那些講話聲、走路聲、開門聲,都更加空明清脆。
但對于像朱連興這樣的聽損用戶而言,他的收獲卻是驚喜的,因為他聽到了平日聽不到的聲音。
今天我(佩戴玖益助聽器)出門聽到鳥叫了,還有腳步聲、水流的嘩啦聲。
朱連興在電話的另一頭向我分享著他的興奮。為了對比,他還發來了和家人圍桌交談的視頻,沒有佩戴助聽器的他甚至聽不到女兒喊他夾菜的聲音。
我現在打電話的機房里,周圍都是機器的噪音,好刺耳,而我以前從來沒感覺到這些聲音是噪音。
我有點擔心,因為大多數助聽器在放大人們想聽的聲音的同時,也放大了背景噪音。但他的反饋卻不是這樣的,他還是能清晰的聽到不遠處電視的聲音。
我以前看電視是不開聲音的,家里不讓不讓放聲音,因為開小了我聽不見,開大了家人嫌吵,所以看電視我只能看字幕。而現在我可以戴著耳機看《中國好聲音》看《浪姐》了!

那接聽電話呢?外部聲音和藍牙信號的聲音在切換中會不會產生不適?朱連興的反饋是:
我聽你電話里的聲音也是正常的。

通常情況下,助聽器會將用戶聽不到的小聲進行放大,將用戶覺得刺耳的大聲進行壓縮,聲音的真實范圍經過 WDRC 算法壓縮,映射到一個更小的范圍內。
但以往市場主流助聽器的藍牙功能,在助聽模式和藍牙模式的切換過程中,藍牙傳輸的聲音并沒有經過助聽增益處理,導致兩種模式下的響度不一致。
玖益給出了獨特的解決方案,在 64 通道的 WDRC 助聽算法之外,通過獨創的三芯架構(一顆數字助聽芯片、一顆藍牙芯片、一顆人工智能芯片),在兼顧了助聽和藍牙的同時,還能讓外部環境音和藍牙信號等能通過負責助聽的 DSP 得到增益優化,最終呈現的聲音就更清晰、更自然、更健康。
我想這就是朱連興反饋的兩種聲音(外部聲音和藍牙信號的聲音)都是正常的奧秘所在吧。

這一點我也通過官方得到了證實。客服還告訴我,聽損用戶比普通耳機用戶更容易遭遇嘯叫,尤其是增益過大或在刮風等噪音環境中。得益于玖益的三芯架構設計,有效的去除了部分嘯叫,同時還降低了藍牙傳輸中的延遲。
助聽、藍牙、智能,玖益將它們裝進了一款設備里。那戴久了著會覺得耳朵累或是堵嗎?續航能支撐多久呢?
朱連興的回答是,佩戴很舒適,也很穩,比如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十點,一直佩戴一直不需要充電,也不需要像傳統助聽器一樣換電池。
他也向我反饋了一些希望廠商改進的點,比如藍牙音質可以調的再溫和一些,藍牙連接的抗干擾方面也可以再做一些優化。但他緊接著說,整體使用是非常順暢的,一整天佩戴沒有問題。

灣里小結
自己的開箱體驗加上朋友的意見反饋,讓我對這款產品有了方方面面的深入了解。
藍牙 5.3、樓氏動鐵、64 通道 WDRC、192 小時續航、IPX5 級防水、5 毫秒超低延時,等等,這些參數上的硬指標,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我更想強調的是這款耳機在驗配服務上所提供的優質體驗,以及藍牙和助聽打通后、所提供的助聽增益的聽音體驗,這些是很多其他助聽耳機欠缺的。
特別的,相比國外大品牌,玖益在性價比上的優勢無疑是值得稱道的。
以下兩張圖表分別展現了玖益助聽器與國外大牌基礎款、與國外大牌高端機型的各項指標對比,還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 公眾號「深圳灣」回復「玖益對比」可獲得大圖
也正是如此,在今年的 618 活動中,玖益助聽器獲得類目交易榜、新品交易榜銷售額第一的成績。[2]
玖益助聽器主打公益和中國原創,用「買得起、用的好、高貴不貴」的產品打動人心,打破助聽器市場寡頭壟斷的現狀。
而我在這一段時間的體驗過程中,也能深刻感受到玖益的本分、厚道、務實。期待這個品牌能走的更遠!
[1]. 本文提及的朱連興是滴滴打車第一版開發者,20 年 IT 老兵,目前從事人工智能相關工作。
朱連興左耳重度、右耳輕度聽損,曾使用過瑞士峰力(太貴)和國產帶有助聽功能的 TWS 耳機(效果差,佩戴容易脫落),在使用玖益助聽器之前,使用助聽軟件 Petralex 搭配有線耳機作為日常社交活動的助聽輔助。
對于助聽器的期待:AI 時代,希望出現好用不貴的產品,玖益助聽器符合預期。
感謝朱連興參與評測,鑒于一些未預料的客觀原因,這一部分的場景配圖非朱連興本人。在「深圳灣」微信公眾號小窗回復「朱連興」獲得其本人照片和聽力測試報告。
[2]. 本次 618 京東玖益排名是品牌官方旗艦店排名,非京東自營排名。目前玖益已經上線了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
主筆:周森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