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聲科技多款光學產品亮相中國光博會,全鏈路光波導解決方案助力 XR 行業發展

高通推 XR 新平臺,不與蘋果比拼,Meta 新眼鏡雙首發搭載
第二代驍龍 XR2 加速 VR/MR 終端普及,第一代驍龍 AR1 專為智能眼鏡打造
過去的幾年間,高通曾推出過多款 XR 專用平臺,包括第一代驍龍 AR2、第一代驍龍 XR2+、第一代驍龍 XR2 和第一代驍龍 XR1。
基于這些平臺,高通已與包括 Meta、PICO、聯想在內的合作伙伴,發布了超過 80 款終端設備。

而最近,高通面向 XR 領域,又帶來了兩款新平臺:
- 第二代驍龍 XR2,為更出色的 VR、MR 設備而打造;
- 第一代驍龍 AR1,專為下一代智能眼鏡而打造;
第二代驍龍 XR2 旨在推動 VR 和 MR 的普及,讓終端用戶享受逼真的沉浸式體驗。

平臺搭載能效和性能經優化的單芯片架構,無需外置電池組,即可助力 OEM 廠商打造高性能且價格合理的設備。
第二代驍龍 XR2 GPU 和前代相比,實現了 2.5 倍的性能提升,能夠實現驚艷的圖形效果和出色的色彩和細節。開發者還可以充分利用新平臺的 GPU 能力,提升應用和游戲的視覺保真度。

此外,在同樣的視覺效果下,相比于前代還能夠節省 50% 的功耗。
顯示方面,第二代驍龍 XR2 支持 3K×3K 顯示,并針對 GPU 進行了大幅升級,以帶來流暢視覺效果。平臺支持眾多最新的先進特性,如空間扭曲、游戲超級分辨率和視覺聚焦渲染。

第二代驍龍 XR2 支持并發感知技術,以實現用戶和環境理解。
通常,要真正實現數字和物理空間的融合,需要對用戶所在的環境有精準的理解,比如地板和墻壁的位置,房間里有哪些物品等。同時,也需要對用戶有充分的理解,來進行頭部追蹤、眼球追蹤、手勢追蹤、以及對全身的動作追蹤等。

而這些技術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算力。
為此,第二代驍龍 XR2 在終端側 AI 能力進行了大幅提升,以加強對高算力的需求。第二代驍龍 XR2 支持 INT8,并優化了不同 AI 模塊之間的連接,以實現緊密的協同處理,同時擴展了終端側的內存。

相比于前代,第二代驍龍 XR2 AI 算力提升高達 8 倍。
除了 AI 引擎能力的大幅提升之外,高通還對計算機視覺模塊也進行了大幅升級。
對于 VR 和 MR 頭顯上始終開啟的六自由度(6DoF)頭部追蹤會產生巨大的算力消耗,第二代驍龍 XR2 有別于前代通過軟件實現 6DoF 特征探測和追蹤(Feature detection and tracking),而采用芯片硬件視覺分析引擎來實現。

性能提升的同時,功耗和時延更低。
第二代驍龍 XR2 支持 WiFi 7 和 WiFi 6E 連接,以及支持高通 FastConnect 軟件套件,能夠實現 25% 的功耗降低,峰值速度達到 5.8Gbps,并且時延降低 80%。
為了在 MR 體驗中增加現實世界的存在感,現實世界將通過外置攝像頭實時流傳輸到頭顯屏幕上,并且需要視頻透視時延保持極低的水平,從而實現出色用戶體驗。
高通通過對整個視頻透視線程進行全面優化,第二代驍龍 XR2 可以實現低至 12ms 的視頻透視時延。同時,還通過幾何校正、降噪、動態亮度調整等技術,提升視頻透視的圖像質量。

9 月 28 日發布的 Meta Quest 3,為第二代驍龍 XR2 首發終端設備。

而第一代驍龍 AR1 平臺,是高通為賦能下一代智能眼鏡打造的首個專用平臺。

在第一代驍龍 AR1 上,高通重點強調了關鍵特性,拍攝。
第一代驍龍 AR1 采用 14-bit 雙 ISP,支持頂級即時拍攝體驗,同時還結合了智能手機上的諸多頂級特性,比如自動曝光、自動人臉檢測、計算 HDR 和人像模式。

