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取消標配充電器,為配件市場帶來了哪些契機?| 活動回顧

小米亮相自研隔空充電技術,空間定位和隔空能量傳輸技術加持
17 項無線充電技術專利,率先在小米 11 上實現
小米雷軍今天(1 月 29 日)公布了自研隔空充電技術,并率先在小米 11 上實現。在雷軍描繪的充電場景中,一進家門,不需要任何充電線、充電底座,無論將手機揣在兜里還是拿在手上,都能實現自動隔空充電。

在無線充電領域,小米一直是業內當之無愧的領跑者。從 2018 年開始,小米已經連續多次打破手機行業的無線充電紀錄。2020 年 8 月,小米全球首發了 80W 無線秒充技術,充電效率幾乎媲美市面上最快的有線快充。

小米隔空充電,技術核心在于空間定位和隔空能量傳輸。自研的隔空充電樁內置 5 個相位干涉天線,可以對手機進行毫秒級空間定位,精準探測手機位置。144 個天線構成的相位控制陣列,通過波束成形將毫米波定向發射給手機。

在手機端,小米也自研了天線陣列的小型化設計,內建「信標天線」和「接收天線陣列」。信標天線通過低功耗方式在空間場內廣播位置信息,14 根天線組成的接收天線陣列,將充電樁發射的毫米波信號,通過整流電路轉化為電能,實現科幻的隔空充電體驗。

目前小米隔空充電技術,已經實現了數米半徑內,單設備 5W 遠距離充電。不僅于此,多設備也可以同時充電(每臺設備均支持 5W),甚至異物遮擋也不降低充電效率。

官宣并沒有說明這一技術是否與小米在去年 10 月亮相的「一指連」小米 UWB 技術有關,但空間指向和陣列天線,均為 UWB 具備的能力。小米稱,它將與藍牙、Wi-Fi 形成優勢互補,賦予手機與智能設備空間感知能力,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無線連接需求。
小米展示的小米 10 系列手機和一系列智能家居設備,均內置 UWB 芯片和陣列天線,借助小米自研天線排列及算法,手機和智能設備之間具備了空間感知能力。
支持小米 UWB 技術的手機可以實現對智能設備的厘米級定位,猶如人眼一般感知空間位置,指向任意智能設備都可直接控制,角度測量精度可達 ±3°,如同高精版「室內 GPS」。

延伸閱讀:擁抱 UWB 無線通信技術大趨勢:小米刷屏,三星發文,蘋果放出一個個彩蛋
不久后,小米自研隔空充電技術還可為智能手表、手環等穿戴設備隔空充電。未來客廳,音箱、臺燈等小型智能家居產品,都可以實現無線供電,徹底擺脫電線束縛,真正實現客廳無線化。
這將是無線充電的一次革命性創新,也是全屋無線化的一次大膽嘗試。
編輯:周森森 / 深圳灣
太棒了,如果能把電器的充電問題解決,省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