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花 3750 萬美元收購 Snips,但 Sonos 意不在造智能音箱 | 灣里對話
智能語音創新 vs 音樂聆聽體驗,音頻界的蘋果是如何思考的?
11 月 21 日,無線音響品牌 Sonos 宣布,公司以 3750 萬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語音助手初創公司 Snips SAS(簡稱 Snips) 的收購。
Snips 是一個來自法國巴黎的語音助手初創公司,成立于 2013 年。根據協議內容,本次收購后,Sonos 將擁有 Snips 在歐洲的工作室,包含了 50 多名員工,以及語音技術相關的專利,本次交易已經于本月 14 日完成,作價 3750 萬美元。
事件的背后,我們一起探尋一下 Sonos 是如何思考的,對于音頻企業甚至做音箱的互聯網企業,又有何啟發。

Sonos 收購 Snips,目的是打造一種更加特別的音樂體驗
在語音助手遍地走的今天,傳統音箱品牌們在自家產品上加入語音助手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包括本次新聞的主角,Sonos 多款產品都已經搭載了 Alexa、Google Assistant、Rokid 等語音助手。
然而,Sonos 這次收購的 Snips,與我們常識中的語音助手們有點不同。
早在 2 年前,深圳灣曾經報道過,Snips 推出了一個語音平臺,用于幫助企業或者個人快速地創建自己的語音助手。這一平臺最大的特點是,其全棧解決方案都是通過特殊的技術構建的,基于該平臺打造的語音助手可以直接在設備端運行,無需將信息傳輸到云端。
這一主打離線操作語音平臺也正是 Sonos 收購 Snips 的最重要原因。

一方面,隨著家庭里的智能設備數量越來越多,設備需要穩定和高效的響應速度,用戶也需要更好的隱私保護,而離線語音便是保障這兩點的解決方案,離線語音是大勢所趨。
另一方面,音響品牌 Sonos 也不需要一個全能型的 AI 助手。在早前與深圳灣的對話中,張維明表達了一個觀點,Sonos 所打造的智能音箱與 Echo 等智能音箱有著本質的區別,后者帶有明顯的「入口化」和「多媒體化」特點,而 Sonos 更關注的是音樂體驗本身。
換句話說,對于 Sonos 這樣的音響品牌,音樂體驗永遠都是擺在第一位的,語音助手更像是一個用來幫助簡化用戶與音響連接的工具。
而 Snips 平臺所提供的語音助手與 Alexa 和 Google Assistant 等提供各種 AI 能力的全能型選手相比,最大的不同便在于 Snips 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 AI 助手,更像是一個個面向垂直場景的離線語音控制指令集。它的使命不是提供各種復雜的云端服務,而是幫助設備完成一些簡單語音控制任務,比如音箱端的暫停、下一首、音量調整等。
正如 Sonos CEO Patrick Spence 所說的,收購 Snips 之后,Sonos 不會與 Alexa、Google Assistant 等直接競爭,更沒有打算再造出一個什么都知道的語音助手,相反的,本次收購的目的是為了打造一種更加特別的音樂體驗。
對話 Sonos 張維明:關于語音交互、多房間音樂,和更多 Sonos 希望打造的音樂體驗
帶著對這一收購事件的觀察和理解,以及對 Sonos 下一步發展的好奇心,深圳灣走進了 Sonos 北京辦公室,和 Sonos 大中華區戰略合作副總裁張維明做了一次深度對話。

深圳灣: 過去,Sonos 與全球語音平臺商已經有了一些深入合作,這一次收購 Snips 是否意味著 Sonos 將在智能語音領域有更多的創新?
張維明: Sonos 是一家創新型公司,我們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而在消費音頻領域的創新,從寬度和廣度上,Sonos 都有深層的思考。
一段時間,音頻領域的創新以家用語音助手為主,Sonos 收購 Snips 這家語音平臺創業公司,也成為科技圈的關注點。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和深圳灣會有這樣一次對話。
但我認為,在全能型語音入口方面的創新,這是大型互聯網廠商的關注點,對 Sonos 而言,創新則意味著要覆蓋更多的場景,并在每一個細分場景為用戶提供極致的音樂體驗。
就拿語音點播這一個場景舉例,我們希望能把體驗做到深處,或許打造更多適合垂直使用場景的音樂技能,甚至也有可能把語音指令做到類似 Spotify 這樣的內容里面,實現體驗入微的內容點播,這正是 Sonos 希望能帶給大家的極致音樂體驗的一個例子。
此外,除了家用音響場景,toB 的場景也會更豐富。Sonos 和宜家合作的音響,就是為這一特定場景定制的方案。而收購 Snips 也將意味著 Sonos 未來或許會為 toB 場景提供更好的音樂體驗。

