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智能耳機進化的三大方向中,透露出的是抉擇、零碎、混亂,還是繁榮?

下一代 Google Pixel Buds 將支持手勢控制功能,但「最令人失望」的問題能解決嗎?
AI 能力之外,良好的交互性能和舒適的佩戴體驗才是智能耳機最重要的立命之本。
在 Google Pixel Buds 耳機剛剛發(fā)布的時候,官方酷炫的功能演示吸引了一大批粉絲,粉絲們一致認為這副耳機讓科幻變成了現(xiàn)實,未來還將影響世界。
然而結(jié)果是,雖然音質(zhì)表現(xiàn)、續(xù)航能力、以及隨叫隨到的 Google Assistant 助手表現(xiàn)都十分討喜,這款耳機依舊被用戶評為 2017 年度最令人失望的科技產(chǎn)品之一。根據(jù)外媒的評測 ,Pixel Buds 的「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 對話翻譯體驗差:雖然能出色的完成簡單的單詞翻譯,卻遠遠不足以成為一款流暢的跨語種實時對話工具;另外翻譯功能僅支持 Pixel 系列手機也引來不少詬病。
- 隔音效果差:雖然被定位為降噪耳機,但畢竟只是半封閉式設計,且十分容易松動,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下聽歌比普通耳機好不了多少。
- 佩戴不舒適:很多體驗者都反映 Pixel Buds 的耳塞不能舒適地賽到耳道中,尤其是對于耳道較小的用戶,用的時間稍長就會因摩擦產(chǎn)生痛苦的使用體驗。
- 觸摸板控制令人沮喪 :Pixel Buds 的觸控板過于靈敏,甚至是將它們掛在脖子上,或者放進收納盒時,都會因為誤碰而激活一些操作。
不過,盡管被主流科媒及消費者一致給出差評 ,Google 并沒有要放棄這款產(chǎn)品的意思。上個月 , Google 宣布 Pixel Buds 已進軍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算上此前的美國與加拿大,其在發(fā)布后短短 4 個月里便進駐了 5 個國家。

當然,渠道鋪的大是一回事,消費者買不買賬則是另一回事。為了改進 Pixel Buds 的產(chǎn)品體驗 ,Google 也準備在下一代 Pixels Buds 中加入更多功能。
例如近日有開發(fā)者發(fā)現(xiàn) ,Google 在 Play 商店中上傳了 Pixel Buds 的最新測試版本,表明下一代 Pixel Buds 將會支持一系列手勢控制功能,以降低觸控板容易誤觸發(fā)的毛病。一些更新細節(jié)如下:
- 可自定義側(cè)面雙擊動作:目前,雙擊右側(cè)耳塞觸摸板的動作能召喚出 Google Assistant,并得到語音服務菜單;而下一代 Pixel Buds 中用戶可以自定義此動作,例如定義雙擊跳躍到下一首音樂。
- 「智能監(jiān)測」更名為「耳內(nèi)監(jiān)測」:目前 Pixel Buds 提供智能檢測功能,當將右側(cè)耳塞從耳朵上取下時,會暫停播放音樂;而下一代產(chǎn)品中此功能被命名為「耳內(nèi)檢測」,即一旦右耳塞被取下(包括外力原因脫離耳道),Pixel Buds 將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
- 三重敲擊右耳塞開/關機:現(xiàn)款 Pixel Buds 關機的唯一方式是將其放回充電盒中,而下一代將會采用三重敲擊開關機的模式,此種方式關機后「耳內(nèi)檢測」功能將會被禁用。

2017 年,耳機行業(yè)迎來了一場集體 AI 化之路。然而,作為一種高頻次使用的隨身設備,在 AI 能力之外,良好的交互性能和舒適的佩戴體驗才是智能耳機最重要的立命之本。這也是為什么在最新的測試版本中,Google Pixel Buds 也開注重打磨產(chǎn)品細節(jié)體驗的原因吧。(作者:談哲@深圳灣)
藍牙耳機目前最應該解決的應該是3.5毫米耳機接口被干掉后,用戶使用不方便的痛點問題。谷歌對于智能穿戴設備的預想很好,但還是步子跨的大了,沒有把最基本的用戶體驗做好,想法再酷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