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智能音箱用雷達監測睡眠,能貼身測心率的手表、戒指、耳機有點小妒忌
睡不好覺誰來管?
研究顯示,國人睡眠時長呈逐年下降趨勢。2020 年國人日均睡眠時長較 2015 年減少 10 分鐘,睡眠不足的天數增加了 7 天。而在 00 后的新生代群體中,睡眠時長更是大幅縮短,五年來下降達 28%。
睡眠質量不好影響情緒和壓力。大部分人在日均睡足 7-8 小時的情況下身體狀況更佳,而在睡眠過長或者過短的人群中,壓力指標顯示為「偏高」的比例更高。
睡眠不足還影響體態。睡眠過多的人群中過瘦的占比最大,睡眠不足的人群 BMI 超標情況則更嚴重。
過去,有監測睡眠的智能床墊、智能眼罩,后來又有了可以連續監測血氧飽和度和心率的手環和手表,而現在,就連放在你床頭的智能音箱也能管理你的睡眠了。
灣里讀者福利:文末附華米科技基于旗下 Zepp 數字健康管理平臺大數據發布的《2020 年中國人睡眠白皮書》
智能音箱:用雷達技術監測睡眠,亞馬遜準備這么干
近日,據彭博社爆料,亞馬遜似乎準備采用雷達技術來做睡眠監測。
據報道,亞馬遜已獲得 FCC 的批準,資料顯示,亞馬遜采用的是 60GHz 頻段的雷達裝置來實現睡眠監測的。
更厲害的是,這項技術不僅能識別睡姿,還能識別手勢操作,讓有言語障礙的人,或是不適合使用語音的場景下,也能操作設備。

什么樣的產品可以用到這項雷達技術呢?彭博社說,亞馬遜并沒有特別說明使用雷達的會是什么樣的產品,僅描述它們是「非移動的」即需要接入電源的設備。(小灣碎碎念:那不就是 Echo 智能音箱嘛!)
雖然被爆料的信息并不多,但鑒于亞馬遜想布局健康大數據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結合過去亞馬遜的鋪墊,未來 Echo 智能音箱或許能做很多事。
去年 8 月,亞馬遜官宣了一款智能手環——Halo,它是亞馬遜全新的健康服務項目,以外形時尚并兼具健康監測功能的手環為載體,搭配手機 app 使用,提供包括活動量評估、睡眠監測、體脂測量等在內的 5 項健康監測功能,幫助用戶改善個人健康。

Halo 不像其他智能手環,它沒有顯示屏幕,但「埋」在手環下方的機身卻內置了很多用于采集數據的傳感裝置,包括加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心率監測器、麥克風,此外還有 LED 指示燈、以及用于打開或關閉麥克風的按鈕。
Halo 基于對佩戴者入睡時的運動、心律和皮膚溫度的監測,獲得睡眠時間、清醒時間、在睡眠的各個階段(包括深層、淺層和快速眼動)所花費的時間、不同睡眠階段的皮膚溫度等數據。
Halo 還提供有睡眠評估,以 100 分為標準,在清晨起床后,提供給用戶豐富、詳細的睡眠數據,以及基于數據的評分和建議。
智能音箱:用雷達技術監測睡眠,Google Soli 早有先河
亞馬遜并不是第一個吃雷達這只螃蟹的人。據了解,此次亞馬遜雷達監測睡眠的設備順利獲批,FCC 還是參考了 Google 的先例。

△ 專利描述中有大量的 Google 案例的引述
今年 3 月,Google 為其新一代智能音箱 Nest Hub 配備的是一枚名為 Soli 的雷達傳感器。

Soli 曾在 Pixel 4 智能手機中,實現了通過手勢識別來喚醒手機的功能。Soli 還出現在最新的 Nest Thermostat 溫控器中,助力設備識別是否有人在房間內,并相應地調節房間溫度。

而在智能音箱上,Google 通過 Soli 監測睡眠者四肢及身體擺動和呼吸時身體的上下起伏,對睡眠質量綜合分析。同時 Soli 還能監測呼吸狀態,以及智能的辨別咳嗽和打呼嚕。

在 Nest Hub 中,Soli 僅對動作進行識別,然后自動生成運動圖像,并與音頻數據一起在本地進行處理及保存。
當聽到那些可能有損健康的動靜時,例如高頻次的咳嗽等,Nest Hub 就會記錄這些數據,并為用戶創建健康建議。用戶也可以關閉設備對咳嗽和打呼嚕的監測功能。
簡言之,這個智能音箱可以監測到你睡眠期間的各種「床上」動作,動作大的、動作小的,動靜大的、動靜小的,再結合算法,實現對你的睡眠健康管理。

