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SW 腦洞爆棚:真人版竹蜻蜓、3D 全息機器人、1000元/平的套房,馬斯克都忍不住點贊

Festo 仿生機器人家族再添「蝙蝠俠」與「蜘蛛俠」,為盈利將入局 STEM 教育?
一向追求炫酷技術的 Festo,也開始考慮盈利問題了。
Festo 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動化氣動元件制造商之一,近年來卻是以制造各類新奇的機器人產品而聞名。Festo 幾乎每年都會投入適量的時間和金錢研發仿生機器人,例如過去幾年里出品過螞蟻、蝴蝶、水母、企鵝、袋鼠、海鷗等各種仿生機器人。
近日,Festo 的仿生機器人家族再添兩位成員,其中一款是飛行機器人 BionicFlyingFox(仿生狐蝠),另一款則是一只翻滾式機器人 BionicWheelBot(仿生蜘蛛)。
Festo 稱 BionicFlyingFox 是一種「超輕型飛行物體,具有智能運動特性」,它身長 87cm,臂長 228cm,但重量只有 580g。BionicFlyingFox 的機翼表層包含兩層密封薄膜和一塊針織彈性纖維織物(超級氨綸纖維),它們之間大約有 45000 個焊接點連接,因而極具彈性且不易撕裂;內部則包裹著超輕的機械骨架,內置較大的無刷直流電機用于驅動機翼的拍動,機身中嵌入的小型電機則可以分別調節機翼的關節運動。
BionicWheelBot 則采用了一種更為瘋狂的設計,其仿生的對象是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中的弗拉克蜘蛛,當遇到危險時,這種蜘蛛會迅速將 8 條腿抱成一團變身成為一只「車輪」,從而實現更快速的運動。
正如弗拉克蜘蛛那樣 ,BionicWheelBot 擁有 8 條機械腿,它們由 15 個小電機驅動活動關節,另外還有 14 個自動鎖定渦輪裝置,以保證機器人行動時機體的穩定性。
當處在滾動模式時,BionicWheelBot 則真的會像一只弗拉克蜘蛛那樣利用腿部力量翻起筋斗,速度比爬行時快得多,甚至可以克服一定斜度的上坡,并且知道在何時必須再次回到爬行模式。
起初 Festo 研究仿生機器人并非只是單純想要博人眼球,主要是用來展示其先進的機器人控制技術,不過這些仿生機器人產品除了現身于實驗室與各類展會,幾乎沒有什么盈利能力。而最近 Festo 正在做出改變,嘗試開展一些商業化項目,讓這些技術轉化成可盈利產品。
第一個項目是 BionicWorkplace,是一個使用仿生機器人手臂+眾多輔助系統+外圍設備打造的工作站。

整個工作場所的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可以根據照明情況逐個調整。工人的視野中心是一個大型投影屏幕,周圍安裝了各種傳感器和攝影機系統,可不斷記錄工作人員、機器組件和工具的位置。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移動機械臂、觸摸屏幕或智能語音等多種方式與 BionicCobot 進行交互,并在屏幕上觀看到實時反饋信息。
第二個項目則是專為 14- 18 歲兒童設計的 STEM「仿生學培訓套件」,今年將在美國和德國推出。該「套件」內包含基本的伺服電機、電子傳感元器件和塑料框架,利用這些材料學生能將之組合成動物機器人。

除了可用的硬件之外,Festo 還計劃提供一個免費的在線學習平臺,內含仿生學課程,甚至軟件代碼和 CAD 數據,以及能使用 3D 打印機打印組件,所有完成的動物機器人可以通過 PC、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進行編程控制。
「此前 Festo的目標是展示最強的機器人技術,不過大部分產品都只是起到技術演示的作用,并不能轉化成可落地的商業產品。目前公司正在嘗試將機器人技術轉移到商業主題上,例如為同類機器人公司提供可行性解決方案,為青少年打造 STEM 工作坊等,都是 Festo 正在努力的方向。」Festo 仿生項目主管 Elias Knubben 在一次采訪中說道。(作者:談哲@深圳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