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智能耳機的主題是「降噪」與「低功耗」?DSP 內核大佬 CEVA 也在蠢蠢欲動了

在這個產業鏈上游廠商的云集的大會上,我們看到了藍牙技術應用的未來方向
當我們在討論藍牙的時候,產業鏈都在做什么?
5 月 30 日,由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主辦、深圳灣(微信公眾號:shenzhenware)作為鉑金合作媒體支持的藍牙亞洲大會(Bluetooth Aisa 2018)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芯片廠商、方案商,到 IoT 領域的品牌商、開發者都聚在了一起,討論藍牙 5、藍牙 mesh,以及「萬物互聯」的 IoT 市場。

當我們在討論藍牙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什么?
在我們的生活中,藍牙基本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了。而隨著藍牙 5 技術的出現和藍牙 mesh 技術的成熟,大大降低了設備之間的長距離、多設備通訊門檻,為未來的 IoT 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在藍牙亞洲大會的現場,藍牙技術聯盟分享一份『藍牙市場報道(Bluetooth Maket update 2018)』。在這份報告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組數據:
2018 年,藍牙產品年出貨量預計可達到 40 億臺。其中手機、平板類產品出貨量可達 20.5 億;音頻及娛樂設備出貨量可達 12 億;全球 86% 出廠的家用車、貨車、SUV 等將具備藍牙功能;此外,還將全面覆蓋智能家居、智慧城市、醫療、工業等多重場景……
關注深圳灣(微信號:shenzhenware),回復「藍牙」,下載報告全文。
手機、平板和 PC 今年出貨量可達 20 億
手機、平板與電腦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缺少的電子消費品,而藍牙幾乎是這些設備的標配功能。以往,我們在手機或電腦上的藍牙,只能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連接,進行簡單的數據傳輸,但在 IoT 時代,藍牙 Mesh 使得智能設備間的多向通信成為可能。
藍牙技術聯盟預測,今年手機、PC 和平板電腦總計出貨量將會達到 20.5 億,這些設備作為智能設備 IoT 網絡的中心控制設備,將會被匹配更多的藍牙 Mesh IoT 解決方案。

音頻和娛樂設備出貨量可達 12 億
藍牙技術帶來的無線革命,徹底解放了傳統音頻設備(包括音箱與耳機)以及家庭娛樂設備,使得它們擺脫了線纜的束縛。讓人們有了更加便捷舒適的使用體驗。
據藍牙技術聯盟預測,無線耳機(例如大獲成功的 AirPods)、游戲手柄、醫療器械(如聽診器),特別是以智能音箱為中心的智能家居體系,均將在未來幾年迎來客觀的銷量增長。到 2022 年,預計 80% 的音箱設備都會采用藍牙傳輸方案,音頻及娛樂設備出貨總量也預計會從今年的 12 億增加到 16 億。

全球 86% 出廠的汽車將具備藍牙功能
在以戶外應用為主的車載場景,藍牙技術自然是首選的無線連接方案。預計在 2018 年,全球 86% 出廠的家用車、貨車、SUV 等將具備藍牙功能,以支持車載信息系統、燃油系統、音頻流媒體等功能體系,還能與用戶的手機、智能穿戴、智能音箱等設備通信,形成一套可共同協作的車聯網。

智能家居藍牙設備出貨量可達 6.5 億
在家庭環境中,需要應用藍牙連接的場景比比皆是,例如電視與音響之間,電腦與藍牙鼠標、鍵盤之間,各類智能家電、智能玩具之間,手機與音箱、智能門鎖之間……無論是一套完善的家庭自動化系統,還是個人智能物品間的互通互聯,藍牙都提供了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

