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CES 2021 正式宣布取消,將以線上方式呈現

CES 2021 開啟報名,全數字化的全球最大消費電子展會將帶來怎樣的體驗?
題圖:一頓十幾美刀的熊貓快餐 + 一杯全是冰的肥宅水,是每一個去 CES 大展的中國人的記憶。
12 月 1 日,CES 2021 開啟公眾報名,這將是 50 多年來,CES 首次以全數字化方式呈現。雖然全部在線了,但官方仍要收取門票:提前注冊的早鳥票 149 美元,從 1 月 4 日開始,注冊費用增加到 499 美元。

從 1967 年至今,CES 已經舉辦 53 場,作為國際性質的科技盛會,CES 被安排在每年開年期間,也成為全球各地大廠、中小型企業技術、產品「首秀」的重要窗口。
因為疫情的關系,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首席執行官 Gary Shapiro 在 4 個多月前曾表示,CES 2021 希望通過先進的影視技術,來為用戶提供獨特的線上體驗,以及實現展商與觀眾的連接。
主辦方稱:
全數字 CES 2021 將繼續成為發布產品、與全球品牌互動并定義科技行業未來的平臺。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參與 CES 的所有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正在為科技行業設計獨特的體驗。
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線下展會,將為我們帶來「設計獨特的體驗」,看起來很令人期待的樣子。

△ 數字化后,這樣的 amazing 的體驗可能就沒有了
但喜歡在 CES 豪華展位上搭建顯示屏高墻的 LG 已經有了「重構未來」的新玩法。近日,LG 推出了 DigiTour,這是一個「高度逼真的真實感」的 3D 陳列室和顯示平臺,可以與 LG 最新的顯示技術進行遠程交互。
訪客可以在線瀏覽空間,訪客可以在不同的房間中移動,并與不同的顯示器進行交互,獲取功能、規格等信息,甚至還支持實時與工作人員聊天。

△ LG DigiTour,顯示屏仍是陳列裝置的主體
而對于媒體記者和很多消費電子行業的參展和逛展人士來說,全數字化還有另外一番含義:
不必每天花幾十刀打車去展館,不必每頓幾十刀買令人消化不良的三明治可樂,更不必花費在每晚幾百刀住宿、往返又是幾千刀的機票上了。更爽的是,不用排隊進場、不用穿來穿去趕場、更不用到處找充電寶了。連最后一天去奧萊免稅店血拼的錢都省下來,可以通通貢獻給內需市場了。
我腦海中浮現了這樣的畫面:
編輯部安逸地坐在辦公室里,一人守著一兩個、兩三個屏幕,品著紅棗枸杞茶,吃著幾十塊的美團外賣;碼碼字,聊聊天,品牌商高興了再加一兩個雞腿,不動窩就能一覽全球消費電子廠商的大事!
接下來是給自己打廣告的時間。
作為一家關注新硬件的媒體,深圳灣已經持續報道 CES 有 5 年了,除了各廠商的新品資訊,更多的是我們獨特的視角、洞見、解讀、以及溫度和態度。回顧這 5 年,我們看到了很多變化:
中國正在從 CES 的配角成為主角。CES 2018 那一年,百度、阿里、騰訊、以及科大訊飛、地平線、Rokid、出門問問等一大批 AI 獨角獸全體參會,并紛紛打出「中國速度」、「中國力量」等口號,不僅把國強的聲勢帶到了拉斯維加斯,還把 AI 的號角在彼岸吹響。
但毋庸置疑的是,新科技正在遭遇瓶頸,AI 已經沒有那么令人興奮,甚至 CES 也很難讓一個新概念、新元素,帶動起一整年消費電子領域的大熱。
中國正在成為 CES 的主角還體現在占有絕大數量的深圳企業,這與深圳的消費電子的產業鏈基礎密切相關,他們中的大多數,更是 CES 的常客而非過客。近年來,更多地帶著領先的技術方案和應用的企業參展,也帶著「引領而非跟隨」的態度,讓「深圳制造」這個標簽的含金量更大。

△ 數字化后,主辦方的展示廣告收入也沒有了。
在公眾號(微信號:shenzhenware)留言,分享你歷屆參加 CES 的小故事,將有機會獲得「灣得福」盲盒一份,我們準備了至少 5 份!
微信號:shenzhenware
主筆:曉月 / 深圳灣
編輯:陳述 / 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