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鼓勵第三方優化 HomePod 應用,但 Siri 不會對開發者完全開放

HomePod 將配備 Face ID 功能?未來的蘋果可能會出一款帶屏的智能音箱
HomePod 第一代還沒出來,大家就已經開始操心第二代的功能了
「嘿 Siri,早上好!來首 Don't Bother Me!」
在蘋果 HomePod 發布后,很多果粉都幻想在早上醒來后,能像呼喚家人一樣,通過喚醒詞與床頭的智能音箱打招呼,點播一首美妙的音樂,從而開啟美好的一天。
不過,下一代 HomePod 很可能不再需要使用喚醒詞就能直接與之對話了。有消息稱,蘋果可能于 2019 年推出配備 3D 傳感攝像頭的 HomePod,植入已在 iPhone X 上成功應用的 FaceID 面部識別技術。

也就是說,你可以省掉喚醒詞「嘿 Siri」,只需要在 HomePod 的攝像頭面前晃一下腦袋,就能直接與它對話了。
這個消息來自臺灣英華達電器(Inventec Appliances)總經理 David Ho,他在最新的財報會議上提到,公司已經看到了這么一種趨勢:企業開始著手把面部識別、圖像識別等功能整合到智能音箱中。
英華達是蘋果 AirPods 和 HomePod 兩大產線的唯一供應商,同時還為無線音箱系統制造商 Sonos 生產產品。考慮到該公司與蘋果的關系,分析人士 Jeff Pu 稱 David Ho 暗示的很可能是「蘋果下一代 HomePod」。
FaceID 功能目前僅在 iPhone X 上提供,并被認為是蘋果今年最具突破性的技術之一。在此前的報道中,深圳灣也曾提到,蘋果 FaceID 功能的硬件基礎是 iPhone X 頭部的 3D 原感攝像系統(True Depth Camera System),這一硬件基礎同時也是蘋果 AR、Animojis 等多個功能的重要保障。
據彭博社的報道 ,FaceID 功能可能會在 2018 年成為蘋果產品的標配。包括蘋果正在重新設計開發的一款全面屏 iPad Pro,明年也將應用人臉識別碼代替 Home 鍵開鎖。

這樣一來,在 Homepod 上使用 FaceID 也就見怪不怪了。
而有了攝像頭之后,我們不妨可以大膽猜想一下蘋果的下一代 HomePod 可能會是一款帶屏幕的智能音箱。不然僅僅為了識別身份而采用 3D 攝像系統,未免太過奢侈。
事實上,早在亞馬遜推出 EchoShow 之前,蘋果主管市場營銷的高級副總裁 Phil Schiller 就曾「暗諷」過亞馬遜的 Echo。他稱:
「在很多場景下,語音助手作用巨大,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消費者不想要一個屏幕。我認為如果(智能音箱)不配置屏幕,恐怕將無法滿足智能家居全場景的需求。」
亞馬遜也挺爭氣,不久后便推出了配備 7 寸觸摸屏的音箱 EchoShow。這款產品也因具備更全面的技能體驗而被外媒評為目前最棒的智能音箱。


噢對了,還有 Google。上個月,Google 先是以亞馬遜不遵守服務條款為由,停止向 EchoShow 提供 YouTube 服務;接著便爆出將推出配備 7 英寸觸控屏的高端智能音箱,或于明年 4 月左右推出。
反倒是蘋果,到現在連第一代 HomePod 還沒上市。
關于智能音箱是否應該配備屏幕這個話題,也曾激起過業內的廣泛討論。有人認為盡管巨頭已經涉足,但配備屏幕將使得產品售價大幅提升,因而并不適合當下的市場現狀。
「智能音箱所增加的屏幕其實意義不大,使用率不會比電視、手機的頻率高,又增加了成本,而且抬高了售價,消費者難以接受。」問之科技 CEO 翟魯峰表示。
但這并不妨礙帶屏音箱可能在未來成為智能音箱中一個重要品類,畢竟目前市場上如潮水般涌現出的「直桶狀」音箱太過泛濫 ,EchoShow 的出現讓人們看到了智能音箱的另一種形態。
如果蘋果真的會出一款帶 FaceID 的觸屏版 HomePod,倒是蠻讓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