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下一代 HomePod 將內置深度攝像頭,實現遠距離的 Face ID | 專利解讀
不僅為 Siri 帶來了眼睛,還有更強的身份和方向辨識能力
據 Patently Apple 報道,上周,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了蘋果公司的一項專利申請,展示了新一代蘋果智能音箱 HomePod 的原型。
在原有 Siri 語音交互的基礎上,HomePod 通過一套內置的深度攝像頭系統,實現遠距離的 Face ID 面部識別和眼神控制。
專利還顯示,HomePod 還可以配對多個外置攝像頭設備,用戶可以把它們放置在房間的任一角落,以協助 HomePod 更好辨識眼神的方向和距離。
專利詳解:新增眼神識別,幫助 Siri 確認語音指令的方向
專利圖為我們描繪了幾種 HomePod 通過眼神定位來實現指向性語音控制的場景用例。
當用戶用 Siri 喚醒 HomePod 請它打開或關閉房間任一位置的一盞燈時,在系統的協同下,HomePod 可以辨識用戶的眼神所指示的方向,并執行相應的操作。

以下 8A,8B,8C 三組專利圖展示了這一場景應用的具體流程。
圖 8A 中,用戶向 HomePod 發出命令「打開 xx 燈」。
圖 8B 中,用戶在發出語音指令的同時,先將眼神瞥向 HomePod,再將眼神移動到想要打開的燈上。
圖 8C 中,Siri 響應用戶請求,并回復「xx 燈已打開」后的情況,即 xx 燈打開了。

這一組專利圖中,除了 HomePod 之外,我們還看到了兩組配件攝像頭(#816A),其中一個在書架頂部的擱板上,另一個則位于右側的窗臺上。
圖 8J 則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用例場景:當用戶背對 HomePod 或不看 HomePod 時,配件攝像頭設備(#816A)將協助辨識用戶的眼神(指令)方向,繼而準確打開用戶想要打開的那盞燈。

專利詳解:遠距離的 Face ID,幫助 Siri 辨別用戶身份
以下 10A,10B 兩組專利圖展示了 HomePod 對用戶身份的辨識能力。
從圖 10A 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女性用戶與 HomePod 進行眼神交流,并通過語音指令表達了想要打開 xx 燈。
圖 10B 則展現了 HomePod 對女性用戶(而非旁邊的男性用戶)的辨識能力。Siri 確認是女性用戶發出了請求。

這表明,HomePod 內置的蘋果下一代深度攝像頭具備在一定距離內使用 Face ID 的能力。當然,前提是用戶需要在 iDevice 上設置 Face ID,就像我們在使用 iPhone 的 Face ID 一樣。
其他新增功能:HomePod 上的 LED 燈組協同識別結果反饋,Apple Watch 補充調節燈光
上圖的圖 6o(A,B,C)(字母 o)展示了 HomePod 的攝像頭系統與頂部的 LED 燈組進行協同的具體細節。
HomePod 上的 LED 燈組會對用戶的語音指令做出反饋。比如,無法理解用戶命令(攝像頭系統識別眼神方向失敗)或無法確認用戶身份(遠程 Face ID 識別失敗)時,會顯示不同的顏色。
在圖 8D,8E 中,蘋果甚至還展示了通過 Apple Watch 遠程調節燈光明暗度。
而圖 1A 的示意流程圖,則展示了蘋果利用光學傳感器控制器設計的 HomePod 的 I/O 子系統、深度相機控制器和傳感器、強度傳感器控制器等的工作機制。

延伸思考:深度攝像頭 + 傳感器數據融合,讓語音助手有了辨別身份和方向的眼睛
蘋果自 iPhone X 開始,就將 3D 深感攝像頭系統(TrueDepth Camera System)用于 Face ID 人臉驗證和 AR 效果的疊加。傳言今年秋季發布的 iPhone 12 將搭載后攝 3D 深度攝像頭系統,以提升拍照、視頻和 AR 效果。

△ iPhone X 前置 3D 結構光攝像模組
實際上,早在 iPhone X 發布的 2017 年,就有傳言稱,蘋果可能在 2019 年推出配備 3D 深度攝像頭的 HomePod,并內置已在 iPhone X 上應用的 Face ID 面部識別技術。
消息來自臺灣英華達電器(Inventec Appliances),他們是蘋果 AirPods 和 HomePod 以及 Sonos 的主要供應商。在一次財報會議上,其總經理 David Ho 表達了對下一代智能音箱的趨勢看法:
企業開始著手把面部識別、圖像識別等功能整合到智能音箱中。

△ Face ID
蘋果專利申請書則進一步向我們驗證了,下一代 HomePod 將具備更強大的交互能力——它將同時具備語音識別、面部識別、距離和方向識別的能力,并且,它將具備比 iPhoneX 更遠距離的 Face ID 驗證能力。
具體來說,通過內置的一個或多個深度攝像頭傳感器,采集環境和視點數據,再與外設的配件攝像頭的數據疊加,創建場景內的物體(例如面部)的三維模型。
而 HomePod 原有的 Siri 語音助手,也就因此增加了視覺識別的能力。當我們向 HomePod 發出語音指令時,Siri 就可以通過疊加的數據判斷聲音的身份和方向,相當于多了一雙眼睛。

這種通過傳感器數據的融合來提高辨識度的做法,在 AirPods 上也有先例——AirPods 通過雙麥克風 + 骨傳導的方式,對說話者的身份進行辨別,從而實現 AirPods 更好的語音識別和通話降噪。

蘋果為下一代 HomePod 配備攝像頭的設計,同時也讓我們聯想到了國內 AI 公司 Rokid 在 2015 年發布的 Rokid·Alien——國內最早一批發布的智能音箱。
在 Rokid·Alien 橢圓形的背光顯示屏上方,Rokid 為它預留了一個攝像頭。盡管當時只作為掃碼聯網使用,但也讓我們聯想到了未來智能音箱在視覺能力方向的擴張。

△ Rokid·Alien 透明版
有意思的是,受蘋果設計哲學熏陶的 Rokid,在過去的幾年里,并沒有在智能音箱「帶屏幕」的方向上更進一步,而是在 AR 方向有了更長足的發展。其產品設計之遠見,可見一斑。
小結
最后,我們為 HomePod 的新專利做一下總結:
蘋果最新的專利顯示,新一代 HomePod 將在原有 Siri 語音交互的基礎上,通過一套內置和外設的深度攝像頭系統,實現遠距離的 Face ID 面部識別,以及眼神方向的識別。
據悉,蘋果專利申請已于 2019 年第三季度提交,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產品上市的時間。
微信號:shenzhenware
主筆:陳壹零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