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對比體驗了 iPad Pro 和 Pixel C 后,我相信平板電腦不會死
平板銷量一路下跌,是手機屏幕變大導致的,娛樂需求不再需要平板來滿足。但是不是平板就沒有需求了呢?
編者按:杜斌是一位軟硬兼施的產品經理,曾任搜狐、友錄、易遨的產品經理 / 總監,現已辭職創業,擔任青萍聯合創始人 / 產品副總裁,做一款蘋果周邊產品的設計。以下是他在個人公眾號上關于幾款平板的體驗。經杜斌同意,深圳灣編輯對這些內容進行的整理。
期待平板逆襲桌面
微軟一直在嘗試將筆記本電腦平板化,但屢戰屢敗。Surface 是還比較受歡迎,但我不認為它是一臺好的平板電腦——它既沒有達到微軟推廣 Windows 平板模式的初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是作為一臺輕薄筆記本電腦的,而非平板電腦的。當然,這不是 Surface 硬件團隊的錯,而是 Windows 的,它的平板模式幾乎不可用。
現在蘋果接連推出了兩種尺寸的 iPad Pro,谷歌也推出了 Pixel C。和 Surface 預裝了只適合用鼠標和鍵盤的 Windows 桌面操作系統不同,它們分別預裝了為手指觸摸而生的移動設備操作系統 iOS 和 Android。
iOS 和 Android 此前主要應用于日常溝通和內容消費場景,而非生產工具,此番 pro 化,可謂大膽。
實際上我很期待它們逆襲桌面,幾個原因吧:
- 從 Windows 8 開始,Windows 的交互設計就異常混亂,我是越來越不喜歡用了。實際上現在除了不得不用一些只支持 Windows 的網銀的時候,我幾乎不會打開 Windows。
- MacBook Pro 重,夏天燙。MacBook Air 輕,但屏幕分辨率太低,新 MacBook 分辨率倒是高了,外形也美輪美奐,但性能太弱。
- iOS 和 Android 設備發熱量更低、續航時間更長、更便攜。
- iOS 和 Android 對普通用戶更友好。有完善的隱私管理機制,有精美的通訊錄和日歷、電子郵件客戶端、音視頻播放器、照片管理軟件等等,還有相對可信賴的軟件商店、隱私管理。
- iOS 和 Android 上的辦公軟件現在已經相當好用了——如果配上大一點的屏幕、鍵盤和筆的話。
吐槽 iPad Pro 的筆和鍵盤
其實在蘋果推出 iPad Pro 之前,羅技等配件廠商早就推出了一大票專門為 iPad 設計的各種鍵盤,還賣了不少。還有給 iPad 配筆的,例如「53」。這說明人們的確有讓平板電腦變得更富有生產力的需求。
iPad Pro 順應了這種需求,而且有更大的屏幕、更好的性能、同類產品中最好的鍵盤和筆。以及最昂貴的價格。相應地,iOS 也針對 pro 化做了一些準備,例如 Split View(分屏),相當于比較初級地實現了桌面操作系統必備的多窗口。如圖:

P 總經常慫恿我買 iPad Pro,尤其是在 9.7 英寸的版本出來之后。我一直沒下手——太貴,下不去手。另外,iPad Pro 本身也有一些槽點。例如,Apple Pencil 的充電方式,好奇葩:

只能插在 iPad Pro 里充電,姿勢很像鱟魚。蘋果一定也認為這樣充電不咋地,遍尋官網都找不到一張 Apple Pencil 充電的圖。而且這支筆還無法吸附在鍵盤或機身上,容易丟。
當然可以不買筆,但這就失去了寫寫畫畫的樂趣,也不方便在工作時在屏幕上精確定位。
另外,iPad Pro 的鍵盤和機身的吸附方式看起來和普通 iPad 的 Smart Cover 類似,但實際用起來則要復雜得多,在拿去咖啡館出道之前,最好先勤加練習,要不就會顯得自己笨笨的。
而且,使用鍵盤時,屏幕只有這一個角度:

