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一大波迷你智能音箱來襲,突破千萬級銷量是否就指日可待?
還得多靠幾家巨頭一起推動。
2017 年,「百箱大戰」的硝煙彌漫了一整年。
2018 年,在春回大地、百花齊放的時刻,智能音箱的熱度依舊持續著。
在智能音箱這個已經被喚醒的大市場,我們看到了各大廠商都在摩肩擦踵的,推出或者準備推出新品。繼 2017 年的各種「類 Echo」產品之后,各家推出的 Mini 版的「類 Echo Dot」智能音箱儼然成為了「今春流行」。
我們首先盤點一些近期的廠商動態。
阿里悄悄上線天貓精靈 M1

今年 3 月初,阿里在天貓商城上線一款迷你智能音箱——天貓精靈 M1。該音箱售價為 299 元,內置阿里 AliGenie 語音助手,采用 4 麥克風陣列。除了硬件、外觀之外,天貓精靈 M1 在軟件、功能層面與上一代的 X1 基本沒有什么區別。
雖然官方沒有太多關于為什么做這款產品的解讀,但天貓上每天增長的銷量數字,已經流露出,阿里智能希望延續去年天貓精靈 100 萬銷量的市場熱度。有業內人士稱,智能音箱市場突破 1000 萬臺或許才是一個行業的及格分數,而天貓精靈今年還需要加大火力。
騰訊叮當、百度 DuerOS 先后與古古美美合作,推出 GGMM E2 便攜式智能音箱

GGMM E2 定位于近場語音智能,旨在進入家庭和移動音樂播放市場。產品在設計上擺脫了復雜的遠場智能語音必需的麥克風陣列,供電也可以依賴于內部電池。用戶通過近場語音指令,可獲得來自百度或騰訊的娛樂資源、生活信息、設備操控等智能服務。
GGMM 創始人童建超早在 2015 年就率先與阿里智能合作,在自家的音箱產品里集成了互聯網平臺提供的服務和內容。而在國外市場,Alexa 版的 GGMM 銷量在智能音箱品類銷量和口碑都遙遙領先,這也讓童建超看到了智能音箱的市場契機。
今年,GGMM 先后推出騰訊叮當版、百度 DuerOS 版的音箱,也是希望借此帶動國內音箱的整體銷量。「畢竟,集成了 QQ 音樂和百度音樂的內容,這是用戶想要的。」童建超對深圳灣說。
搭載百度 DuerOS 的 Mini 版小度音箱也即將來襲
在 2017 百度世界大會上,渡鴉智能為百度 DuerOS 打造的第一款標桿性智能音箱產品 raven H 正式亮相。不管從造型還是從產品交互、功能的設計上看,raven H 完全是一個「極客范」十足的產品。
而接下來,百度或許正在思考以一款相對「大眾」的產品來迅速占領市場,百度自家品牌的「小度」 Mini 版智能音箱可能也將在不久后面世。
以 299 的小米 AI 音箱收割市場之后,超高性價比的米牌 Mini 音箱也要來了
去年,小米以 299 元的小米 AI 音箱收割整個國內智能音箱市場。而據小米生態鏈企業內部傳出的消息稱,小米「小愛同學」也將要在 3 月底推出「小小愛」(我們暫且這么稱呼她的姊妹),售價有可能是 99 元。
小米生態鏈企業 Yeelight :支持雙 AI 系統的 Yeelight 語音助手

今年 1 月份,小米生態鏈企業 Yeelight 推出國內首個支持雙語音系統的 Yeelight 語音助手。該音箱搭載米家「小愛同學」、微軟小冰雙語音助手,二者分別扮演著理性與感性兩重「人格」,具備智能家居(大部分是米家家居)控制、講故事、聊天等任務型和娛樂功能。(點擊查看深圳灣深度體驗)
Rokid Mini(梵星):一款面向 B 端市場、并提供全屋智能語音 IoT 解決方案的產品

在去年云棲大會的發布會期間,深圳灣就了解到 Rokid 籌備迷你版月石的計劃。近期,傳言中這款設備 Rokid Mini(梵星)已經在 AWE 上亮相。Rokid Mini 是 Rokid 一款面向 B 端市場、并提供全屋智能語音 IoT 解決方案的產品(現已在京東開啟預約)。
Rokid Mini 售價 399 元,采用 4 麥克風陣列。除家居控制等標配功能之外,Rokid Mini 還支持與傳統音箱連接,讓后者實現語音控制,將多個 Rokid Mini 分布到多個房間后,可帶來多房間音樂以及全屋智能體驗。
出門問問 Tichome Mini:銷量(可能)并不樂觀

在諸多模仿 Echo Dot 做迷你智能音箱的廠商里,去年出門問問已經做了一回先頭部隊,于 11 月底推出 Tichome Mini , 499 元。該音箱采用雙麥克風陣列,內置 2600mAh 容量的電池,另外還支持 IPX6 級防水、防潮。主打便攜、多場景(包括浴室、泳池等室內、室外)的使用。(點擊查看深圳灣早前報道)
在這近三個月推廣和銷售,據天貓商品頁顯示,截至目前 Tichome Mini 僅售出 181 臺(其他電商平臺數據則尚不明確)。
還有另外一位稱得上國內 Mini 智能音箱「元老」級別的叮咚 TOP

