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智能音箱,蘋果也想搞點花樣,帶屏 HomePod 就要來了!
劃重點:7 寸屏、homeOS、A15 芯片、攝像頭、Matter、智能家居中控,不是題圖你看到的那樣
自 2014 年亞馬遜初代 Echo 橫空出世,智能音箱已走過了 9 個年頭。
全盛時期的智能音箱市場甚至出現過「百箱大戰」的熱鬧場景,伴隨著語音、視覺、多模態交互等技術的成熟,自然而然地演化出配置有屏幕的帶屏音箱新品類。
國外亞馬遜、Google,國內百度、阿里巴巴、小米、騰訊等眾多巨頭廠商均有涉獵,帶屏音箱市場出貨量也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
亞馬遜圍繞以音箱為核心的家居大戰略,已進行過數年耕耘,如今更是憑借多形態、多尺寸帶屏類音箱產品鞏固優勢地位。
亞馬遜 Echo Show 10,能夠做到屏隨人動。而 Echo Show 15 則干脆將自身簡化成一塊 15 英寸大屏,橫縱均可掛在墻壁上,為大屏打造的簡潔 UI 能非常方便管理和訪問各個家居設備,以及實時瀏覽多攝像頭視圖畫面。

Google 的帶屏智能音箱 Nest Hub 不僅希望充當家居中控,還通過 Soli 雷達傳感器,提供睡眠時的呼吸、動作監測數據,進一步管理用戶的生活起居。

國內廠商百度、小米、阿里巴巴,也都為帶屏智能音箱提早布局。
以從百度獨立出來的小度為例,利用百度的 AI 交互技術以及內容和搜索生態,巧用屏幕+音箱兩種硬件載體,跨圈開辟了學習平板、智能電視、K 歌機、智能健身鏡、酒店機器人等眾多場景,智能音箱早已超越了智能音箱。
而在手機和互聯網巨頭之外,做地產生意的智能家居廠商,更是將開關面板與屏幕整合,并將其衍生品——智能中控屏逐漸迭代演化成了全屋智能最核心的組件。
其中表現最激進的當屬歐瑞博,小米、華為、小度等也隨后跟進。2020 年,歐瑞博以一款全景屏超級智能面板 MixPad X 進軍家居中控領域。同樣是一塊屏幕,支持多協議、多交互方式,作為家居設備的管理中心。

△ MixPad X
在智能音箱這條道路上,與同行相比,蘋果慢了不止半拍。
蘋果直到 2017 年才憑借 HomePod 入局,其后又推出身材小巧、五顏六色的 HomePod mini,以擴充智能音箱陣營。

△ HomePod mini
初代的 HomePod 銷量不佳,甚至遭遇了停產。直到 2023 年初,HomePod 才迎來了二代,新品有很多亮點:
系統級傳感器的反饋,實時優化音質;利用麥克風實現室內空間感應,并依此調音;溫度和濕度感應、煙霧和一氧化碳的警報聲識別,讓 HomePod 成為操控智能家居的好手。

△ HomePod 2,圖源:Cult of Mac
盡管疊加了這么多功能,人機交互依然簡單到只憑借語音和觸控。蘋果沒有考慮過給 HomePod 加個屏幕嗎?
帶屏 HomePod 的傳聞
傳聞和爆料已久,可信度最高、也是最早引發追捧的來自于 2021 年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 (Mark Gurman) 的消息。
那一年,蘋果停止了初代 HomePod 的生產,但爆料稱,蘋果帶屏 HomePod 的項目仍在保持運行。
更進一步的消息稱,蘋果將會把 Apple TV 的部分功能整合到新款(當時還沒有第二代) HomePod 中,或者直接為 HomePod 配備一塊類似 iPad 的屏幕,這樣還可以同時拓展智能家居市場。
與爆料相呼應的是蘋果官方的一則招聘公告,很多人從中發現了有關帶屏 HomePod 的端倪。
你將與 Apple 的系統工程師一起工作,了解 iOS、watchOS、tvOS 和 homeOS 的內部工作原理,并以 Apple 獨有的方式優化你的代碼以提高性能。快來加入我們的團隊,為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帶來真正的改變。
OS、音樂,這些關鍵字令人遐想連篇,通常帶屏設備才會涉及到 OS。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蘋果首次對外使用 homeOS 的概念。可惜很快這個詞就消失了,蘋果欲蓋彌彰地換上了 HomePod。