Pixel C 的平板電腦鍵盤很好
這是我眼中最好的平板電腦鍵盤,沒有之一。雖然稍微有點沉。
平板電腦鍵盤我就沒見過好的(其實我也沒見過幾款),不喜歡 iPad Pro 那樣式的,因為屏幕傾斜角度不可調。Pixel C 的不但可調,而且角度很大,官網上說是 100 度到 135 度,但實際上到 180 度都沒問題,都不會倒,簡直不可思議--這應該也是鍵盤做沉的原因。看圖:

鍵盤是靠磁力吸在機身上的,非常緊,不用特定的姿勢是拿不下來的。不過輕車熟路之后就毫無壓力了,可參考 Engadget 上的老司機制作的 gif 圖:

Pixel C 的競爭力有限
現階段,和 iPad 相比,Android 平板的競爭力都比較有限,哪怕是谷歌的 Pixel 團隊親自出手。
最大的問題,就是 Android 系統本身,以及配套的生態。
Android 6.0 還不支持分屏。當然,這個問題馬上就會被解決:明確支持分屏的 Android N 已經近在眼前了。
卡頓、失去響應的情況還是偶有發生,而我并沒有裝很多 app,更沒有裝 360。這是 Android 的頑疾。
生態是最大的問題。好多著名 app 都不支持 Android 的平板模式、好多 app 不能橫屏。雖然谷歌自家的 Chrome、Gmail 等 app 表現神勇(在平板上表現非常好),但是這遠遠不夠。
Pixel C 不適合辦公
那么用 Pixel C 到底能不能辦公呢?
舉個例子吧。今天我收到一條顧客發給我們公司 Facebook 主頁的消息(和個人消息不一樣)后,打開 Facebook app,進入公司主頁,發現 Facebook app 里的公司主頁界面不支持橫屏,我又用 Chrome app 打開 Facebook 網頁版,請求桌面版(默認給的是手機版網頁),進入公司主頁,成功看到顧客發的消息,然后打開 Quip app 查看我之前記錄的關于該顧客的信息,然后打開 Gmail app,準備寫一封郵件給同事,提醒她解決這個顧客的問題,郵件寫到中途,我想再在 Facebook 主頁消息里看一眼那個顧客的訴求,于是切回 Chrome app,發現它正在忙不迭地重新載入頁面--不到一袋煙的功夫,它已經被殺死了。
所以還是很不適合辦公的,哪怕是很輕量級的那種。不過 iPad 也不一定行,iPad Pro 或許行。
本篇的全部文字都是在 Pixel C 上的 Google Docs app 里敲出來的,敲字還是很舒服的。之前有人說鍵盤偶有失去響應的情況,我沒遇到,可能是鍵盤的固件更新已然解決了這個問題。
關于筆,我現在覺得沒必要。一開始我還帶了一支電容筆,但很少想起來用,文字編輯的話,手指定位光標足夠用,我很快就習慣了,并不是很懷念觸摸板,而且在回到筆記本電腦時會不自覺地用手點屏幕。非要用 pad 畫畫的話,那必然得整 iPad Pro,筆好,屏幕還能忽略手掌和胳膊的接觸。
當我切換回 MacBook Pro 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從卡丁車回到了 SUV 上。
就盼著 Android N 能把卡丁車變成跑車了。
平板電腦市場下滑,平板還有未來嗎?
晨讀的新聞提到:平板市場的前景并不樂觀。據 IDC 最新公布的季度報告,平板產品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達 4670 萬臺,同比下降 10%,環比減少 33%,達到了過去一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平板銷量一路下跌,是手機屏幕變大導致的,娛樂需求不再需要平板來滿足。但是不是平板就沒有需求了呢?消費者對「輕辦公」的需求還在,平板電腦還是有市場,只是產品形態需要變化,例如必須配鍵盤、支持多窗口。
創業團隊動手去定制 Android 桌面版,相當于和 Android 團隊競爭(因為 Android N 已經明確表現出了進軍桌面,或者至少是輕辦公領域的企圖),所以在國外應該沒有機會,除非被谷歌收購。國內廠商也很有可能自己基于 Android 發展出來的桌面版本做訂制,所以在國內也機會比較少,除非被 BAT 或者小米收購。??
也就是說,我認為平板有機會,操作系統的機會更屬于巨頭(的一個部門),硬件設備的機會則仍然屬于傳統硬件制造商。
編輯:陳壹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