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ARKit 還沒正式發布,高通就用新 3D 深度感測技術搶地盤

谷歌推出 ARCore 與蘋果互掐,還說要讓一億人用手機玩 AR
兩大巨頭又開始互唱拆臺戲了~
幾個月前在蘋果開發者大會上,蘋果高級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曾驕傲地宣稱 ARKit 將在一夜之間成為全球最大的 AR 平臺。而現在看來顯然言之過早了,因為它又迎來了一個重量級的對手,那就是谷歌 ARCore。
美國時間 29 日,谷歌宣布正式推出 ARCore 預覽版,與 ARKit 一樣,這也是一個為開發者準備的增強現實平臺。
雖然 ARCore 目前僅能在 Google Pixel 和 三星 Galaxy 8 兩款手機上使用,但據谷歌預計,在在今年冬季正式推出后,將會支持超過 1 億臺的智能手機運行 ARCore。目前谷歌正在尋求與更多手機制造商合作(包括華為 、LG 和華碩)。

谷歌 Tango 去哪里了?
其實在 ARCore 之前,谷歌便已經有了一個 AR 項目 Tango。Tango 研究始于 2013 年,原本是谷歌旗下一個研究三維空間感知能力的項目, 2015 年 1 月正式結束實驗研究階段,開始嘗試轉化為商用產品。
2016 年 11 月,首款搭載 Google Tango 的手機聯想 Phab 2 Pro上市,與此同時谷歌商店還一口氣發布了 35 款與 Tango 技術相關的 APP,軟硬件一齊發力,足以表明谷歌對這一功能的重視。

當時 Tango 的產品總監 Nikhil Chandhok 認為未來每一臺手機都離不開 Tango 技術,就像現在的手機都離不開拍照與 GPS 導航功能一樣,現在他的身份變成了 ARCore 的產品總監。
由于 TanGo 對硬件要求很高,需要手機配備特殊的攝像頭、傳感器、處理芯片才能完成基于周圍環境的三維模型建立,這對于一般手機廠商來說成本過高。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只有聯想 Phab 2 Pro 與華碩 Zenfone AR 兩款定制手機應用了 Tango 技術,并且售價不低,銷量也并不驚艷。
谷歌方面也大方承認谷歌的 AR 的焦點不會再放在 TanGo 上 , ARCore 品牌將會逐步取代它。但這并不意味著原 Tango 團隊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事實上 ,ARCore 就是一個簡化版的 Tango,Nikhil Chandhok 正帶領著技術團隊向技術商業化的方向努力。
公開叫板蘋果 ARKit,兩者之間必有一場惡戰?
一直以來 AR 都是硅谷公司最迷戀的科技之一,競爭也在近兩年變得越發激烈 :Facebook 已于今年四月宣布推出 AR Studio ,加入了社交及游戲的因素;而 Snapchat 則借助過濾器和鏡頭,甚至嘗試在 AR 中植入廣告;微軟押注了全息 AR 眼鏡 HoloLens ,但最近貌似麻煩不少……目前來看,能與蘋果上演對手戲的,依然是老對手谷歌。

谷歌目前旗下有七大產品的全球用戶數量均超過了 10 億,包括 谷歌地圖 、Gmails 及搜索業務。要管理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可不簡單,于是谷歌希望能用 AR 新技術增強用戶的粘性及活躍度。早期谷歌希望通過 TanGo 項目來實現 AR 的推廣,但現在這一重任明顯落在了 ARCore 身上。
ARCore 有三大核心功能,分別是相機動態捕捉、環境感知及光源感知:
- 相機動態捕捉:使用手機的傳感器和相機讀取圖像,通過特征匹配估計相機的運動軌跡,從而準確感知手機的位置和姿態,同時能改變顯示的虛擬物體的位置和姿態。
- 環境感知:感知三位環境中的平面,如地面、桌面,以確保虛擬物體放置位置合理。
- 光源感知:使用手機的環境光傳感器,感知環境光照情況,對應調整虛擬物體的亮度、陰影和材質,讓它看起來更融入環境。
當然,蘋果 ARKit 也同樣具備這些核心功能,兩者在效果渲染工具上也十分相似。谷歌 AR/VR 部門執行總裁 Clay Bavor 不僅大方地承認了 ARCore 與 ARKit 的相似,甚至在媒體的采訪中暗示谷歌有意這么做:
「你會發現一個開發人員能很容易實現將 ARCore 與 ARKit 上開發的應用相互兼容,我們希望未來能將我們的 AR 功能應用到 iPhone 上。」
ARCore 與 ARKit 究竟誰更厲害,目前還言之過早。但就谷歌來勢洶洶的「挑釁」來看,兩家平臺在不久的將來少不了一場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