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家的冰箱要搭載語音助手,在智能家居戰(zhàn)場 Bixby 或許能跟 Alexa 互懟

在語音交互這場角逐賽上,比 Alexa 發(fā)力要晚的 Google Assistant 后勁十足丨Google I/O 2017
背后是 AI 撐起的野心
語音將是未來交互界面。
一直以來,在語音交互領域,Google 都被認為是一路小跑追趕著亞馬遜。
直到 2016 年 5 月,在亞馬遜推出 Echo 一年多之后,Google 才推出了基于自家語音助手 Google Assistant 的智能音箱 Google Home,試與亞馬遜的 Echo 競爭。
2016 年 12 月上旬,Google 宣布第三方開發(fā)者可以基于 Google Assistant 開發(fā)可以運行在 Google Home 上的 Google Actions,直接與 Alexa 的 Skills 競爭語音開發(fā)者市場。幾天之后,Google 就發(fā)布了 30 多個 Google Actions,我們可以理解為 Google 開發(fā)者為安卓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的 App。
Google 追趕的步伐在加快。在 CES 2017 上,Google 與英偉達合作推出了內(nèi)置 Google Assistant 的 Nvidia Shield 游戲主機;內(nèi)置了 Google Assistant 的硬件設備,也從智能家居領域,拓展到智能車載,以及更多的 Android TV 設備。到目前為止,Google Assistant 已經(jīng)觸及到上億臺設備。
在 Google I/O 2017 大會的第一天,Google Assitant 和 Google Home 再次成為了亮點。Google Assistant 工程副總裁 Scott Huffman 詳細介紹了它們的重要升級。
| 除了語音交互,Google Assitant 整合文字、圖像兩大新溝通形式:
以往的 Google Assistant 僅支持語音的輸入方式,此后,用戶可在不方便講話的情況下使用文字與 Google Assistant 對話。

另外,基于此次大會新推出的人工智能圖像應用 Google Lens,用戶可將拍攝的相片上傳給 Google Assistant,該應用將智能識別圖像中的物體,提供翻譯、進一步搜索的功能。

在推出智能音箱的這一動作上,比起亞馬遜,Google 相對晚些且在用戶反響上不占優(yōu)勢。另外,亞馬遜前不久還推出了 Echo 的升級版——帶屏幕的 Echo Show。
雖然這次沒有對 Goolge Home 進行硬件升級,但 Google 在語音助手交互方式的豐富上則勝了一籌,同樣的,Siri 目前也僅支持語音交互,而微軟 Contana 支持文字但不能發(fā)圖。
| Google Assistant 將被部署到更多設備上
除了搭載安卓系統(tǒng)的智能手機、手表以及 Google Home,Google Assistant 的應用已經(jīng)上線蘋果 App Store(僅支持英文)。隨著 Google Assistant SDK 的發(fā)布,硬件廠商和開發(fā)者可將這一語音助手部署到他們的產(chǎn)品中,如家電、機器人、手表等。這一舉措旨在對標亞馬遜的 AVS(Alexa Voice Service)。

支持 Google Assistant 的代表性硬件廠商
| 通過 Google Assistant 獲取更多的語音技能、更深度的第三方服務
除了搜索,Google Assistant 將進一步的使用戶更好的獲取第三方服務,并為第三方提供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如支付交易等。

而 Google 為此推出的 Actions on Google 意在對 Alexa Skills 功能進行回應。通過該平臺,開發(fā)者可以構(gòu)建能直接在 Google Assistant 框架中運行的應用。而要激活該一個 Actions 應用,用戶只需說出「OK Google,talk to……」,某個應用即可開始進行后續(xù)操作。
此外,在今年年內(nèi),Google Assistant 將陸續(xù)新增德語、法語 、葡萄牙語、日語、意大利語、韓語、西班牙語等語言。
| 更強的 Google Home:新增語音撥打電話、主動提醒、娛樂方面的功能,將進軍更多海外國家
而伴隨著 Google Assistant 能力升級,Google Home 新增了主動通知、撥打電話(僅限美國、加拿大)、日歷提醒、流媒體服務(Spotify, HBO now, Hulu 等應用)等功能。

Google Home 新增通話功能
據(jù)悉,Google Home 已新增 50 項功能,有超過 70 個智能家居合作者(包括 LG、GE 等新進者):

另外,Google Home 現(xiàn)在支持藍牙連接,因此你可以將其他設備連接到 Google Home 中,包括 Android TV 設備、安卓手機、手表等。

