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Mate 20:四筒只有三攝,還能給你的 iPhone X 反向充電

華為 AR 智能眼鏡新專利:可嵌入智能手表,但看起來并不舒適
但也算是打開了個新思路
隨著 AR 在手機應用上的流行,電池技術的進步,AR 眼鏡有卷土重來之勢。除了不斷放出的蘋果 AR 眼鏡爆料之外,音頻設備廠商 Bose 也都破例在去年推出一款主打音頻功能的 AR 眼鏡。

去年 11 月,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在接受 CNBC 采訪時就曾透露,該公司正在開發與智能手機配合使用的 AR 眼鏡,其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亮相。
而在近日,荷蘭網站 LetsGoDigital 就爆出了一份華為增強現實眼鏡專利,展示了這家手機廠商在做 AR 眼鏡上的一些探索——不依賴手機,而是配合智能手表使用。
這是華為于今年 2 月 7 日在 WIPO(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上刊登的專利數據。盡管華為在其中將之描述為是一款「輕盈、分立且相對便宜」的 AR 眼鏡,其最大的特色「在眼鏡腿嵌入一塊智能手表」。
具體來說,這款增強現實眼鏡本身并未配備攝像頭、顯示屏或麥克風,而是通過配套的智能手表實現以上功能。

在使用時,智能手表以屏幕朝內、背面朝外的形式嵌入到鏡腿上,通過適配器和鏡組,能將手表屏幕上的內容、音頻反饋給佩戴者。此外,智能手表還可調整角度將攝像頭朝向外側,用于記錄用戶的活動。

另外,專利圖中還描述了兩種不同的鏡架,主要是鏡腿部分會有一些差別,還可選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元件。
這就意味著,在這個過程中,智能手表在其中充當主機,本身也需要帶有攝像頭,負責處理數據、信息,AR 眼鏡充當隨行場景下的顯示器。
去年,華為推出了能實現 AR 功能的 Mate 20 Pro 智能手機,繼續開發一款與之配套使用的 AR 眼鏡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從這些專利描述中,華為這款 AR 眼鏡確實能從主機著手實現「低價」的目的。不過,出于對功耗、佩戴舒適性、人體工學方面的考慮,這款眼鏡的物理設計上未免有些不太現實,而華為也許并不會考慮落地。
不過話說回來,過去 Google Glass、微軟 HoloLens 在消費端碰壁轉面向 B 端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C 端 AR 眼鏡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蘋果、華為、三星、Facebook 等巨頭在這方面的動作,或許會讓行業情況發生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