Google 表示,在此之前已對超過 100,000 個用戶睡眠樣本進行算法匹配及優化,以提升設備在睡眠監測上的準確性。
智能手表:用 PPG 傳感器監測心率和血氧,管理睡眠
蘋果從 iOS 10 開始,就可以通過 iPhone 的「就寢」功能,對睡眠進行追蹤。其運行的機制是,讓用戶設置睡眠時間和起床時間,系統則根據設置推算出就寢時間,并提醒用戶睡覺和更新起床鬧鐘。

相比于在 iOS 設備上對睡眠的淺層管理,蘋果在手表端的布局規劃更加深遠。在初代的 Apple Watch 上就已經內置了具有檢測脈沖血氧功能的光學傳感器,可以通過測量吸收的紅外光來計算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即我們當前所熟知的血氧飽和度監測。
而直到去年 9 月,蘋果才將這一功能隨 Apple Watch S6 進行發布。

血氧水平是衡量一個人整體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血氧飽和度(SpO2)表示紅細胞從肺部到身體其他部位所攜帶的氧氣的百分比,以及這種含氧血液在身體中的輸送情況。
打鼾的人在睡眠時通常會出現喘不上氣,以及呼吸停頓時間較久的問題。但由于是睡著的狀態,人很難具體的狀況如何。如果對血氧飽和度進行監測及復盤,則有助于我們了解血氧飽和度在此期間的變化及低血氧狀態的時長,也能幫助我們及時發現自身的睡眠問題。
在過去的一年里,由于蘋果及核心玩家的推動,血氧飽和度曾一度成為智能手表的「標準配置」。
智能手表:Fitbit 準備用它檢測打鼾
Fitbit 將在其睡眠監測功能中增加打鼾檢測。通過反編譯 Fitbit 在 Google Play 上線的最新版本的 Fitbit App 后發現,在用戶入睡后,Fitbit 智能手表上的麥克風將會監聽打鼾聲。

這一命名為「Snore & Noise Detect」的功能,可以監測「你和周圍人的包括打鼾在內的聲音」,然后通過噪音分析,試圖找出「特定的打鼾聲」并給與用戶相應的信息呈現。

兩項指標將會被監測:是否打鼾(比基準噪聲等級更大的噪聲將會被定義為打鼾),打鼾強度(噪聲的大小)。基于此,Fitbit App 將會對用戶每晚打鼾的嚴重程度進行評級,比如,「輕度」或「頻繁」。
既然監測的是「你和周圍人」的聲音,也就意味著打鼾監測無法區分是誰在打鼾,算法就會默認打鼾是手表佩戴者在打鼾。
此外,Fitbit App 的更新說明中還建議,不要在臥室內播放白噪音,或者其他干擾檢測的環境音,此外,在睡前還要將手表充電至 40% 以上。
畢竟,整晚監測不僅會嚴重消耗手表的電量,還可能會讓人對隱私有所顧忌。
目前該功能還未上線,但因其不涉及硬件上的特殊要求(除了麥克風,但大多數手表內置麥克風),因此這一功能很可能將會通過 OTA 升級的方式,在 Fitbit 所有設備上推出。
智能戒指:Go2sleep 將 PPG 傳感器帶入更小的設備
如果家里沒有 Nest Hub,又不習慣戴著智能手表入睡,那么你可以試一試智能戒指。
Go2sleep 智能戒指僅 6 克重,稍作熟悉即可無感佩戴。內置有 660nm 和 940nm 雙波長反射式 PPG 傳感器以及三軸傳感器,可在佩戴時人體體征數據進行采集。

有趣的是,Go2sleep 智能戒指會根據睡眠時血氧飽和度及心率數據的異常變化,發出振動來提醒用戶,從危險中蘇醒。
另外,Go2sleep 對健康數據的追蹤和呈現也非常豐富。除了心率和血氧飽和度的監測外,在其 APP 中還可以對睡眠時長、睡眠深度、呼吸紊亂指數、翻身記錄進行了解。

系統也會根據這些數據的綜合數值,給予用戶一個睡眠整體評分。
小灣備注:啥也不說了,祝大家睡個好覺 zZZ
微信號:shenzhenware / 深圳灣
主筆:達達、森森
編輯:陳述
附:2020 年中國人睡眠白皮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