據藍牙技術聯盟估計,今年全球智能家居范疇藍牙設備出貨量可達 6.5 億臺,但這還只是個開始,未來五年中這一數字還將持續增長,尤其在智能音箱、及周邊插座。燈具產品銷量劇增的刺激下,預計到 2022 年家居藍牙設備出貨量可達 11 億臺。
更多: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慧工業等均將成為未來潛力賽道
當然,除了上述幾個主力賽場,也有其他一些目前出貨量小,卻頗具潛力的領域,例如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指揮工業等細分場景下,當下出貨量在全球只有千萬量級,但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小覷,均會呈現幾何級增長。
以智能建筑為例,傳統的樓宇智能化核心在于智能設備的集中控制,包括暖通空調、照明系統和安防系統,伴隨 AI 技術及新的藍牙 Mesh 連接協議的出現,也給這個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如:
- 構建智能的照明系統:電燈是建筑內最常見的電器件,通過在燈具中嵌入藍牙模塊,能更好的感知室內信息,并快捷的將亮度、溫度、濕度等數據信息傳輸到中控系統。例如巴黎的凡爾賽宮博物館就是采用了這種照明系統,以更好的保護文物。
- 提供精準的定位服務:基于藍牙 Mesh 技術能構建完善的傳感器網絡,能精準的定位建筑范圍內的目標物體,例如零售商場的商品、醫院的病人、室內的掃地機器人等等。

據藍牙技術聯盟預測,2018 年智能建筑藍牙設備出貨量預計為 5800 萬臺,但在未來 5 年內具備 10 倍的增長空間,增長潛力十分可觀。
當我們在討論藍牙的時候,上下游的廠商都在做什么?
今年年初的 CES 上,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攜手藍牙技術聯盟、MTK,做了三項重大發布:共同發布 IoTConnect 智聯網開放連接協議、推出藍牙 mesh 智能燈、以及藍牙芯片,旨在通過云端連接、深度定制、端對端的開放協議,推動物聯網向智聯網發展的進程。
在今年藍牙亞洲大會的現場,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智能終端總經理忘之為我們解讀了這一串發布背后的思考——從家居場景上看,藍牙 mesh 和語音交互要落地,最終要的關鍵詞是:高頻、開關。燈,則是最符合這兩個關鍵詞的產品。同時,在現場,忘之宣布,免費送出一萬個藍牙 mesh 模組給開發者。借助開發者的力量,未來,我們或許可以看到更加多樣化的藍牙 mesh 設備。

在芯片及藍牙領域,ARM 是一名已經有了多年積累的老玩家,ARM 軟件總監 Jason Hillyard 告訴我們,「藍牙 Mesh 正在消除過往無處不在的連接障礙」。目前來看,低功耗、低成本、穩定的連接及高安全性,是藍牙技術面臨的四大障礙。未來,ARM 將從芯片端發力,推除這些障礙。
工業巨頭博世,也在試圖建造一個行業級的 IoT 解決方案。來自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亞太區科技研究中心的于華俊博士認為,藍牙 Mesh 是幫助博世推行數碼轉型的一個重要利器,目前博世已經面向開發者推出 XDK(智能家居)、TDL(物流)、CISS(工廠自動化)等多款細分領域的 IoT 套件,希望能在工業 4.0 時代占領先機。
中國本土的芯片設計公司恒玄科技(Bestechnic)則從藍牙無線音頻的角度,為我們分享了他們對藍牙技術應用的思考。恒玄科技市場副總裁龔建認為,藍牙傳輸同樣能做到高保真、低延遲的信號傳輸。他講解了該公司專為無線音頻產品設計的 BES 2300 芯片,是如何采用「左耳傳右耳」的經典耳塞傳輸方案,做到低頻轉發以保證信號傳輸的效果。
明天,藍牙亞洲大會,飛利浦、摩拜、涂鴉智能等廠商還將繼續與我們分享藍牙的技術與應用,歡迎各位保持關注。
尾聲:IoT 技術的使命是連接人與物,藍牙催生更加繁榮的生態
從手機、PC,到各類智能娛樂、音頻、家居設備,從智能家居到智能車載,從智慧城市到現代工業,藍牙技術的迭代,降低了互通互聯的門檻;而在上游廠商、中間方案商,到品牌商、設備商的推動下,這個行業也將更加繁榮。

正如中國通訊標準化協會秘書長楊澤民說的,「以往傳統的通信技術的使命是連接人與人,今天的 IoT 技術的使命是連接人與物。」而藍牙 Mesh 技術則打破了移動網絡的成本限制,也突破了 WiFi 網絡的地理限制,以一種更為低廉、高靈活度與高適用性的方式,讓更多場景化的 IoT 實現成為可能。
版權聲明:本文系深圳灣原創,轉載或摘錄請先獲得授權。
微信號:shenzhenware
主筆:Tan
審校: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