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le 聯手亞馬遜 Sidewalk,共同組網對抗蘋果 AirTag

發布首個連接協議,蘋果、亞馬遜、Google 組建的智能家居聯盟有了新動作
依然是 Zigbee 聯盟的班底,但互操作性更強了~
近些年,隨著一眾大廠商的跑步入場,智能家居市場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據 4 月份 Counterpoint 的一份智能家居報告,預計從 2020 年到 2025 年,基于 WiFi 的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預計將以 21% 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累計出貨量將會突破 60 億。

因為智能家居設備數量多,使用場景復雜,很難滿足不同場景不同人群的碎片化需求,體驗也往往不盡人意。受限于與多平臺的無縫集成,更受限于 WiFi、藍牙、ZigBee 等不同無線網絡協議,很多產品停留在單品智能化、單系統智能化的階段。
連接兼容性問題早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阻礙,早已成為智能家居廠商的共識,很多企業或機構也希望牽頭改變這一現狀。
早在 2019 年,亞馬遜、蘋果公司、Google 和 Zigbee 聯盟就宣布共同組建了一個名為「IP 互聯家庭 (Connected Home Over IP)」的工作組,期望采用開源的方式來開發和推廣一個連接標準,提升各個品牌智能家居產品間的兼容性。(點擊鏈接回顧該事件的報道)

該工作組由 Zigbee 聯盟主導,未來,包括宜家、羅格朗、恩智浦半導體、Resideo、三星 SmartThings、施耐德電氣、昕諾飛(原飛利浦照明)、芯科科技、尚飛和南京物聯等 Zigbee 成員也將加入該工作組一起為該項目做出貢獻。

時隔兩年,這個聯盟終于有了新動作。5 月 11 日,蘋果、亞馬遜、Google 三巨頭正式宣布支持全新的 IP 互聯家庭計劃(CHIP)。新協議命名為「Matter」,仍由 Zigbee 聯盟牽頭。
使用 Matter 協議標準的智能設備,將強調以下幾個關鍵屬性:
- 簡便性:易于購買和使用,簡化連接體驗。
- 互操作性:多個品牌的設備可以在本地協同工作,提供更大的兼容性。
- 可靠性:一致且響應迅速的本地連接。
- 安全性:維護安全連接,針對開發人員和用戶的功能強大且精簡。
- 靈活性:用戶可以同時設置和控制具有多個生態系統的設備。

除了命名之外,此次還推出新的徽標(如題圖)。徽標由三個指向中心的箭頭構成,意指三家核心牽頭者(蘋果、亞馬遜、Google)能夠在新的智能家居生態下融洽相處。例如,亞馬遜 Alexa 打開的燈泡或通過 Google Home 監控的視頻門鈴,不再局限于只能操作同一品牌下的產品。

擁有 Matter 徽標的智能設備將與亞馬遜 Alexa、蘋果 HomeKit、Google Weave 的連接協議相兼容,未來還將對 Zigbee 聯盟核心成員的三星 SmartThings、華為 Hilink 等平臺實現兼容,同時 Matter 還可以在現有網絡技術(如以太網、Wi-Fi、線程和低功耗藍牙)上運行。
首批兼容 Matter 的智能設備預計將在 2021 年末發布,可能將覆蓋智能燈泡、門鎖、恒溫器、插座、恒溫器等高頻使用的產品品類。

連接標準聯盟(CSA)還公布了一個企業名單,早期合作者包括蘋果、亞馬遜、Google、華為、宜家等設備廠商,照明公司包括 Signify、Leedarson、Lutron 等,芯片廠商包括 NXP、Nordic、英飛凌、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等。
聯盟表示 Matter 將免專利費對廠商開放。在未來,聯盟也希望基于 Matter 構建和連接更廣闊的物聯網生態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 5 月 18 日即將召開的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Nest 產品經理也將對 Matter 做更詳細的介紹。同時在 Google I/O 的官方日程中,我們也看到 Google 對新的智能新品發布的預告。

灣里簡評:
多年一直有各種各樣的技術和協議試圖提升智能家居的「互操作性」,而 Matter 似乎和它們差別不大,僅作為一個通用協議,對各大平臺原有的連接方式、軟件系統、智能語音服務等進行兼容。平臺廠商也只是在現有的協議基礎上,增加一個對 Matter 的支持選項。
打著三巨頭聯盟合作的旗號,但依然是 Zigbee 聯盟的班底,我們也只能期待,未來設備間的互操作性可以更強。
微信號:shenzhenware
主筆:達達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