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Lily 無人機終于宣布倒閉,一年多的跳票馬拉松問題出在哪?
無論面臨怎樣的困難,Lily 的動作都太慢了。
2015 年的時候,當有人提起自拍無人機時,一定會提到 Lily。
2016 年的時候,當有人質疑自拍無人機需要反面教材時,一定會提到 Lily。
2017 年的今天,在人們心目中早已被宣判死亡的 Lily 無人機終于刷了最后一波存在。
Lily Robotics 以創始人 Antoine Balaresque 和 Henry Bradlow 的名義給預訂用戶們發送了一封題為「冒險終結」郵件(原文附在文末)——因為融不到錢,又造不出飛機,Lily 宣布正式倒閉。
郵件中提到,在過去的幾個月中,Lily 一直在尋求資金支持,用于啟動生產和發出第一批產品,但均以失敗告終,公司目前已經計劃終止業務,此前預訂產品的用戶可以申請退款。
Lily 無人機項目于 2015 年 5 月公開,并在其官網接受預定,短時間內吸引了媒體和科技愛好者的大量關注。但隨后不久, Lily 便開始跳票,將發貨時間推遲到了次年 2 月。
同年 12 月份,Lily 又一次宣布跳票,將原定于 2016 年 2 月的發貨時間推遲到 2016 年夏季。但宣布這次跳票的郵件中,Lily 也同時透露,其 A 輪獲得了來自 Spark Capital、SV Angel 等投資方的超過 1400 萬美元投資。
這 1400 萬美元理應幫助 Lily Robotics 完成量產準備,然而到了 2016 年 8 月,Lily 第三次跳票,發貨時間推遲到了 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 月間。
最后,2017 年的 1 月,苦等將近兩年的預訂用戶們等來的卻是一封宣布公司倒閉的郵件。
在 Lily 發送給用戶的多封郵件中,都附有報告項目近況的內容,比如進行了軟硬件優化、取得了諸多進展之類的說辭(即使在最后這封「倒閉郵件」中也有),但事實是,用戶最終沒能看到所有這些「進展」所帶來的結果。
如果要追究 Lily 走到這般田地的原因——如果這個團隊真的有在認真做事的話——可能不外乎這樣幾個方面:產品定義拔太高、量產難度預估不足,以及動作太慢。這些問題不斷累加,最終拖死了這個曾讓許多人興奮不已的無人機明星。
防水、拋飛、掌上降落、跟拍……Lily 想做一款幾乎完美的自拍無人機,然而這些功能不要說在 2014 年,即使在今天已經成熟很多的無人機行業,其中的某些仍然不見得能很好地實現,有的功能甚至已經被許多業內人士公認為「不合理」。例如防水功能雖然炫酷,但防水設計帶來額外重量,不僅會導致續航下降,同時在拋飛時(如果能的話)帶來更大風險……Lily 在設計之初,就表現出想把所有炫酷功能塞進產品的猴急之態,而沒有認真打磨整個產品功能的定義和平衡。而在之后的時間里,Lily 就不得不為實現吹出去的牛皮而疲于奔命。
而許多國外硬件初創團隊量產經驗的出奇匱乏以及對批量化的莫名天真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了。自拍無人機的先烈 Zano 曾把生產放到英國,而從對外公布的信息來看,Lily 也在「production」的問題上糾結了一年多,綜合前面提到的產品功能定義上的激進,幾乎可以確定 Lily 在從原型到量產的的跨越中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鴻溝,直到最后也沒能解決。
最后,無論面臨怎樣的困難,Lily 的動作都太慢了,以至于它根本無力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2015 年的 Lily 還是自拍無人機類目下幾乎獨一無二的明星,它提供的功能也還十分新穎,但在 2016 年這一年,以大疆為代表的老牌無人機公司,加上 HoverCamera 等瞄準這一領域的初創團隊,讓無人機在功能和使用場景上都快速升級,在不到一年時間內把這個市場迅速瓜分,這時候,Lily 連閹割功能盡快上市的機會都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