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上 4G 兒童手表細分市場,高通推出驍龍 Wear 2500 平臺

高通丁勇:兒童手表在中國可穿戴市場占主導,4G、AI 推動行業的向前發展丨WARE 2018
可獨立通信、智能操作系統、4G 網絡推動中國可穿戴市場快速發展
作為可穿戴芯片行業領域的龍頭老大,高通精準洞察市場從過去到現在的走向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在「WARE 2018 AI 芯片與應用峰會」上,美國高通中國地區高級產品市場經理丁勇表示,可穿戴在幾年里發展的并不順利,而在經歷三年左右的市場培育后,在 2017 年,行業終于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市場增長率達到 50%。
高通將 2017 年定義為可穿戴 4G 手表的元年,這一年,手表的的操作系統從非智能操作系統跨越到智能操作系統,網絡帶寬從 2G 跨越到了 4G。由于操作系統和網絡帶寬的跨越式發展,智能手表能給用戶以更多智能體驗。在中國可穿戴領域,兒童手表這個產品品類成為銷量主力軍,占據的份額達到了 70%。
未來,高通會持續發展可穿戴技術,將降低功耗,縮小器件體積等作為發力方向,與算法廠商、設備商業打造出更優秀的產品。據透露,高通會更注重可穿戴細分市場,他們正考慮具有獨立通訊能力的耳機,與算法廠商配合做醫療級別的手表,積極拓展兒童智能手表的海外市場。
以下是高通丁勇在「WARE 2018 AI 芯片與應用峰會」演講實錄,經深圳灣整理和發布。
# 現場回放 #

嘉賓:丁勇 / 美國高通中國地區高級產品市場經理
主題:可穿戴產品方向的芯解讀
2017 年可被定義為智能可穿戴的元年,兒童手表成中國可穿戴市場主力軍
可穿戴產品在中國至少發展了 4~5 年的時間,早在 2015 年,高通就推出了第一款智能的可穿戴產品——驍龍 400,最早的一個產品就是華為的第一代智能手表。
事實上,在剛開始的這幾年,可穿戴道路并不一帆風順,而且比較坎坷。到了 2017 年,經過三年多的市場培育,行業終于迎來曙光。當時,整個中國區可穿戴產品總銷量大概在 2500 萬臺左右,2016 年只有 1500 萬臺左右,整個市場增長率將近 50%。
我們回顧和總結了一下 2017 年中國可穿戴市場的特點和熱點:
- 第一,一些時尚品牌、奢侈品牌、傳統表商等紛紛開始關注智能手表,并與芯片、系統廠商跨界合作推出自有品牌的首款智能手表(如 LV、萬寶龍等),讓腕表用戶能進一步了解和體驗智能手表。
- 第二,作為智能可穿戴的風向標,蘋果也意識到可穿戴產品需要有獨立通信功能的特性,并推出了 LTE 智能手表 Apple Watch 3。
- 第三,在中國可穿戴領域,兒童手表這個產品品類成為銷量主力軍,占據的市場份額達到了 70%,在大城市,基本每個兒童人手一個智能手表。
我們可以定義 2017 年為可穿戴設備 4G 手表的元年,從這一年開始,手表的操作系統從非智能操作系統跨越到智能操作系統,網絡帶寬由 2G 變成了 4G(當然還有一部分手表沒有用上 4G)。通過操作系統和網絡帶寬的變化,我們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多的用戶體驗,包括 AI 算法及其更多應用,可大大增大用戶的粘性。
兒童可穿戴產品的發展趨勢
兒童可穿戴市場目前有這么幾個趨勢,一是市場從中國蔓延到全球,二是 2G、3G 等低帶寬、低速率的網絡向 4G 轉變,三是,智能的操作系統。
目前,兒童可穿戴設備的使用場景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聯系。這是兒童手表的必備功能,包括語音/視頻通話、家庭日歷、社交應用等,家長需要實時與孩子保持聯系。
第二,安全。包括室內和戶外定位、運動檢測等,家長需要知道孩子哪個時間在哪個位置。
前兩個功能是家長最關心的,也是家長購買的動力。
第三,樂趣。包括朋友社交、游戲以及 AI 等。對此,高通已經跟第三方 AI 語音公司合作,為兒童可穿戴設備增加語音對話等 AI 功能和應用。這些擁有對話能力的手表給出的對話結果其實很簡單,但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跟它們互動(比如問天氣),這樣一來產品的粘性也變強了。
高通在未來可穿戴領域的計劃:具有獨立通訊能力的耳機、醫療級別的手表,推展兒童智能手表的海外市場
在這幾年,高通也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與 Google 合作研發手表操作系統和芯片,目前有 200 多款可穿戴產品在全球上市,其中 80% 的 Android Wear 產品使用了高通的 Snapdragon? Wear? 2100 處理器。
在今年 6 月份的 MWC 上,高通還推出了 4G 聯網兒童可穿戴設備專用平臺 Snapdragon Wear 2500,其在功耗、性能等個方面都有較大的提升,體積也更小。(詳情查看深圳灣報道:《盯上 4G 兒童手表細分市場,高通推出驍龍 Wear 2500 平臺》)
目前,我們的產品方案(兒童智能手表方案)已經非常成熟了,不僅在中國得到了驗證,還在海外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得到了驗證,下圖采用高通解決方案的兒童手表在世界的布局情況,總的來說,14個國家/地區、15家運營商正在銷售基于高通技術的終端。
未來,高通會更加關注可穿戴市場的細分領域,我們考慮通過與算法廠合作,做一些具有獨立通訊能力的耳機、醫療級別的手表等。同時,對于兒童手表這個產品類別,我們也積極拓展其海外市場。
與此同時,高通會持續發展可穿戴技術,與客戶共同努力和思考可穿戴設備的進步空間,把功耗降低,提升用戶體驗大大提升。
# 媒體對話芯片商 #

訪談嘉賓:
丁勇 / 美國高通中國地區高級產品市場經理
炫姐姐 / 深圳灣
給品牌商的建議
炫姐姐:現在智能手表和 AI 的集成,一個是語音交互的集成,另外一個是數據的追蹤和數據的處理,以及低功耗等。作為一家清楚趨勢的芯片商,高通會給我們的品牌商以什么樣的指導意見?
丁勇:作為一個芯片廠、平臺廠,我們是抱著開放的心態跟所有客戶、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同來完善我們的產品。畢竟僅靠單方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在這個產業鏈和產品類型上取得突破的。
高通本職的工作是在芯片端、軟件架構端,做到更高效、更省電,這也是目前可穿戴設備的痛點。我們非常歡迎更多的生態鏈公司、AI 公司、算法公司來跟我們洽談合作,幫助我們的客戶把產品做得更好。
「手表+耳機」會代替手機嗎?可穿戴的終極產品形態是什么?
炫姐姐:高通在智能耳機方面有 QC5100 的方案,會與手表有一個結合,未來可穿戴通過手表+耳機,就可以實現「脫離手機」的操作,這方面,高通的近期的舉措和長遠的規劃是什么?可穿戴終極的產品形態會是什么?
丁勇:每個做產品的人心里都有這么一個終極的夢想,把產品做得更完美并讓用戶離不開。目前,相信絕大部分做可穿戴產品的人都有這樣一個夢想,也就是有一天智能可穿戴可以替代掉手機,因為可穿戴類的產品是最貼近人,也方便使用。
至于這類產品的終極形態,其實就是把所有能夠在手機上實現的功能都在手表上實現。目前,語音操作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另外一些新科技,比如微投影已經能夠在手表上實現,未來的產品會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