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新硬件生態周期的起點,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 WARE 2019 精華
小米首次公開小愛智能音箱的產品之路丨WARE 2019
小米做智能音箱并不是為了跟風。
導讀:近期,深圳灣舉辦了主題為「ON THE GO:隨行 AI 場景的產品創新」的峰會。峰會上,小米高級產品總監陳勇講述了小米做智能音箱的初心,以及產品過程中攻克的難題,并首度公開了小愛觸屏音箱誕生的故事。
嘉賓簡介:陳勇,小米高級產品總監,小愛音箱產品團隊負責人,2013 年加入小米,負責過小米路由器、小米 WiFi 放大器、小米電力貓、小米隨身 WiFi 等產品。
以下為嘉賓的演講實錄,經深圳灣整理和編輯。
/////////////
其實小米做智能音箱并不是跟風的行為,早在七八年前,小米已經在做藍牙音箱。直到 2016 年,我們推出了一款名為小米互聯網音箱的產品,點按音箱上的按鈕,可以進行語音交互,可以說,它是小愛音箱的前身。

小米最智能音箱的原因
小米為什么做音箱?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音箱的市場很大。據統計,整個中國音箱市場規模在 4 億臺左右,而且很穩定,涵蓋傳統藍牙音箱、WiFi 音箱、智能音箱。而我們深信,未來的音箱都會變成智能的,不會有智能、非智能之分。
其次,這兩年,IoT 以及人工智能的興起,讓我們在做智能音箱多了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智能音箱是我們公司 AIoT 雙引擎「1+4+×」的重要一環。其中,1 代表智能手機,4 是小愛音箱、路由器、電視、筆記本,X 是指豐富的生態鏈產品。在「4」當中,音箱排第一位。

從 2013 年推出第一款智能攝像頭之后,小米陸續做了 800 多種硬件產品,市場也遍布全球。目前,小米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 IoT 平臺:小米 IoT 設備接入數超過 1.5 億臺,同比增長接近 2 倍,有 230 萬用戶的家里有超過 5 個的小米 IoT 設備。

小米音箱跟 IoT 有什么關系呢?有幾個數字可以給大家分享:
第一,小愛音箱和 IoT 用戶的重合超過 20%,而且這個比例一直增長。
第二,通過音箱控制 IoT 的語音請求占比超過 15%。
第三,每臺音箱每天對 IoT 的請求次數超過了 3.5 次。
也就是說,小愛音箱對 IoT 的產品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有了小愛音箱的加持,IoT 的活躍度變高了,也因為有了 IoT 的加持,小愛音箱的使用率變高了,它們是互相依賴的關系。
江湖有一個傳聞:「千萬不要買小愛音箱,買了也請當智能音箱使用,不要用它控制設備,否則你就會有滿屋子小米 AIoT 的產品。」我們認為,小愛音箱是開啟智能家庭的鑰匙,所以智能音箱是小米鐵定要走下去的方向。
截止到 2019 年 4月,我們一共推出五款智能音箱,包括小愛音箱、小愛觸屏音箱、小愛音箱萬能遙控版。小愛音箱累計銷售超過 1000 萬臺。小米的智能音箱出貨量在中國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四。

小米做智能音箱遇到的兩大難題:取名、管理用戶預期
小米第一款智能音箱的產品立項是在 2017 年 1 月,歷經 7 個月的時間打造,同年 7 月份正式發布。

期間其他公司遇到的問題,小米一個不落的都遇到過。但基于自身的能力,小米得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一個復雜的新品類。
在核心的遠場語音技術方面,我們有很多有能力的供應商提供技術支持;在軟硬件的開發方面,小米有大量技術儲備和經驗;硬件成本的控制是我們的強項;渠道方面,小米有非常強的線上和線下的雙渠道優勢;小愛音箱雖然牽動了小?公司內部的 5-6 個部?,但部?合作非常順暢。
以上,使得小愛智能音箱項目的整體進展?常快速。

對我們來說,小愛音箱主要糾結點有兩個??:
給產品起名字
第一,給產品起名字。一個新的產品品類將涉及到后續的迭代,所以取名字對硬件公司來說非常重要,名字一旦取錯,就很難扭轉。
產品名字的作用,是讓用戶容易記住和容易理解。為了「小愛同學」這個名字,我們用了很長時間,認真梳理了喚醒詞的 3 大類、15 個條件,包括從技術層面避免誤喚醒、低頻次等:

我們一共做了 200 多個提案,整整花了 3 個月時間才將「小愛同學」這個名字敲定下來。
小愛同學的「愛」是?工智能(AI)的縮寫,名字的核?是「同學」——同學跟你年齡差不多、智商差不多,有時候會犯錯,但因為她是你的同學,你會容忍她、包容她。
如何管理用戶的預期
第二個難題是,如何管理用戶的預期
目前,AI 的水平還比較低,離用戶的預期還很遠。如何讓用戶感覺這個智能音箱是符合他的預期的,并且覺得不是那么蠢呢?我們認為,管理好用戶的預期,用戶體驗的基礎,滿?用戶預期,產品才會有口碑。
為此,我們做了以下事情來降低用戶對 AI 的預期:
給小愛同學設計了一個具像化、擬人化的虛擬形象,賦予它具體的年齡、聲音、表情以及說話的方式。

「小愛訓練計劃」:?戶可親手調教小愛同學,?你的智慧教她。這個功能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吸引了百萬人參與,累計創建了 300 多萬條技能以及內容。
小米最近發布了小愛觸屏音箱,這款產品很小巧,而且不帶攝像頭。
小愛觸屏音箱誕生歷程

關于這個屏幕尺寸要做多大,我們內部也討論了很久。
起初,我們為這個屏幕設計了多個的應用場景,包括看視頻、視頻通話、視頻監控、看 MV 等等。
但仔細思考后發現,這些方向會有點小問題:看視頻,iPad 或者電視的體驗會更好;視頻通話,微信的視頻通話似乎已經很好了;視頻監控,在家里通過音箱看家?的攝像頭的場景不會很?......
之后,我們從「屏幕+音箱」轉換成「?箱+屏幕」的思路。看似一樣,但是它們有本質的區別,有輕重和先后之分。后者是音箱為主,屏幕為輔助,這轉變使得我們整體的思路開闊了許多。
我們做了一個調研,發現這些有意思的數據:同一個價格段的音箱上,有 80% 的用戶傾向于選擇帶屏幕的。而這 80% 的用戶對產品的關注點,主要是功能、音質、外觀,其中只有 2% 的用戶會關心屏幕大小。這也就能證明我們的思路是正確的,因此我們過度追求過大的屏幕尺寸。

另外,用戶認知根深蒂固,不要試圖改變用戶的心智,對于音箱,用戶的預設價格在 200-300 元左右,并不會為了屏幕額外多付出幾百塊錢。
于是,我們最終決定做一個極具性價比的帶屏音箱:4 寸屏幕,不帶攝像頭,299 元的價格與小米第一代智能音箱一樣。

小愛觸屏音箱即使帶了屏幕,也要回歸音箱的初?——它不會?時無刻的給用戶推送內容,去打擾?用戶。對于小愛觸屏?箱,我們希望它成為用戶家里的一個安靜漂亮的時鐘表盤、一個溫馨的家庭電子相框、一個全能的智能家居 IoT 儀表盤。
對于這款產品,我們有很高的預期,相信它會讓很多用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