深圳灣: 將語音控制和音樂內容整合,也是音頻平臺廠商正在創新的方向,比如 QQ 音樂。在內容整合方面,Sonos 和 QQ 音樂各自的優勢是什么?
張維明: Sonos 和 QQ 音樂有很好的合作,借助各自的優勢,共同為用戶提供在家中良好的音樂體驗。不同的是,Sonos 希望做的是內容和場景的耦合,可以概括為兩個特點:樂高化(可隨意組合),系統化(音樂多房間控制系統)。Sonos 與全球絕大多數的的內容平臺都已經達成合作,多房間音樂控制系統也是業界領先的,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帶給內容方的互補優勢。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80 個音樂服務 x 每個服務下10 個有特色的音樂頻道內容 x 每個家庭 10 個不同的房間或使用場景,就可以有 8000 個耦合結果,而 Sonos 未來提供的音樂技能或許可以足夠的豐富和細致,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深圳灣: 今年我們還關注到一個現象,隨著智能音箱的滲透率逐漸加深,擁有不止一臺智能音箱的家庭越來越多。百度、阿里、小米也在今年陸續推出了支持多房間播放的智能音箱,但可惜的是,就我們所知,多房間功能都還沒有真正上線。Sonos 打造的多房間系統一直都是業界公認的標桿,過去是音頻廠商在學習,如今互聯網廠商也在學習。多房間技術有哪些挑戰?
張維明: 深圳灣應該也有關注到,在 2015、2016 年期間,也有一撥音頻廠商在做多房間系統,但應該都失敗了。
多房間技術的門檻很高,需要長時間的打磨。比如房間建組功能,Sonos 可以實現瞬間完成,而其他廠商則需要 3~5 秒,還經常會建組失敗、丟失。
而至于如何實現更好的多房間體驗,Sonos 的經驗是,在硬件層 Wi-Fi 芯片要足夠好,在網絡層要有 Mesh Network 支撐,在應用層 Firmware 要有足夠的容錯機制,聲道可以隨房間和指令做靈活的協同??偠灾鱾€層面都要打磨和積累。
另外,Sonos 是有技術專利保護的,很多廠商也要繞過專利去做研發,研發周期長、研發成本高,這本身就是有挑戰的,尤其是對于快節奏、低成本的國內企業來說,不符合他們的創業路徑。

而百度、阿里、小米等互聯網廠商在多房間方向上,我想主要是指令層的語音控制。組組、拆組、左右聲道協同,這些可能未必是他們的核心訴求。但通過云端實現多房間語音控制,會有延遲的問題,對于用戶而言體驗未必好。
深圳灣: 在亞馬遜和 Google 今年陸續推出的硬件全家桶里,我們可以看到主打音質的高端音響。這是否意味著,互聯網廠商的加入高端音響賽道,將會給傳統音頻廠商帶來更大的挑戰?
張維明: 如你所述,高端音響會是未來的趨勢?;ヂ摼W廠商通過低價教育用戶,已經讓很多人從不使用音箱,到開始使用音箱,到如今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音樂體驗。
亞馬遜和 Google 這樣的互聯網廠商,他們的高端路線,一個是帶屏幕,多媒體設備方向,另一個是音質高階,打造高端品牌。一旦用戶有了通過外放設備聽音樂的習慣,就一定會往高端音響走。而只要有更高的音質追求,往上走,就會最終喜歡 Sonos 的品牌。
深圳灣: 最后再回到 Snips 的收購事件,您認為它對 Sonos 的意義是什么?
張維明: Sonos 一直在消費電子領域追求產品和技術創新,收購 Snips 讓 Sonos 往 high-tech 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