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向寡頭壟斷的助聽器市場挺進!

Bose 頭戴式降噪耳機新寵 QC45 來了!讓你佩戴和聽音都舒適
安靜、舒適,價格也適中,QC45 或能收獲比 Bose 700 更多的口碑和市場份額
進入金秋新品季,Bose 上線了新一代旗艦降噪耳機,我們熟悉的 QuietComfort 系列的新品——QC45。海外版 9 月 1 日起已經可以預購,9 月 23 日正式發貨,國行版應該也在路上了。
QuietComfort 是 Bose 推出的主打佩戴舒適的頭戴式降噪耳機系列,從 2011 年前的 QC15 算起,到 2021 年的 QC45,這條產品線已推出過 5 款產品。QC45 的上一代 QC35 在 2016 年和 2019 年陸續推出了兩款產品——QC35 和 QC35 II,兩者在功能體驗上差異不大,但在整個 Bose 頭戴降噪家族里,QC35 絕對算得上「能打」的,一直享有口碑和市場份額。

本來延續著 QC35 的成功之路,Bose 或許可以在一年前或更早的時間推出 QC45。不過,在 2019 年 5 月,Bose 發布了一款全新設計的頭戴式降噪耳機 Bose 700,無論是命名規則、還是外觀設計、折疊結構、交互界面,均與 QC 系列不同,算是徹底「分叉」了。
Bose 700 更像是斯巴達勇士,來勢生猛,單憑 11 級主動降噪檔位調節這一項,就讓 Bose 戴上了「全球最佳頭戴式降噪耳機」的桂冠很久,成為各大耳機廠對標橫評的標桿。

可是在獲得這些殊榮后,Bose 700 付出代價的則是在舒適性上大打折扣。耳罩處壓耳,頭梁部位壓頭頂,上下伸縮調節也不如 QC35 的折疊設計得心應手,收納起來也很不方便。這些,都讓 Bose 700 無法勝任長時間佩戴的場景。
新一代 QC45 的到來,一方面回歸了 QC 系列的經典設計,在佩戴舒適性和聽感性能上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則延續了 700 的強悍降噪。
先看外觀設計,QC45 將耳罩表面設計的更加平滑,選用了舒適親膚的合成皮革面料,并且進一步減輕了對雙耳的夾力。由于旋轉耳罩和鉸鏈結構的回歸,QC45 也可以折疊收納。而在重量上,QC45 只有 238 克,比那個沉甸甸的 AirPods Max 輕了近 150 克。

交互界面也回歸了。QC45 的左側耳罩外設有一個專用物理按鈕,可用于通話期間的麥克風靜音。核心操作都放在了右側耳罩上,比如音量調節、播放/暫停、語音助手、配對等,不過 QC45 依然采用的是物理按鈕,而未采用前衛的觸控式交互。

聽音方面,Bose 采用了新的 TriPort 聲學架構,可以在發聲單元尺寸不變的情況下提升聲音的深度和豐富度。
此外,音量優化的自適應 EQ 還可以保持聲音的高保真度,能做到低音在不同音量大小下都能夠呈現不錯的效果。具體操作上,用戶可以在 Bose Music App 內根據聽音喜好進行自主調節。

至于核心的降噪功能,QC45 提升了對中頻聲的降噪抑制,比如可對車站、馬路、咖啡館、食堂等場景內的無用聲音進行更深度的抑制,讓耳機更適用于通勤、辦公。
另外,QC45 還增加了類似 TWS 耳機中的環境聲「Aware」模式,開啟后可以將環境聲放大,而讓佩戴耳機時也能聽清周圍的聲音。

QC45 保留了 3.5mm 耳機孔,支持藍牙 5.1 連接,以及支持同時連接兩臺設備。耳機在無線狀態下使用,可以實現 24 小時的續航時長。通過 Type-C 充電口,單次充滿電需要 2.5 小時,而充電 15 分鐘的快速充電可以聆聽 3 小時。
QC45 共有黑色、白色兩種配色,海外售價為 329 美元(約合人民幣 2126 元),比老對手索尼去年推出的 WH-1000XM4 定價低 700 元左右。

灣里簡評:從 QC45 整體性能上看,Bose 依舊注重其佩戴舒適度和聽音體驗,而 WH-1000XM4 會更強調降噪等黑科技。佩戴舒適度、音質水平、降噪性能往往是頭戴式耳機用戶所關注的重點,而相比于這兩家的產品,你又會選擇誰呢?
主筆:達達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