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系標配滿級防水,OPPO A5 系列新品正式發布

電子化的時代,是否所有東西都會被取代?
一旦某種好東西便宜到了沒什么成本,就會變成垃圾盛行的地方。
想想自己收藏多少個 G 的資料?因為收藏的成本近乎沒有,所以大部分的作用是在你需要騰出空間的時候拿出來刪除。
前段時間,基于微信關系鏈的官方讀書應用「微信讀書」作為微信又一紅利作品,一上線就被大家熱議。「微信讀書」基于社交關系,你能像微信運動一樣知道好友的閱讀排名,能為他點贊,查看讀書想法等。我們不對排行榜刺激多讀書的行為作出評價,本文要說的是,電子化的時代,是否所有東西都會被取代?
消失而又出現的唱片店
2014 年全球音樂銷售為 149 億美元,相比過去,音樂銷量下跌了 43.8%,實體唱片市場從 1999 年的 266 億美元下跌至 2014 年的 69 億美元,銷售額減少了 75%,跌幅最為嚴重。

20 年前,人們還以購買黑膠唱片為榮,在不到十年的時間,便攜式設備讓隨身音樂變成現實,隨后,黑膠也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人們懷念的記憶。不過爾后十年時間,拜黑膠復興所賜從,千禧年開始,黑膠銷量一直在增長,數據顯示平均每年相比前一年增長了 52%,從前被關停的美國黑膠唱片制造工廠 Disc Makers 也宣布重新啟用自己的生產線。同時讓人驚訝的是,黑膠唱片的消費市場有著年輕化的趨勢,黑膠唱片的消費主體已經發展為 28 歲以下的年輕人了。
不斷延續的舊書店
2011 年亞馬遜美國網站電子書銷量超過紙質書,這讓許多人開始唱衰紙質出版物,電子書也被當做顛覆者的形態出現。
不過紙質書籍并未像「預言」一樣消失,某些時候甚至保持著領袖地位。上半年,一本名為「從 0 到 1」的圖書刷爆了朋友圈兒,在開賣數月后,銷量已經超過 100 萬,被稱為「現象級圖書」而同時期的電子書銷售卻只有 10 分之 1 ,根據亞馬遜銷量排行榜反饋,僅約 3 分之 1 的電子書有售賣行為,似乎紙質書更被人們接受。

· 位于深圳華僑城創意園北區的舊天堂書店
實體書的獨特體驗,比如手感、書香、燈、茶、樂等與閱讀場景的搭配,種種體驗,可以比電子書更容易給閱讀者帶來全情投入的感覺。
以慢為快的的郵政慢遞

如果你以前是個文青,你也許去過廈門的鼓浪嶼,那里有家不起眼的店面叫做阿甘慢遞,你可以將照片、一封信、卡片保存在這里,在合適的時間郵寄給指定的人。
物質的繁榮和對物質的狂熱追求,必定導致情感的空虛,人們需要用慢來作為情感的發泄口。
科技帶來了便利也犧牲了體驗,有些東西是電子化產品無法模擬的,就像面對面交談,有你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