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全球真無線耳機出貨量 1.29 億,各大廠商應該如何搶占市場?

真無線耳機鼻祖 Bragi 出售硬件業務,大廠夾擊下的耳機品牌如何求存
做硬件又累又不賺錢,不如躺在家里收專利錢。
據 Wareable 報道,德國無線耳機制造商 Bragi 宣布已出售其可穿戴業務,正式退出硬件市場。Bragi 公司 CEO Nikolaj Hviid 表示,Bragi 接下來將專注于人工智能技術以及 IP 授權,而不再生產新設備。
目前,Bragi 并未透露該買家的身份。據行業消息,買家很有可能是美國可穿戴設備廠商 Fitbit。對此,Bragi 和 Fitbit 并未作出回應。

2014.眾籌亮相
作為真無線耳機的「鼻祖」,Bragi 留給大家的印象,主要是其首個 TWS 產品及其所搭載的前衛的技術。
早在 AirPods 引爆市場之前,Bragi 就已經做出了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真無線耳機。2014 年 2 月,Bragi 的首款真無線耳機 Dash 上線 Kickstarter,憑借前所未有的分體式耳機設計賺足了眼球。截至眾籌結束,Dash 共獲得了超過 330 萬美元的資金支持,超額完成了任務。

跟很多同期的明星創業公司一樣,Bragi 創始團隊成員擁有深厚的技術和產業背景,均來自哈曼、AKG 等傳統音頻大廠,立志從頭開始打造一款標新立異的產品。同時,與許多明星團隊一樣,他們希望從發聲那刻起就能占領行業至高地。
他們的目標是將 Dash 打造成為「耳朵上的計算機」。
確實,比 AirPods 早兩年亮相的 Dash 幾乎包攬了目前真無線耳機的熱門技術點:
完全無線的技術,左右耳分離;
內置的 27 個傳感器可以追蹤佩戴者的心率、熱量消耗、步數、呼吸、節奏等參數,還能記錄運動的時間和距離等數據;
提供有 4GB 內存的 MP3 播放;
搭載有耳骨麥克風,在噪聲環境下實現收音;
還用上一般藍牙耳機都用不起的動鐵單元。

2015.高調宣傳
Dash 諸多超前科技的加持,也同樣引發人們對這款產品能否真正量產的擔心。不過 Bragi 在此之前也盡可能的維持了大家一貫的關注度。典型的套路做法就是,在眾籌高光后,接著在 2015 年 CES 上展示 Dash 這款產品,并事先給到媒體一批測試機。

盡管產品體驗多少有些欠缺,Dash 初代 beta 版也在這期間賺足了口碑,主流媒體紛紛拋出高度評價。比如,engadget 將之評為「2015 CES 數碼/健康類最佳產品」,《時代》雜志還將 Dash 評為「2015 CES 最具獨創性的智能設備之一」。
2016. 平價打法
直到 2016 年 3 月,時隔兩年,第一批參與眾籌的用戶才開始陸續收到 Dash 這款產品。
Dash 基本完整體現了 Bragi 在真無線耳機領域的技術積累。但在「秀肌肉」的同時,Bragi 也從產品打磨過程中努力思考產品線的走向,畢竟在技術沒能完全成熟的情況下,過高的價格并不利于產品的普及,他們也為另一款產品做好了準備。
緊接著在同年的 9 月份,即蘋果首款 AirPods 發售之前,Bragi 推出新一代 TWS 產品 The Headphone。

Headphone 相當于 Dash 的平價版,在功能和設計上做了一些閹割:一側的觸控面板換成了實體按鈕,移掉了原本的運動追蹤功能以及內存,因此續航也從原來的 3 小時提升到了 6 小時。價格也比原來的便宜一半——149 美元,與 AirPods 同價,很明顯就是叫板蘋果。

2017.高端打法
隨著蘋果 AirPods 迅速引領潮流并占領市場的半壁江山,各手機、耳機設備廠商也不愿意錯過這個趨勢。
而在 AirPods 面前,不同品牌同類產品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尤其是藍牙斷連的問題,最早涉足真無線耳機領域的 Bragi 也不例外。
在 2017 年,Bragi 推出其初代產品 Dash 的升級版 Dash Pro,重新定位中高端,售價 349 美元。
這一代的 Dash Pro 重點解決了藍牙斷連的問題,搭載新的 Bragi OS 3.0 系統,支持 iTranslate 翻譯功能(需要付費),支持 40 種語言翻譯。同時,Dash 的 4GB 內存、防水、心率監測等功能均已回歸。

另外,Dash Pro 還在交互上進行了微創新:基于機身上的傳感器(同樣是 27 顆),用戶可通過頭部晃動這樣的方式控制虛擬 4D 菜單,比如在手機上設置搖頭拒接電話/切換歌曲、點頭接聽電話等操作。
Bragi 這一舉動又再一次給行業提供了參考典范。
2018.淡出視野
不過高調入場、勵志主打高端、差異化市場的 Bragi 依然沒有站穩腳跟。
從去年開始,Bragi 就開始慢慢淡出了市場的視野,停止了發新品的步伐,直到 2019 年 1 月開始,該公司網站頁面顯示全線缺貨。期間就傳出了關于該公司「關閉」、曾尋找 Google、Fitbit 等公司談論出售業務事宜的消息。

