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從中國版的 Atlas 說起,國內機器人距「躋身國際一流」有多遠?
機器人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樂聚在 CES 2017 展會上新推出的人形機器人 Talos 讓在場的觀眾興奮了好一陣, 其 22 自由度帶來的高靈活性,可高速雙足行走,以及國內首家使用 SLAM 算法等優點也獲得科技媒體的贊譽,一篇《中國版的 Atlas 樂聚 Talos 機器人亮相 CES 》的報道將 Talos 譽為中國版「Atlas」。
與同類型的機器人競品相比,Talos 的運動控制能力處于領先地位 ,可將 Talos 比喻為中國版的 Atlas 是不合適的。
首先,Talos 機器人是一款民用機器人,身高 60 厘米,大步幅間隔約為 15 厘米,每秒可邁出 3 步,速度能達到 45cm/s,相當于一個小孩的行走速度,同時它還能抓取較輕的物體 。開發商樂聚成立于 2015 年,創始人均為來自哈工大的 90 后,在一次機器人比賽中獲得一千萬的投資,從他們之前發布的 Aelos 機器人和剛剛露面的 Talos 來看,樂聚更專注于民用的娛樂機器人的研發。
要知道的是,機器人雙足行走的最大挑戰在于運動控制,而運動控制的難度與機器人身高成正比。樂聚 CEO 常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全世界身高超過 1 米的人形機器人里,只有日本的阿西莫機器人和美國的 Atlas 機器人能夠實現雙足行走。

再看看 Atlas ,與 Talos 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款軍用機器人,開發商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背后有美軍的支持。該公司自 1992 年脫離 MIT 后,已經在該領域深耕了二十多年,擁有科研經歷豐富的技術人員,所以 Atlas 背后所依靠的資源是樂聚很難比肩的。最新版的 Atlas 高約 170 cm,重量約為 80 kg,從官方放出的演示視頻看,Atlas 可以輕松實現雙足行走、開門、跌倒爬起、搬箱子等對平衡控制要求較高的動作。Atlas 采用「電源 + 液壓」的方式驅動,這就意味著它擁有更大的動力來處理軍事任務。
總之,無論是在市場定位、場景應用、機器性能上,兩者都有很大的差別,把它們放在一起比較就很不科學。
不可否認,近幾年國內機器人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媒體的熱議,資本的涌入,國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大量高科技人才的前赴后繼,涌現出一批大量優秀的機器人及人工智能企業,如科大訊飛、思必馳、優必選。樂聚的 Talos 機器人在同類型競品中的表現也相當突出,尤其是 Talos 在雙足行走的技術上,更是實現了新的突破。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國內機器人領域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那為什么國內沒有出現像 Atlas 那樣的機器人呢?

機器人核心部件研發的滯后是造成此現象的重要原因。比如,國內機器人采用的電機多來自于車模與航模,缺少專門用于機器人的電機產品。反觀美帝,為了減少 Atlas 的大小和重量,波士頓動力采用金屬 3D 打印技術打印 Atlas 的腿部構件,以便將液壓裝置嵌入在機械結構內部。金屬 3D 打印以及液壓系統的背后,依靠的是先進的工業制造技術。日本的阿西莫也一樣,雖然阿西莫機器人不像 Atlas 機器人靠液壓驅動,但它采用的大量電機與減速器體現了日本在精密儀器和機械制造上強勁的實力。
「躋身世界一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核心部件的研發和制造上,國內相關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于機器人從業者來說,不要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就妄自菲薄,也不要取得一點成績就準備「超英趕美」,保持頭腦冷靜,找到用戶痛點,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產品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