比出門問問更早的,還有在去年 6 月底推出叮咚 TOP 的靈隆科技。叮咚 TOP 售價 399 元,是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首款 Mini 智能音箱。
在去年「雙十一」與天貓精靈 X1 進行的「價格戰」當中,叮咚把叮咚 TOP 的價格降至 49 元的行業最低門檻。據悉,「雙十一」當天,京東叮咚系列銷量同比增長 445%,銷售同比增長 575%,叮咚 TOP 音箱踞京東迷你音箱熱賣榜第一名。
Echo Dot、Google Home Mini 這兩位前輩給我們帶來了啟示
可見,雖然國內智能音箱市場沒有達到國外爆發性增長的狀態,廠商追逐的腳步也并沒有的放緩下來,模仿國外亞馬遜、Google 進行 Mini 智能音箱這個品類的第二輪布局。

在國外,作為主音箱的補充,Mini 智能音箱往往被用以放置在除客廳以外的臥室、廚房等家庭場景內,起到設備聯動、將智能盡可能覆蓋到全屋的作用。
從以上盤點的產品來看,國內的 Mini 智能音箱在模仿這一套路的同時,也創新性的打造出了「便攜」這個品類的相關產品。
再回過頭來看 Echo Dot、Google Home Mini 這兩位「先驅」在國外的銷量市場情況。由于具備高性價比、入手門檻低等特點,這兩款設備備受消費者群體青睞。包括 Echo 系列能從 2016 底圣誕促銷季以來獲得那么高的市場份額,也很大程度上是 Echo Dot 的功勞。

由此以來,也不難理解國內廠商競相推出這類產品的原因了。
主打「高性價比」的 Mini 版智能音箱能否成為新的增長點,并助推智能音箱實現千萬級銷量的突破?
深圳灣早些的報道曾經指出,在今年 1 月份,英國老牌 IT 行業分析公司 Canalys 發布的一份預測報告中稱,2018 年將成為智能音箱的「極其關鍵的一年」,并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球智能音箱銷量將增長到 5630 萬臺。其中美國依舊會是智能音箱的主要市場,預計出貨量將會達到 3840 萬臺。緊隨其后的將會是中國,預計可達 440 萬臺的銷量。(點擊查看報道詳情)

國外智能音箱市場在 Echo 系列智能音箱(尤其是 Echo Dot)推動下愈發成熟,單亞馬遜一家公司在去年一個季度內(Q4)就能實現千萬銷量的突破。
那么在國內,這一波 Mini 版智能音箱能否像 Echo Dot、Google Home Mini 那樣,成為助推國內智能音箱市場的主力?我們通過相關資料以及對部分行業人士進行的采訪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相應的剖析。
作為音響界的「老司機」也是最早踏入「AI 智能音箱」的前輩(360 咚咚音箱的設計承擔方、叮咚智能音箱的產品顧問),貓王收音機創始人曾德鈞在接受深圳灣的采訪時談到,今年如果希望突破千萬臺的大關,還是相當有挑戰。
拿有源音箱市場銷量來看,單品年突破千萬臺的并不多,而單品突破千萬級對于智能音箱這個新興市場來看,目前來看是非常有挑戰的事。訪談中,曾老師也表達了圈內人一致認同的觀點,「智能音箱目前是一個巨頭們的市場」,國內這個市場今年要突破千萬大關,必須要有幾家巨頭的強力拉動。即便如此,成為現實的可能并不樂觀。
超聲音響總經理劉曉彤進一步表示,今年,巨頭將對市場的推動起到決定性作用,尤其是在去年表現突出的阿里、小米。而要再進一步突破千萬臺的大關,還需要有第三、第四家巨頭加入進來,共同拉動市場。
而對于將智能音箱做小、做便宜這樣的產品策略,是否能加速市場增長,劉曉彤持懷疑態度。「不一定,」他對深圳灣表示,「迷你智能音箱的產品策略并不會起決定性作用,更重要的還是要解決產品體驗的核心問題」。
畢竟,去年的百萬級市場,并不是消費者的市場,而是巨頭補貼的市場。解決產品體驗問題,才是智能音箱立足于消費市場、被消費市場接受之根本。(劉曉彤將在本周六做客深圳灣的線下活動「梧桐 CEO 早茶會」,與渡鴉創始人呂騁一起暢談智能音箱的設計和量產,點擊了解活動詳情。)
其實,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國內各大巨頭們都有讓國內智能音箱市場實現「突破千萬」的心,而今年內能不能達標,就得看他們的努力了。
主筆:林億、陳壹零
編輯:小琳
智能音箱在國內能不能火,全靠是否能有一款產品橫空出世,兼顧智能與音質,如果顏值還能高一點那就更好。谷歌、蘋果、亞馬遜也都在摸索中,能惠及到華語市場恐怕需要一段更長的時間,所以說智能音箱是國內廠商在科技領域彎道超車的一次好機會
AI智能音響市場方興未艾,千萬級銷量指標的實現與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息息相關,但更關鍵之處在于大眾消費者應用場景的啟迪。市場上國內主流產品包括:阿里系天貓精靈、小米系小愛同學、百度系raven H、喜馬拉雅FM的小雅、京東系叮咚、Rokid Mini以及出門問問等產品。功能上現在也是大同小異,包括播放音樂、有聲讀物、詢問天氣、設定備忘錄、設定鬧鐘、智能家居控制等基本功能。因各產品基因不同,他們表現出來的天賦不一,阿里系天貓精靈在購物功能上表現不錯,喜馬拉雅FM的小雅在音頻內容上具有優勢,小米系小愛同學背靠小米生態鏈可以互動所有小米產品。這些功能能夠滿足日常基本需求,但要觸達大眾消費者,關鍵點還是對消費者應用場景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