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Google 發布了一款目前「最好」的 ARCore 地理應用,不過蘋果早就做過了
虛擬和現實的精確結合,才能體現 AR 技術的價值。
也許是趕在蘋果發布會之前刷一波存在感,今天 Google 發布了 6 個新的 ARCore 項目,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款 AR 街景應用,它甚至被譽為目前 Google 最好的 ARCore 應用。
Kelly Schaefer 是這款應用的作者,同時她還是 Google AR/VR 產品經理,她是這樣描述這款應用的:「Google Daydream 實驗室建立了新的探索街景的方式,不用點擊鼠標,只要在物理空間中行走就行,就能在手機的 AR 應用中探索街景。」
Schaefer 說,她在一臺支持 Google Tango 的 Asus ZenFone AR 手機上構建了這個應用,并嵌入了 Google VPS 技術,通過該技術,用戶可以在 AR 街景應用中分享位置給他們的朋友,或者直接導航到具體的位置。
Google 的 VPS 技術全稱為 Visual Positioning Service(視覺定位服務),在今年的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正式推出。VPS 結合了 Tango 「inside-out」追蹤系統和谷歌地圖,不僅可以精確地映射你周圍的世界,在室內還能夠提供良好的路線規劃和導航體驗,甚至帶你走到特定物體的具體位置。另外一位叫做 Rene Schulte 的德國開發者就在自己的 ARCore 作品上結合了 VPS 的 GPS 定位功能,用于在旅游景點構建虛擬路標。

不過,類似 VPS 的定位技術在蘋果的 ARKit 上早已經實現,甚至蘋果比 Google 走得更遠。
在數年前,蘋果就給開發者提供了 CoreLocation 開發框架。CoreLocation 是蘋果用于地理定位的框架,它能夠為開發者提供智能手機上包括 WiFi、GPS、藍牙、氣壓計、蜂窩硬件等開發者所需要的數據,用于構建地圖服務。
倫敦的一名叫做 Andrew Hart 的開發者將 ARKit 與蘋果的 CoreLocation 開發框架結合使用,創建了可以在實時街道中添加虛擬指示箭頭和地點圖標的 AR 地圖應用。Andrew Hart 表示這款 ARKit 定位項目會在 Github 上開源出來。

而在室內定位方面,蘋果早早就通過收購小型技術公司來布局。2016 年,蘋果收購了增強現實公司 Flyby Media,該公司主要從事專業室內定位和導航、無人機自動導航、無人駕駛汽車以及頭戴顯示系統的追蹤技術;2015 年,蘋果收購室內定位技術公司 Indoor.io;2012 年,以 2000 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室內定位公司 WifiSLAM,該公司可以通過手機中多種傳感器進行定位并繪制出一張精確的室內地圖。
根據美國專利局的公開資料顯示,在進行大規模的收購之后,蘋果獲批了一項名為「基于視覺的慣性導航」的專利申請,該技術精度可達到厘米級,不僅室內室外都能用,而且還無需使用 GPS 和蜂窩移動網絡。
蘋果該項技術包括兩項內容,一是能測量數據和預處理的傳感器,其中包括可以進行圖像數據以及慣性傳感器測量的數據設備,二是具有傳輸功能,可借助處理器收集來自傳感器的測量信息,并使用滑動窗口反向濾波器(SWF)映射物體相對于設備的方向,將計算負擔最小化。而在實際使用環境下,SWF 技術可以被應用于 AR 導航技術中。

去年『Pokemon Go』在全球范圍內的火爆,讓業內見識到了 AR 在移動端上的應用潛力,但如果沒有精確的位置數據做為底層支持,這款游戲也無法達到人們的期望。對于 Google 和蘋果來說,兩家公司本身就擁有地圖服務以及廣泛的受眾,所以旗下 AR 設備在對 LBS (基于地理的服務)和 SoLoMo(Social、Local、Mobile)服務的支持上有先天的優勢。實際上,國內的百度也將百度地圖服務、AR、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起來,推出了 AR 版百度地圖,用于幫助用戶規劃行車路線,避免擁堵。
由以上的應用案例可見,位置數據與 AR 產品呈現的內容息息相關,只有做到準確地連接虛擬和現實,幫助人們快速決策,AR 技術的價值才能被真正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