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米科技 2018 Q4 財報:營收超 12.2 億元,同比增幅 62.7%

華米發布心臟健康白皮書:睡太多也不是好事,年輕人也需警惕房顫
建議飲食清淡、睡眠規律,保持好身材
3 月 27 日,國內智能可穿戴設備公司華米科技(NYSE:HMI)正式發布首份心臟健康白皮書。早在 2017 年,華米科技就率先發布了米動健康手環 1,并于 2018 年 9月升級為 1S,借助內置的 ECG 心電傳感器以及高精度光學傳感器(PPG),通過 AI 神經網絡等人工智能算法,華米的可穿戴設備可以對心臟健康進行 24 小時監測。
截至 2018 年 12 月中,華米健康云服務共對超過 1195 萬條的心電數據進行了采集和分析。白皮書從睡眠、飲食、體型、氣候等多個維度,分析了可能影響到心臟健康的因素,并以可視化形式呈現,希望能夠幫助用戶更深入的了解心臟健康知識,并且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改善心臟健康。
心臟健康晴雨表——睡眠平均心率
睡眠平均心率是指夜晚睡眠期間心率的平均值。研究發現,睡眠平均心率是心率指標中預示心血管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風險最好的指標,堪稱「心臟健康的晴雨表」。夜間睡眠平均心率越高,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就越高。

相關研究表明,睡眠平均心率一旦超過 66 次/分,心臟疾病風險就顯著提高,需重點關注。米動大數據顯示,米動健康手環用戶的睡眠平均心率為 63.26,整體均在健康范圍內。其中,男性睡眠平均心率在 62 次/分人數最多,女性相較男性高約 1 次/分。
睡眠不足或過度均對心臟不利
早睡早起心臟好?不熬夜、適度早睡對心臟健康有益,但太早睡則未必。根據米動大數據顯示,男性在晚 10:30-11:30 之間入睡,睡眠平均心率最低;而女性則在晚 10:00-11:00 左右入睡,睡眠平均心率最低。而 10 點以前入睡的人群,無論男女心率均處于較高水平,建議結合自身生物鐘科學調整入睡時間。

數據還顯示,男性和女性睡眠時間均在 7 小時左右時,睡眠平均心率最低,低于 6 個小時,高于 9 個小時,睡眠平均心率都會明顯升高,睡得太多或睡眠不足都對心臟健康不利。實際上,2015 年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建議:成年人睡眠時長為 7-9小 時,65 歲以上老年人為 7-8 小時。
此外,睡眠質量不僅和睡眠長短有關,也和深睡眠比例關聯度很高。深睡眠比例越高,睡眠平均心率也越低。同時,睡眠質量高除了可以降低睡眠平均心率保護心臟之外,還能減少患癡呆的風險。
戒煙能顯著改善心臟健康狀況
根據米動大數據研究,同吸煙人群相比,不吸煙人群和已戒煙人群的的睡眠平均心率均明顯更低。專家認為,吸煙一方面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增快,增加心臟負擔,另一方面破壞血管內皮導致粥樣硬化,造成血栓阻塞血管。

而對于吸煙人群來說,戒煙將會明顯改變心臟健康狀態。數據顯示,從不吸煙的人群睡眠平均心率為 62.42,而戒煙人群的睡眠平均心率為 62.75,二者差距很小。米動健康手環的用戶,在戒煙幾天后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的睡眠平均心律開始下降,心臟正在變得更健康。
「重口味」和肥胖人群風險高
在飲食方面,以葷食為主的人睡眠平均心率最高,而以素食為主的人睡眠平均心率最低,葷素均衡人群的心率則相對處于較低水平。而「重口味」人群需要提高警惕,偏咸、偏油的飲食習慣均會顯著影響心率水平。

與之相應,身材越好的人睡眠平均心率也越低;不管偏瘦還是偏胖,這個數字都會上升,肥胖人群的這個趨勢就更加明顯。數據顯示,標準身材的人睡眠平均心率最低為 61.9,而肥胖人群的睡眠平均心率則最高達到 65.1,接近危險水平。

年輕人也需警惕房顫
房顫是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我國房顫患者數量據估已超過 800 萬。2018 年中國房顫指南指出:30 歲至 85 歲居民房顫患病率為 0.65%,且隨年齡增長患病率呈上升趨勢,80 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 7.5%。

米動健康手環也擁有對包括房顫在內的心律失常進行 24 小時實時監測的功能。華米健康云服務分析的用戶心電圖中,僅在 2018 年,經過醫生確診的房顫記錄就已超過 1.3 萬人次。數據顯示,在米動健康手環用戶中,疑似發生房顫的有 1/4 以上在 35 歲以下,說明除了中老年人需預防和監測房顫,年輕人也不能忽視房顫的預防。
專家表示,房顫可導致中風、心衰、心肌梗死、癡呆等疾病,尤其是陣發性房顫和無癥狀性房顫傳統方法不易檢出,建議進行長期監測。當前中國老齡化程度正不斷加深,心臟健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而包括智能可穿戴設備在內的創新性技術手段,為更好地改善這一狀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資料來源:華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