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任天堂 Switch 3 月開售,這里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能將一套紙板賣到 70 美元,還引發媽媽們尖叫的,也只有任天堂了
媽媽們買了這套紙板,別忘了還得去買一套主機。
不久前,在『時代周刊』評選的 2017 年度十大「杰出產品」中,任天堂 Switch 主機力壓 iPhone X 登頂,成為最受網友追捧的電子產品。
Switch 問世 9 個月銷量便突破 1000 萬臺,已經成為北美地區史上銷售最快的游戲主機。而在今天早上,任天堂又公布了一套 Switch 新的「外設」游戲硬件——LABO,瞬間引爆了朋友圈,撩得許多年輕媽媽及小青年大呼想買。

具體而言,全新的 Labo 外設其實只是一套簡單的紙板,其魔力在于:玩家可通過特定的紙板剪切和拼湊,制造出鋼琴、魚竿、房子、賽車、機器人模型,再配合 Switch 設備本體及 Joy-Con 手柄,就可以體驗各種富有創意的全新玩法。例如:




為什么一套紙板能達到如此驚艷的游戲效果,答案是:體感交互。
原理上,任天堂主要利用了 Switch 設備自帶的體感及手柄上的 IR 紅外攝像等功能,對特定紙板進行感知(紙板上會有一些反光部件,IR 攝像頭就是通過計算這些反光,來觸發相應的功能),再在游戲中進行反饋,從而完成整個交互。
例如在鋼琴模型上,不同按鍵背后均有鏡面反光條 ,Switch 可以通過反光,感知到紙模上零件的移動,來確定游戲內的音符。
這確實是一種顛覆了傳統游戲主機的玩法,并且能讓用戶體驗到手工制作和虛擬游戲的雙重樂趣,而體感交互則能賦予用戶更富沉浸感的游戲體驗。
回過頭看體感技術的發展,其實一路上都是與游戲息息相關,并且催生了不少火熱的電子單品,如最早的 Kinect、Xbox One 及 Wii。
然而近年來隨著手機游戲的快速發展,輕度游戲已經逐漸從主機及掌機界分流,導致硬核游戲被貼上了「小眾」的標簽。在過去的幾年中,在被智能手機逐漸擠壓市場的游戲主機這條路上,任天堂走的十分不順。
回想一年前 ,WiiU 游戲機的失敗帶給任天堂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被譏諷為任天堂史上最失敗主機,甚至后來有媒體發文建議任天堂只做軟件。因而 Switch 的推出曾備受質疑,其對于任天堂來說更像是一次孤注一擲的賭博。
幸而 , 賭對了。
然而在 Switch 銷量持續漸漲的背后,消費者的好奇心也沒那么容易持續。在銷量觸及天花板之前,任天堂依然需要用完全不一樣的新奇玩法來吸引消費者,以保證這款產品的熱度。

而這次 LABO 的推出,成功將 Switch 的受眾范圍從「硬核玩家」推向大眾,男女老少皆宜。盡管售價不便宜,但年輕的媽媽與熱愛游戲的硬核青年們,均在紛紛高呼要為這套玩具打 Call。
或許,任天堂這次又賭對了。(作者:談哲@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