2019.何去何從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球真無線耳機產業也形成了初步的行業格局,其中蘋果仍然遙遙領先。
據 Counterpoint 最新的報告指出,2018 年 Q4,蘋果 TWS 在全球的份額達到了 60%,排在蘋果之后的依次為,Jabra、三星、JLab、QCY、華為、Bose、索尼等,均主要來自于傳統音頻產品制造商以及智能手機品牌商的智能終端周邊產品拓展。
而以 TWS 為主營業務的 Bragi 沒能擠進全球前 15 名。

關于 Bragi 淡出硬件市場,有媒體認為是其主要是受到了蘋果 AirPods 的沖擊。
其中,Bragi Headphone 是專門針對 AirPods 競爭而設計的廉價版本,但沒有取得意想中的成績。另外就是,Headphone 與 AirPods 同價格、并且功能趨近,對用戶尤其是廣大果粉用戶群而言優勢并不明顯。
Bragi 出售可穿戴業務也是維持公司正常運行的折中選擇。
據 2018 年年中的一項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涉及智能無線耳機相關技術的專利申請達 500 余件,申請量排名靠前的公司中,除了蘋果、三星、LG、Koss 等老牌廠商之外,還包括了 Bragi 這家公司。
可見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Bragi 花費了不少精力在 TWS 相關的技術研發上。

在 TWS 耳機蓬勃發展的趨勢下,Bragi 畢竟做硬件又累又不賺錢,不如繼續潛心研究技術,并推進技術在設備上的落地來得輕松些。
正如 Bragi 公司 CEO Nikolaj Hviid 所說的:
Bragi 的技術超越了我們自己的產品,被應用到了合作伙伴的耳機中,Dash Pro 采用了突破性的超高效人工智能,融合了人工智能助手亞馬遜 Alexa,語言翻譯和智能識別環境音等功能。隨著產品業務的銷售,Bragi 完成了向軟件,AI 和 IP 許可的轉型。
灣里灣外怎么看
關于耳機專利
安克創新(ANKER)耳機事業群總經理高巖:
耳機類產品是一個復雜精密的穿戴類產品,產品形態很多,一直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目前,耳機還有很多新技術可以應用,即使一個現有的成熟產品,也蘊含著很多可以挖掘的微創新機會。
ANKER 旗下的 SOUNDCORE 音頻團隊非常重視專利技術的積累,今年會繼續有重磅產品推出,在國際重要場合亮相。
對未來的預測
Wextone(AI 智能耳機方案商)創始人易飛強:
產業是個輪回,耳機也是一樣。十年前的耳機是諾基亞當道,之后才有了 Bose、Beats、B&O。十年后,又到了大吃小的階段了。等到下一個新的技術或者應用出來,還會有一輪新的耳機小公司出現并長大。
耳機會被手機廠或者大的音頻品牌廠家拿下來,趨勢都出來了,(像 Bragi 這樣的耳機公司退出)也是沒辦法。
TWS 耳機智能化是必然(無線耳機才有智能化趨勢,有線耳機則向音頻專業化發展)。主流性價比市場份額會被手機廠商和頂級消費類音頻廠家占用,而差異化智能耳機(好音質、大品牌)也一定會被大的音頻廠商占有。
魔調聲科(運動耳機廠商)郭晨曦:
我是 Bragi 的眾籌支持者,但我沒有收到他們的產品。Bragi 專注 AI 開發是一個合理的決定,因為 TWS 的終極未來,還是會圍繞著 AI 為核心的語音系統,這個需要大公司來做,小公司是很難做的。大公司做平臺和算法,小公司做特色應用。
Bragi 現在的選擇很輕,就像以色列的公司一樣,保留核心技術,等待著被(蘋果或 Google 或其他耳機大廠)收購。
古古美美(消費音頻品牌)創始人童建超:
一兩年前也曾考察過 TWS 產品,但因為用戶體驗沒有過自己這一關,所有沒有上。畢竟,時髦的技術概念,要落地到消費者可以接受產品上,還需要時間。
但是如果從公司盈利角度,新奇特產品永遠是有一個紅利期,對初創公司來講,抓住產品紅利期讓公司賺錢更重要。
安克創新·高巖:
TWS 耳機作為一種新的耳機形態,整個行業開始呈現井噴式增長的局面。但真正決定一個產品走向的,仍然是用戶的本質需求。
我們預測,TWS 行業首先會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成長為一個主流品類(類比之前有線耳塞每年出貨量幾億臺的市場容量),這對眾多從業者來講都是一個利好,可以分享產品升級和消費升級帶來的增長紅利。
但這并不代表 TWS 會成為唯一的主流形態。其他一些品類如頸環類產品、頭戴類產品,仍然具有 TWS 無法替代的一些基本優勢,如收納方便、舒適性等因素。因此耳機形態會根據用戶的使用場景形成分化。而 TWS 將是一種主流的通用類產品形態。
未來有無限可能。我們預祝 Bragi 好運!
對「Bragi 出售硬件業務,之后專注 AI 技術開發和出售」這件事,大家有哪些看法?在大廠(蘋果等)的沖擊下,小型耳機廠商如何繞開專利技術壁壘,謀求發展?對于 TWS 以及 Bragi 這樣的智能耳機公司,未來的發展會怎樣?
歡迎大家留言發表各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