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大為代言「巴迪龍」成為 360 兒童手表的全新品牌,除了主打安全外還植入了人工智能

兒童手表功能構成非法監聽?德國已全面禁售
過于強大的「監護」功能給兒童手表帶來了麻煩
自從三年前兒童安全手表產品問世以來,這類以保護兒童安全賣點的智能設備經歷了一次次的迭代升級,其「監護」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強大,從最初基本的實時定位、錄音功能,到后來的語音通話、實時監聽,甚至拍照、錄像,與其說兒童手表是為兒童定制的「智能終端」,不如說是一臺全方位監視器。如今,這些過于強大的「監護」功能給兒童手表帶來了麻煩。
近日,德國聯邦網絡管理局(Bundesnetzagentur)宣布將兒童手表定性為非法監聽設備,并在全國禁售。
由于大多數的兒童手表都具備在靜默狀態下進行遠程錄音、監聽的功能,家長可以使用遠程 App 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通過手表監聽兒童所處環境的聲音,聯邦網絡管理局負責人 Jochen Homann 表示,這已經構成了一套非法的通信系統。該機構的調查顯示,有家長使用兒童手表監聽老師在教室內的授課和對話。在德國,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對私人對話進行監聽和錄音是違法的。
目前,該機構正督促家長銷毀這類產品,并提醒學校注意學生是否佩戴了具備對話錄音功能的兒童手表。
德國禁售兒童手表的主要原因,是這類產品功能本身構成了非法監聽。但事實上,以保護兒童而目的兒童手表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在德國禁售兒童手表之前,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曾在 10 月份發布了一則公共服務報告,警告了這類產品可能給兒童的安全和隱私帶來的潛在威脅。

這份報告指出,目前(歐洲市場)市面上許多兒童手表產品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極易被不法分子攻擊和利用。通過這些漏洞,不法分子能夠遠程控制手表、竊聽孩子的對話、打開手表的攝像頭拍照和錄像,甚至向家長端發送偽造的 GPS 位置信息、修改緊急求救電話使 SOS 按鈕失效等等。
此外,報告中也提到了隱私方面的問題,例如允許手表運營方在沒有明確用戶條款闡明的情況下收集兒童的行為信息,并且家長無法主動關閉信息搜集功能。
BEUC 的負責人 Monique Goyens 表示,這些存在安全隱患的兒童手表不應進入市場,「家長購買兒童手表來保護自己的孩子,然而這些產品可能不僅沒有起到保護作用,反而令兒童更容易受到侵害。歐盟亟需為這類產品建立強制安全標準體系。」
在中國,兒童手表也越來越多受到家長和孩子的歡迎,但在手表的安全標準方面,國內在立法和監管上都尚處空白,對產品安全的把控和隱私信息的保護,全部倚仗產品廠商自身的企業道德和技術水平,缺乏第三方的監督和認證。長期來看,處在「兒童用品」和「通訊設備」兩個敏感品類交叉區域的兒童手表理應構建更加完善的認證和監管體系。畢竟,誰都不希望「安全手表」倒頭來變成不法分子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