> 延伸閱讀:客廳硬件戰略,華為有、小米有,為什么蘋果沒有做起來?
最近的一則爆料來自著名分析師郭明錤 (Ming-Chi Kuo) :
蘋果將于 2024 年上半年推出配有 7 英寸屏幕且經過全新設計的 HomePod,屏幕由首度打入蘋果供應鏈的天馬微電子獨家供應。
2024 年、7 英寸、屏幕、天馬微電子,這些關鍵字非常詳細的向我們展現了新款 HomePod 的樣子,它將有可能實現與蘋果其它產品(軟件、硬件、服務)更緊密的集成。
帶屏 HomePod 的猜測:外觀、命名、屏幕、攝像頭、交互、芯片
配有 7 英寸屏幕且經過全新設計——我們先對郭明錤的猜測做更進一步的解讀:
從屏幕大小看,新款 HomePod 屏幕尺寸將比 8.3 英寸的 iPad mini 要小一些,和 Google Nest Hub 的 7 英寸屏大小一致。

△ Google Nest Hub 2,圖源:The Verge
來自 Mark Gurman 的猜測強調了揚聲器、屏幕、攝像頭三個關鍵部件:蘋果使用旋轉軸將 HomePod 揚聲器與一塊屏幕連接在一塊,屏幕上配有攝像頭。
在使用攝像頭在 FaceTime 視頻聊天時,旋轉軸可以跟隨用戶的移動而轉動,這個功能有點類似亞馬遜 Echo Show 10。

△ Echo Show 10,圖源:The Verge
另據猜測,除了跟隨功能之外,攝像頭可能還具備手勢識別的功能。
在目前看上去并不新潮的手勢交互技術,其實蘋果在 2019 年也早就申請了專利,只不過受限于產品形態,遲遲未能得以應用。

> 延伸閱讀:下一代 HomePod 將內置深度攝像頭,實現遠距離的 Face ID | 專利解讀(圖為配備攝像頭的智能音箱 Rokid·Alien 透明版)
基于兩款新 HomePod 的傳聞信息,瑞士資訊站點 Handy Abovergleich 聯合設計師 Eric Huismann 創作出了相對應的概念設計。
還有兩個令人不禁要點贊的名字——HomePod TV、HomePod Show。


最后猜一猜它的核心配置——芯片。
在此之前,蘋果一共發布了三款智能音箱芯片:
2017 年發布的初代 HomePod 用的是 iPhone 6 同款 A8 芯片;
2023 年 1 月推出的二代 HomePod 用上了 Apple Watch Seris 7 同款的 S7 芯片;
2020 年 12 月推出的 HomePod mini 則采用的是與 Apple Watch 相同的 S5 芯片。
考慮到屏幕的加入,我們大膽猜測第三代 HomePod 大概率會與 iPad 看齊,可能配備與 iPad mini 相同、性能更加強勁的 A15 芯片。
帶屏 HomePod 的使命:家居中控
家居中控這個想法并非一時興起,回顧這些年 HomePod 的功能變化、尤其是 2023 年新款 HomePod 的變化,我們能察覺到很多蛛絲馬跡。
HomePod 的靈魂 Siri,而使用 Siri 語音操控全家的智能配件,這是智能音箱的標配。2023 年新款 HomePod 進一步優化了自動化操作,一句話即可實現一系列復雜的家居操控。
自 HomePod mini 起,音箱就內置了溫濕度傳感器,能探測并匯報室內的溫度和濕度。
新款 HomePod 通過麥克風識別聲音,可以識別煙霧和一氧化碳的警報聲,當偵測到這類警報時,另一端的 iPhone、iPad 和 Apple Watch 會收到通知。
針對大戶型、多家庭成員的生活場景,HomePod 為之匹配有廣播功能。通過分布在不同房間內的 HomePod 或 HomePod mini,實現給不同房間的家庭成員傳話,或者只選擇傳給某個房間。

隨著全新智能家居連接標準 Matter 的制定與落地,作為核心發起者之一的蘋果,也很快讓 HomePod 兼容了 Matter。目前 HomePod 已可作為中樞,連接 Matter 配件。
考慮到未來 Matter 家居配件設備數量、類目的逐漸豐富,單通過沒有屏幕的 HomePod 擔起中樞的大任,在交互上就顯得略微薄弱。
語音交互、溫濕度傳感、煙霧和一氧化碳的警報聲識別、多房間廣播功能、兼容 Matter 標準的家居配件……在梳理完這些功能特性后,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副似曾相識的畫面:用 iPad 作為屏幕,用智能家居 App 作為界面,取代智能音箱成為智能家居中控。
過去果粉們是這樣做的,如今,蘋果想用全新設計的帶屏的 HomePod 接管智能家居中控,看起來快要成為現實了。
主筆:達達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