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Q1 國內可穿戴市場報告:小米手環增速放緩,智能手表、TWS 凸顯發展潛力
中國可穿戴市場已經進入手環向手表過渡的階段
6 月 11 日,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 IDC 發布《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19年第一季度》。顯示了國內各大品牌可穿戴產品的市場份額以及最新的趨勢。
報告數據顯示,2019 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 1950 萬臺,同比增長 34.7%。智能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達到 84.6%,基礎可穿戴設備(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 25.5%。

各廠商排名方面,小米以 427.9 萬臺的出貨量拿下國內市場第一的市場份額,華為、蘋果分別在國內排名第二、第三,出貨量分別為 360.5 萬臺,199.3 萬臺,其中華為表現搶眼,出貨量同比增長率達到 214%,這一點與 IDC 近期發布的 2019 Q1 全球可穿戴報告信息一致。緊隨之后的國內兩大兒童智能手表品牌步步高、五洲無線,出貨量分別為 144.8 萬臺、49.2 萬臺。
IDC 進一步分析了以上五大可穿戴廠商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耳機拉動各廠可穿戴業務的增長,在兒童智能手表市場中,4G 則是推動行業增長的主要因素。
耳機產品成各大廠業務增長的「主力軍」
在蘋果的帶動作用下,各大手機廠商也紛紛取消 3.5mm 耳機孔,推出真無線耳機產品。IDC 在報告中分析道,在小米、華為、蘋果可穿戴業務增長中,TWS 等耳機產品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性價比之王」小米在去年底、今年 Q1 陸續推出 199 元小米藍牙耳機和 AirDots 青春版 399 元的小米藍牙耳機 Air,以超高的性價比大幅拉動了其在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增長。反觀小米可穿戴的主力設備小米手環系列,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逐漸放緩,相反,在海外市場則有明顯增長。

華為方面,除了 TalkBand B5,榮耀手環 4 以及 Watch GT 等明星腕式穿戴類設備外,華為的真無線耳機產品 FreeBuds 和榮耀 FlyPods 均迎來迅速增長。
蘋果則繼續依靠旗下耳機產品贏得同比增長,包括新款 AirPods 以及 Beats 系列產品。今年 3、4 月份,蘋果再度更新了第二代 AirPods,接著發布新的Powerbeats Pro 無線耳機,有望帶來持續的增長。

兒童智能手表:渠道為王,4G 是趨勢
在該季度中,步步高旗下的小天才在兒童手表市場依然保持強勢增長勢頭,和五洲無線(兒童手表品牌阿巴町所屬公司)一樣,主要增長來源于 4G 產品在運營商渠道的持續深耕。

成人手表市場走向成熟,eSIM、智能化、健康數據是趨勢
另外,IDC 報告顯示,2019 年 Q1,中國可穿戴設備的成人手表市場出貨量為 201 萬臺,同比增長高達 89.4%,增長勢頭迅猛。其中,華為、華米、蘋果等品牌成為廣大用戶的首選(小米因主打手環設備,在成人手表市場缺席)。

IDC 分析,國內成人手表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有兩點:
1.價格方面,中國成人手表市場的平均價格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35.4%。
隨著供應鏈的成熟,廠商對產品的定位更為清晰,通過精準定位用戶群體及其需求,能對極致功能和次級需求做出恰當的取舍,從而有效控制成本,合理的價格也更能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
2.手環向手表更迭。
過去,出于嘗鮮的試探態度,用戶一般將手環類設備作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入門級產品。近年來,手環試圖通過屏幕、續航、算法等軟硬件的優化進行產品升級,但在功能和場景的拓展性上依舊落后于手表。
在歷經幾年的市場培育過后,用戶需求的擴展,以及市場、技術的成熟,讓手環向手表的過渡成為一個重要趨勢。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小米手環在國內銷量放緩的原因。
IDC 中國研究經理潘雪菲表示,eSIM、智能化和健康數據分析是未來成人手表發展的三大重要趨勢。
其中,eSIM 不僅拓展了手表通話場景,還在手表未來拓展 IoT 服務、健康數據功能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智能化是智能手表在功能拓展性區別于手環的主要特點。至于健康數據分析,是蘋果、三星、華為等大廠都在競相入局的藍海市場,在智能可穿戴領域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