同時,還進一步拓展了第一代驍龍 AR1 的 AI 能力。

AI 能力可以幫助增強照片和視頻的拍攝質量,通過降噪實現更清晰的通話,并通過計算機視覺實現更清晰的視頻拍攝。此外,面向健康和運動的健康傳感器,讓智能眼鏡可以為用戶帶來 AR 體驗,提供實用的情境信息和指令。使用語音指令來與智能眼鏡交互可以解放雙手,這一功能在滑板、騎自行車、做飯時非常實用。
第一代驍龍 AR1 還是一款可擴展平臺,旨在通過支持多種不同配置,為 OEM 廠商提供靈活性,包括:
- 具備出色攝像頭和音樂功能、以圖像拍攝為核心的智能眼鏡;
- 支持單目顯示、完美支持提醒通知和導航應用的智能眼鏡;
- 以及支持雙目顯示、具備更豐富視覺效果的更強大的智能眼鏡。

智能眼鏡中的虛擬助手可以回應用戶的指令,并在用戶眼前提供情境信息。此外第一代驍龍 AR1 還能夠支持更多的用例,比如能夠在街上或者購物中心通過視覺搜索為用戶提供更為豐富的信息、進行實時翻譯、貨物揀選以及導航等。

第一代驍龍 AR1 也配備了最先進的連接解決方案,能夠實現實時視頻直播以及音樂串流,并且解放雙手。

Ray-Ban Meta 系列也是第一代驍龍 AR1 平臺的首發終端設備。

附:高通技術公司副總裁兼 XR 業務總經理 司宏國(Hugo Swart)與媒體采訪問答
問:蘋果在 Vision Pro 上,通過獨立的 R1 來用于空間交互,高通是否有此打算與計劃?
答:高通和蘋果在這方面策略有所不同。Vision Pro 價格較為昂貴,且需要多個芯片與外置電池來支持。但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這樣的架構可能并非是他們需要和負擔的。
以手勢追蹤為例,高通平臺能夠實現同樣的手勢識別和追蹤功能,還能支持更多能力。高通采用了一種更加實用的思路,以將 VR 和 MR 體驗帶到更廣闊的市場當中。
問:目前我們已經看到業內不少單眼 4K 的終端設備,高通所提的 3K×3K 是否真的符合用戶及市場需求?
答:4K 的顯示效果肯定要更好,但高通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技術的成熟度。
目前,4K 顯示仍然是非常昂貴的解決方案,也并不具備足以實現規模化擴展的供應能力。而 3K×3K 分辨率已經能夠帶來出色的視覺效果,相比市場上已有的解決方案有著很大的優勢,我認為 3Kx3K 能夠在用戶負擔的起的價位上打造滿意的用戶體驗。
高通也非常看好 4K 顯示未來的潛力,同時也密切關注整個產業的就緒程度。但就目前來說我們關心的是,4K 顯示何時才能真正實現大規模量產,讓消費者能夠買到經濟實惠的設備。
問:雖然 AR 眼鏡近兩年頗受歡迎,但實際使用過程中,設備兼容性、連接性等都還存在一定問題,新一代 AR1 在這方面是否有解決和優化這些問題?
答:對于第一代驍龍 AR1,其支持的功能相對簡單,因此所有的處理可以在眼鏡端完成,不需要借助手機。
僅僅在用戶需要把信息從眼鏡上傳到智能手機或云端時,才需要更加復雜的連接,但這不涉及到用手機操作智能眼鏡,只需要進行簡單的 Wi-Fi 連接,使智能眼鏡和智能手機相連即可。
具有更高沉浸度和大顯示屏幕的 AR 眼鏡則大不相同,它們需要在手機側完成處理工作,可能會面臨此類挑戰,當然高通也在持續投入來解決這一問題,但第一代驍龍 AR1 所支持的設備并不存在這類問題。
編輯:達達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