而后,Google Home 計劃在今年內(nèi)進軍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 亞馬遜 Echo 僅能在美國、英國、德國使用,雖與 Google Home 目前覆蓋的國家差不多,但其后勁就顯得沒那么足了。
總的來說,Google 不僅希望 Google Assistant 能憑借更深入和廣泛的能力擴展到更多設備和應用當中,還希望其逐漸擴展到更多的海外國家。
| 除了安卓系統(tǒng),還要將 Google Assistant 搬上 iPhone,只為讓它「無處不在」
手機已成為人人隨身攜帶的最重要設備之一,Google 自然不會放過有大量群眾基礎的 iPhone,而他們的做法是 —— 將 Google Assistant 搬上 iPhone。
在 iPhone 上,用戶在使用 Google Assistant 時同樣需要調(diào)動它的 APP。而蘋果并不會將設置鬧鐘、撥打電話等應用授權(quán)給第三方,也就是說,你非得用語音執(zhí)行這些操作的話,到頭來還是要找 Siri 來幫忙。
這么看來,「客場作戰(zhàn)」的 Google Assistant 似乎沒有優(yōu)勢?!傅珜τ?Google 深度用戶來說,它將是一個得力助手,特別是在 Google 地圖、Gmail、Google 日歷等應用的使用方面?!笻uffman 表示道,Google Assistant 將自動綁定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應用,例如用戶在要求導航時,它會調(diào)動 Google 地圖,在需要設置提醒時,它會調(diào)動 Google 日歷進行記錄。

「而使用上 Google Assistant 的 iPhone 用戶也將驚嘆于它精準抓取信息的能力,并且它還能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甚至發(fā)送 iMessage。」Huffman 說道。
將 Google Assistant 搬上 iPhone 只是一小步,背后是 Huffman 對其寄予的厚望:「我們的最終目標在于,以后人們都可以在任何設備上與 Google Assistant 進行對話,而它能夠盡可能的為你做任何事情。」
| 將焦點聚集在「它能為我們做什么」這個問題上
目前,要說 Alexa 以上萬個技能取勝的話,Google Assistant 的優(yōu)勢則在于它比 Siri、Alexa 有更大的開放性。據(jù)悉,為了適應 iPhone,Google Assistant 正在嘗試與那些 Siri 合作的第三方應用進行合作。
另外就是強大的搜索基因了,「就像 Google 搜索盡可能給你呈現(xiàn)精準、完善的答案一樣,Google Assistant 也應具備這一重要能力?!?/p>
Google Assistant 產(chǎn)品經(jīng)理認為,人們在使用語音助手的時候,最關(guān)心的問題是「它能幫我做什么」,而不在于它是否有五花八門的「技能」。因此他們不會在「技能」上死磕來對亞馬遜進行單挑。
在思考 Google Assistant 能為用戶做什么的時候,對于這個團隊來說,另外一個重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讓用戶知道 Google Assistant 能為他們做什么?!?/b>
| 讓 Google Assistant「無所不能」,AI 是其背后的重要支持
Huffman 表示,他們從 Google 搜索中吸取到了一個重要的教訓,那就是,無論如何,用戶都會問到 Google 無法回答的問題,而 Google 也會盡可能的「回應」這些問題并從中得到經(jīng)驗。
自然而然的,用戶在使用 Google Assistant 的時候,也會認為它無所不能并且會幫助他們做所有事情,因此會就著一個問題一直追問下去。
而基于這樣的現(xiàn)狀,Google 能做的就是讓 Google Assistant 不斷學習,基于算法和排名加深對用戶的了解,讓它基于時間的推移學習每種情況的下一步該做什么。「當你在任何設備上(手機、手表、汽車等)使用 Google Assistant 時,它就像一位熟悉你習性的助理一樣,記得你的每一次操作,當你在不同設備再次喚醒它時,它將會接著上一次的操作進行下去?!?/p>
而 Google 搜索和人工智能技術(shù)則是 Google Assistant 背后的重要支持。據(jù)悉,在去年 7 月份到現(xiàn)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基于人工智能技術(shù),Google 語音識別技術(shù)的錯誤率就已經(jīng)從 8.5% 將至 4.9%。另外,發(fā)布之初的 Google Home 原本需要 8 個麥克風才能精準定位說話者,而在 Google 深度學習的幫助下,如今的 Google Home 僅需要 2 個麥克風就能達到同樣的效果?,F(xiàn)在,一臺 Google Home 已經(jīng)能識別 6 名不同用戶的聲音并為他們分別提供定制化的體驗……
憑借 Google 多年在人工智能技術(shù)上的歷練,相信 Google Assistant「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愿望終究會實現(xiàn)。但就時間上看,用 Huffman 的話講,「這不是半年或者一年時間就能搞定的,而是一個多年且需要長久持續(xù)的事情。」(撰稿:Jes @深圳灣)■