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丑怪不得設計師——那些磨滅設計靈性的行業(yè)怪圈

如何打造讓人越發(fā)喜愛的人機交互體驗,你需要知道這些
人機交互設計三部曲:理解、溝通、尊重
回顧一下人機交互的發(fā)展歷程,從簡單的機械化操作到觸摸鍵、電子屏幕的出現(xiàn),再到如今的 VR 等交互方式,人機交互的方式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可以相信的是,人機交互在未來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想象,如不再需要操作板面,讓機器主動與人溝通。
FOKS 創(chuàng)始人張卷益曾是 eco design 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有著 11 年的產(chǎn)品設計從業(yè)經(jīng)驗,曾帶隊完成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其中有大家熟悉的搜狗輸入法、支付寶、有道詞典等。在深圳灣主辦 「WARE 2016 新硬件生態(tài)大會」上,張卷益從自己多年的經(jīng)歷和感悟出發(fā),分享了「如何打造出色的人機交互」這一內(nèi)容。
張卷益表示,理解、溝通、尊重是人機交互設計的三個關鍵點。
理解
「理解」體現(xiàn)在兩個層面,一是機器理解人,另一個是讓人理解機器。
讓機器理解人,不管做任何產(chǎn)品,首先你要分析目標用戶,在這件事情上,你可以選擇花短暫或長達一年的時間做用戶調(diào)研,從用戶來源、資料、喜好、需求、痛點等多維度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出發(fā)點進行產(chǎn)品設計。

其次是場景化任務設計。在電影《Her》里,遭遇女友離開的男主角,在后來逐漸墜入到與人工智能的愛河中。如果發(fā)現(xiàn)用戶對你產(chǎn)品有如此高的喜愛程度,那么你就要對這些用戶進行分析,分析他們的使用習慣、使用場景、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并根據(jù)他們的一系列特征進行產(chǎn)品設計的優(yōu)化和智能化。

讓人理解機器,一個產(chǎn)品的設計應盡可能符合人們使用物品的常規(guī)意識。直覺化的設計讓用戶不需要額外說明的情況下就能上手使用。

溝通
人通過「輸入」與機器溝通,機器通過「反饋」與人溝通。
人對機器「輸入」的交互設計,在張卷益看來,用戶的輸入頻次、復雜程度不斷降低是其應該努力的方向,類似的例子能在洗衣機上得到體現(xiàn),洗衣機上已設定好幾個水位標準按鍵——用戶只要根據(jù)需求選擇就能一步到位。
機器給人「反饋」的交互設計,則要滿足場景合理化、頻率合理化、情感合理化這三點。在電影《環(huán)太平洋》中,兩位主角在操作機器人的時候,能夠得到很強的重力反饋,機器人受到攻擊的同時,操作者也能感覺到疼痛。電影呈現(xiàn)出的人機交互從場景、頻率和情感上都保證了體驗的真實感。

另外張卷益還提到,機器的操作應該是穩(wěn)定而短暫的,目標是提升人們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感,而不應給人以高頻強烈的反應。當我們在操作一個機器的時候,如果總是被不必要的提示所打擾,這將是一個很糟糕的體驗。例如駕駛員在駕車上高速的時候,汽車給出了溫度提醒這種不必要的提示音,會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
尊重
人機交互中的「尊重」,體現(xiàn)在機器尊重人和人性、屏蔽互斥操作、保持禮貌這幾個方面。
機器的交互設計需要尊重人,符合人體工學。比如在為電磁爐設計按鍵的時候,我們則需要考慮到人的安全,為之提供安全、合理的解決方案,將按鈕設置在適合的位置,避免使用者遭遇燙傷等危險,這是一種尊重人的體現(xiàn)。

屏蔽互斥操作,指的是操作之間應具有互斥性,而不至于影響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的判斷。如下圖就是一個反例,一個酒店房間門上,「請勿打擾」、「請即清理」、門鈴等觸摸鍵都亮著,不具有互斥性,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服務生遇到這種情況時,將會無從下手。

保持禮貌,機器要始終對用戶保持禮貌,換句話說,機器對人就應該如對待朋友一樣。電影《Her》里面,與男主角談戀愛的人工智能始終保持著溫柔體貼的語氣,從而俘獲了男主角的心。而這個人工智能的配音演員——斯嘉麗·約翰遜,從未出境卻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一貫的禮貌能提升使用者的舒適感。

除了以上對人機交互設計的理解,張卷益還強調(diào)了美的重要性:「正如喬布斯就曾說過,如果你做的東西不美,那它一定是錯的,我認為,設計美感、視覺的提升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